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凤江镇
释义

凤江镇,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所辖镇,位于揭西县东南部,距县城40公里,东临榕江,与棉湖镇隔河相望,西接金和,北连塔头,南与普宁梅塘毗邻,面积33.675平方公里,全镇总人口72436人,辖15个村民委员会。全镇以平原为主。凤江镇交通便利,能源充足,通讯便捷,各项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凤江镇也是揭西县的粮食主产镇之一。工业经济是该镇经济的主要支柱,正逐步从农业大镇向工业大镇方向迈进。

简介

凤江镇始称凤江区,1951年由凤安区划出,后称为第六区。1957年改名为凤江乡,1958年并入棉湖公社,1961年从棉湖公社拆建凤江镇人民公社,1983年10月又称凤江区,1988年始称为凤江镇。主要由凤湖、阳夏、鸿江三地组成。取凤湖之“凤”,鸿江之“江”而得名。

凤江镇位于揭西县东南部,距县城40公里,东临榕江,与棉湖镇隔河相望,西接金和,北连塔头,南与普宁梅塘毗邻,面积33.675平方公里,全镇以平原为主,只有阳西村、赤新村共787.1亩的低矮山地。耕地25791亩,(2000年12月统计数字,下同)旱地1668亩。全镇总人口72436人,辖15个村民委员会(东光、东丰、东新、阳南、阳西、凤西、凤南、凤北、赤新、鸿西、洪湖、花寨、鸿江、鸿新、莪萃)和一个居委会(桥头居委),共有85个村民小组,2000年工业总产值44029万元,比增6.4%,其中工业总产值36324万元,比增6.3%,农业总产值7705万元,比增6.9%,人均收入3151元,比增4.6%。

历史沿革

凤江镇始称凤江区,主要由凤湖、阳夏、鸿江三地组成,取凤湖之“凤”、鸿江之“江”而得名“凤江”。1951年由凤安区划出凤江区,后称第六区。1957年改称凤江乡,1958年并入棉湖公社,1961年从棉湖公社析建凤江公社,1983年10月改称凤江区,1986年开始称为凤江镇。

1951年由凤安区划出,后称为第六区。1957年改名为凤江乡,1958年并入棉湖公社,1961年从棉湖公社拆建凤江镇人民公社,1983年10月又称凤江区,1988年始称为凤江镇,隶属揭西县。

下辖单位

辖15个村民委员会(东光、东丰、东新、阳南、阳西、凤西、凤南、凤北、赤新、鸿西、洪湖、花寨、鸿江、鸿新、莪萃)、一个居委会(桥头居委)和86个自然村。

交通

凤江镇交通便利,能源充足,通讯便捷,各项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有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河棉公路贯穿境内,东连棉湖直达揭阳、汕头,西接金和可到县城河婆;塔凤公路北至塔头、京溪园、五经富;深凤公路西往深坑、普宁里湖。有11个村委会被这三条等级公路贯穿。按高标准建设的东丰---东新、杜堂---胶走山、鸿江---洪湖、鸿新---莪萃等乡道与三条主干道把全镇各村连成一体,凤棉大桥及过境公路的建成将进一步改善凤江新区的交通条件,加快发展步伐。

邮电通讯

凤江镇通讯便捷。凤江电信分局和邮政分局为人民提供方便快捷的电信服务,全镇共有电话用户5253户。3.5万伏变电站为全镇人民的生活、生产用电提供有力保障。

到2003年, 有电信支局、邮政支局各1个。电话容量1.2万门,固定电话8900户,卡式公话54个,宽带业务130户,移动电话基站4个,联通基站3个。邮政收入13.8万元,电信业务收入536万元,邮政储蓄余额1000万元。

农业

凤江镇是揭西县的粮食主产镇之一,有耕地面积25791亩,旱地1668亩。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甘茨 、小麦、花生、甘蔗、冬瓜、大芥菜等。2000年,水稻种植面积33700亩,总产达14600吨。 重点发展以蔬菜生产为主的“城郊型”农业,实现连片种植、规模生产,经营面积20亩以上的种植户有28户。今年全镇蔬菜种植近4000亩,总产2000万吨。

果树种植面积3500多亩,主要种类有:荔枝、龙眼、青榄、生柑、桃、李、香蕉、泰国石榴、香瓜等,最近引种新品种甜玉米和美国芦荟,正在逐步推广。

养殖种类有:猪、羊、淡水鱼、役牛、奶役两用牛、鸡、鸭鹅,以淡水鱼养殖为主,现有淡水鱼养殖面积4476.0亩,年总产759吨。

农业生产基地呈区域化布局,阳东片主产蔬菜(东光、东新、东丰);阳西村种果、反季节蔬菜(大芥菜);鸿江片粮食丰产区(鸿江、鸿新、莪萃);赤新片淡水养殖(赤新、洪湖)。

水利

全镇有堤围19.6公里,其中金凤联围16.45公里,东新村老鼠沟围3.15公里;有穿堤涵闸5座11孔,净宽32米;有电排站5座12台1460千瓦,排涝受益面积1100亩。1986年6月,发生洪灾,潭口、赤新二处决堤,全镇近7成地方受浸,受灾人口5万多人,直接经济损失2500万元。同年投入资金17.5万元、义务工10多万工日修复决口。投入水毁复灾资金110万元,对莪南电排进行加固建设。1991—1995年,按20年一遇标准的金凤联围工程加固,投资495万元。1995—1996年,电排设备更新改造,投资200万元。2001年,设计总投资8049万元,省水利厅补助1510万元,其余资金自筹,包括莪北排洪闸工程424万元,省水利厅补助130万元,金凤联围整治加固工程开工建设,分期整治。

工业

凤江镇三面环水,北河上通北山水库,南河上溯是横江水库,南北两河呈“V”型汇合于莪萃村外。全镇有堤围线长19.15公里,其中金凤联围部分16公里,东新村老鼠沟部分3.15公里,设穿堤涵闸5座11孔,净宽32米,共有电排站5个(莪南电排、莪北电排、丰吉电排、瓜园电排),装机12台,共1460千瓦,排涝受益面积1100亩。 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私营企业异军突起,工业经济发展迅猛。全镇有凉果蜜饯、糖果食品、泵头电线、吹瓶造塑、蔬菜腌制、碾米榨油、五金电线等行业的厂、场、企业423家,2000年总产值36324万元,其中个体私营企业35779万元,全镇工业生产分布为;阳东片凉果加工,有凉果加工企业200多家,年加工量达8000吨,产值1亿多元,凤湖片造塑吹瓶,鸿江片电线、塑料、五金等,花寨村咸梅晒制。该镇2000年的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2.5%,工业经济已成为该镇经济的主要支柱,我们通过不断发展壮大,正逐步从农业大镇向工业大镇方向迈进。

教育文化

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得到进一步加强,各级干群树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思想,想尽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教育投入,改建、扩建、新建校舍,改善教学环境。

2003年,全镇有初级中学4所,教职工171人,学生1949人;小学11所,教职工313人,学生7978人;幼儿园7所,在园幼儿650人。1996—2003年,共投入资金1000万元,兴建教学大楼9幢,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扩建运动场5个,面积2.7万平方米;拓宽校园面积28万平方米;增加教学仪器设备、体卫器材、图书一批。全镇校舍实现楼房化。有线电视站2个,卫星电视接收覆盖率96%。

医疗卫生

有卫生院1所、乡村个体医疗站13个,医务人员75人,病床18张,B超机、X光机等医疗设备一批。

电力

1995年6月,建成3.5万伏变电站1座,主变容量18205千伏安。有高压线路81公里,低压线路120公里。2003年用电量0.33亿千瓦时。

土特产

橄榄、凉果、芥菜、冬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7:3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