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冯兆平
释义
1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冯兆平是人名,同名的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冯兆平、南昌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冯兆平。

人物简介

冯兆平1943年生,男,汉族,广东省阳江市人,湛江艺术学校美术专业毕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湛江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湛江市博物馆馆长、湛江画院院长、广东省政协委员。

代表作品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百年版画》、《中国优秀版画家作品选》、《中国当代版画》、《中国水印版画》、《今日中国美术》。出版有个人专集《冯兆平》、画册《冯兆平版画选》、画册《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丛书——冯兆平》。中央电视台曾播放介绍个人艺术成就的专题片《一个画家的乡恋》,个人艺术简历编入《中国现代版画史》及多种艺术家辞典。其作品主要被欧洲木版基金会、日本村上美术馆、日本中日友好画廊、韩国木版文化研究所、神州版画博物馆、青岛博物馆、广东美术馆、深圳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等收藏。

主要参展

1974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1977年全国美术作品展;1980年第五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1981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1981年第七届全国版画展;

1981年第二届亚洲现代美术展(日本福冈)

1982年第六届挪威国际版展(挪威);

1983年第八届全国版画展;

1983年中国版画展(丹麦);

1984年中国版画展(加拿大);

1986年第九届全国版画展;

1987年中国现代版画展(日本东京都);

1989年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1990年第十届全国版画展;1992年第十一届全国版画展;

1993年中国版画版种大展;

1994年第十二届全国版画展;

1997年中国艺术大展;

1997年波兰国际藏书票展(波兰华沙);

1999年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1999年中国当代版画展(西班牙马德里);2000年第十五届全国版画展;

2000年中国百年版画展;

2002年第十六届全国版画展;

2003年中国当代木刻版画展(大英博物馆)。

第十届全国美展

个展:

1993年渔港情思——冯兆平版画展(广东画院);

2002年冯兆平国画展(潮洲华声艺术馆);

2003年南海潮——冯兆平国画展(青岛博物馆)

2003年 参加中国当代木刻版画展(大英博物馆)、举办“南海潮—冯兆平国画展”

2004年 参加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2005年 参加广东省第四届国画展

主要获奖

1990年第十届全国版画展铜奖;1991年日本国际版画研究会金奖;

1995年日本村上美术馆优秀奖;

1995年中国藏书票龙、书专题展银奖;

1998年第七届全国藏书票展银奖;

1999年被评为中国80——90年代优秀版画家,获中国版画最高奖—鲁迅版画奖。

市场行情

市场行情点评: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冯兆平先生属于智者。做为一名颇具实力的画家,他的“渔火点点”的艺术风格具有明显的、独特的个人艺术魅力。

从走势图来看,近年来其市场行情基本上产生了2次大的涨升,即2002年至2003年及2005年至2006年期间,基本上每次涨升幅度均在50%-60%左右。目前,其行情维持在1500元/平尺的价位,处于一个启动前的运筹帷幄阶段,建议投资者适当关注。

相关点评

海帆港喧、波涛舟涌、落日余晖、潮浪起伏、渔火点点……画家冯兆平作画尝放笔纵横,挥洒自如,能得之于笔情墨韵之外,求之于意趣之中。就面目来说,却是新颖独特。其作品贴近生活,讲求意境,讲究笔韵,具有浓足的地方情调和民族气息;而画中朝气与蓬勃之生命力,充分表达画家情思追求和理想寄托,具有浓厚生活情趣。观其作品或心潮澎湃,意气风发;或安详宁静,神游物外。犹如于闹市街头之驻足聆听,闻歌而知雅意,万里喧哗之中,自有一分悠然之沉醉乐也。

兆平生于南粤之地,海乡之滨,“生于斯,长于斯,成于斯”,受岭海之地灿烂多彩且具渔乡特色之传统文化及家乡故园之秀丽景物熏染,陶冶其温和淳厚之审美追求,陶炼其淋漓润泽之笔趣墨情技巧,丰富其灵动宽广之艺术气质。纯化情感,感召天地,令其笔下表现之渔乡海湾风情自然而发。得天独厚之生活环境,先天之妙悟敏锐,加之以后天之勤奋坚毅,研习有法,兼采西方版画艺术黑白造型之长,吸纳现代艺术之审美取向,融会贯通,自成一统,而构得其国画之发展内路也。

任何有追求且不泥于现实之画者,眼前之现实往往总有不足。“自然主义”而勿加取舍增减,则会令画面之气韵有失生动。黄宾虹曾云:“天地之间阴阳刚柔,生长万物,均有不齐,常待人力补之。”儿时朦胧海乡之完美印象,萦绕其心,而兆平籍各处汲取之艺术养分加以补足,创造能打动观者心弦之作品,描绘使人回味之渔乡景象。

古人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人与天地造化精神来往。游山乐水,俯仰天地,更体现画者对自然造化之沉醉,亦表现文人特有之联结自然与文化之方式也。兆平问津索道,明晰思辩,矢志追求源于生活、异于古人之艺术新起点。其深深悟道,传统山水画创作之基本元素,勾皴染点,如同中国语言文字中之基本符号,来往序列虽有成法,却无定法。“求新求变”当要跳出程式之外。兆平营构画面出奇出新,引入西画之形色空间观念与现代设计追求“形式感之意识”,创作新境。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唐.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当今中国画坛虽“风起云涌”、“潮流更替”,然兆平却一直沉溺于其渔歌帆唱、船艇炊烟、港湾涛声、碧波粼粼中而不知往返。于故乡之沙滩海岸间找寻属于一己之精神乐土,乃兆平心颂本土之心灵独白是也。渔水夕照、海流依依、川港帆影……海阔天高、繁喧渔港而又安宁静谧之渔乡气息久驻其心,更为其绘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创作源泉。

“学者用功,知行并进。故知无穷,行易无穷,行无穷,知亦无穷。”(清.陈确《答格致诚正问》)长路漫漫,艺术创作永无止境。兆平于其自耘之艺术海岸耕耘不辍;更于其独辟之艺术蹊径中悠悠前行,欲攀彼岸,极目云天,上下求索,生发感悟,他日,将再临新境。

2 南昌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

冯兆平 男,1938年2月生,广东省清远市人。南昌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文学与人生》主编,市作家协会主席、编审。主持《文学与人生》(原名《小说天地》)杂志社工作多年,为繁荣小说创作和培养文学新人做了大量工作,该杂志最高月发行量曾达三、四十万份,《人民日报·海外版》专文作了介绍。对古典文学和古代汉语有较多钻研,出版《庐山历代诗选》及《西游记》缩编本两书。其中《庐山历代诗选》《人民日报》作过介绍,参加过香港书展,在编书前后,深入研究了从东晋到近代描写庐山的数千首(篇)诗文,从中探讨了中国古代山水诗创作规律,指出了庐山文学遗产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写出并发表了多篇评介庐山诗歌及描写庐山风光的系列文章,并撰写其他散文、诗文评、中短篇小说数十篇。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 12:0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