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奉酬九日东峰道人溥公见赠之作 |
释义 | 《奉酬九日东峰道人溥公见赠之作》是宋代理学家、诗人朱熹的诗作。全诗八句五十六字,前半部分抒情,后半部分说理,情理交融。 作品名称:奉酬九日东峰道人溥公见赠之作 创作年代:南宋 作品出处:《晦庵集》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作者:朱熹 字数:56字 作品原文奉酬九日东峰道人溥公见赠之作① 几年回首梦云关②,此日重来两鬓斑。 点检梁间新岁月,招呼台上旧溪山③。 三生漫说终无据,万法由来本自闲④。 一笑支郎又相恼⑤,新诗不落语言间。 注释译文①道人:此指佛教僧人。溥公:事迹未详,当为九日山僧,朱熹故人。 ②云关:此处指东峰。 ③“点检”二句:检点梁间的燕子,它们自去自来,经历了多少新岁月;那台上的溪山,还像旧时一样,妩媚动人。此处借燕子、溪山的依旧,来对比岁月流逝。 ④“三生”二句:指佛法的荒谬无用。三生:佛教指前生、今生、后生。万法:佛教指一切理性、佛法等。闲:空洞,空虚。 ⑤支郎:晋高僧支遁,后泛指僧人。这里以支郎代溥公。唐郑公《重访黄神谷策禅者》:“初尘芝阁辞禅阁,却访支郎是老郎。” 创作背景此诗于公元1183年(南宋淳熙十年)作于泉州。诗人和溥公久别重逢,正值重阳,溥公有诗为赠,诗人酬答了这首律诗。 作品鉴赏《朱子可闻诗集》卷四:“以第二句作骨,三、四正写此日重来东峰之景。五言三生无据,此日重来便是据。六言万法宏多,此日自闲本不多,便即重来大意,唤转支郎,以酬其赠也。结云不落语言,道人家法,先生诗话。”全诗前半部分抒情,情中寓景;后半部分说理,理中见情。理学家们喜欢用诗来说理,往往见理不见情,朱熹能把理与情紧密地结合:抒情之笔,充满欣喜;说理之笔,互见情义,深见高致。 作者简介朱熹(1130~1200),宋代理学家、文学家。字元晦,又字仲晦,自号晦翁、晦庵,别称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考亭。绍兴(宋高宗年号,公元1131~1162年)进士,历任泉州同安县主簿,知南康军,提举浙东茶盐公事,知漳州,秘阁修撰,焕章阁待制,提举南京鸿庆宫。因伪学禁起,落职罢祠。自负才学,以圣贤自期,欲为帝王师,曾十余次辞谢诏命,在朝仅八十余天。一生大部分时间用于讲学传道。学问渊博,遍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都有不同程度贡献。他的五古颇为前人推崇,但多模拟之迹。近体明秀,但嫌浅,有时仍露出理学气,原是本色,尚不酸腐。一些散文写得清新明动,颇有欧阳修、曾巩遗风。著有《朱文公文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