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冯雪梅 |
释义 | 1 中国青年报评论部主任◎ 人物介绍1971年11月生。冯雪梅,中共党员,文学硕士。1997年进入中国青年报社工作,曾任法制军事特刊编辑,“星期五”周刊编辑,新闻采访中心记者,“青年话题”版编辑,中国青年报评论员。现任评论部主任。2009年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 ◎ 人物事迹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版作为第一块专门的新闻评论版,该版引领了中国报纸从“杂文”转向“时评”、并且单独开设时评版面的潮流。10年里,该版始终以“意见广场”的定位,保持着鲜明的特色和持久影响力。 冯雪梅同志在该版创办初期加入编辑团队,自2005年起主持“青年话题”版编务。在此期间,该版的“冰点时评”栏目获第17届中国新闻奖复评优秀栏目奖,“百姓说话”栏目获第18届中国新闻奖复评优秀栏目奖。该版连续刊发、冯雪梅策划并主持采写的“官媒面对面系列”,获第18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另外,冯雪梅撰写的署名评论“爱国与公民责任”获第16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评论员文章“建议为地震遇难者设立哀悼日”获第19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等等。 多年来,在报社的各项考评和读者调查中,“青年话题”版几乎一直高居第一。在业界,它也赢得了诸多肯定和赞誉。在让读者说话、受读者欢迎的同时,版面始终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讲政治,讲大局,多次受到中宣部阅评表扬。 为何方方面面的评价都说“青年话题”好?为何这种良好的评价能够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一直持续下来、少有起伏?除了报社主要领导的亲力亲为、把关定向,全体编辑、评论员的高素质和事业心等等之外,非常重要的,是主编本人对于一种品质的坚守,以及与时俱进的能力。 “青年话题”的成功,首先是由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青年办报思想的成功。该版十年不改作为青年读者“意见广场”的内容特色,不因这些普通青年读者的声音不“精”不“尖”,不够全面不够圆润,而放弃他们,另谋“高”就。相对来说,一家中央大报的时评版,吸引名家大腕来投稿一点都不难。请一批名流开设个人专栏,另找几个功底较好的专业时评作者追踪重大新闻事件给读者提供“专业判断”,编辑的工作量很小,就可以把版面弄得貌似“很有质量”。但冯雪梅和她的同事们却一直坚持着一种最“笨”的编辑方法:每天,翻阅堆成小山一样的读者书面来信来稿,翻阅电子信箱里一封又一封的读者网上来信来稿,翻阅各大网络论坛和博客站点,倾听广大民众的意见和声音。这样筛选出的稿件,原文的质量往往很不整齐。有的稿件,一点闪光的意见包裹在芜杂的陈述之中,并且没有经过严密的论证。编辑一篇这样稿件的工作量,可能比组织三篇名家的稿件都要大。 也正因为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青年的办报思想,在这个版面上,有效避免了某些“精英时评”脱离实际、脱离普通民众的倾向。那种书生气、贵族气十足的议论,不食人间烟火、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议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议论,在这个版上很少出现。 “青年话题”版的成功,还在于其编辑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该版创立之初,网络作为民意的表达渠道,还只是涓涓细流。如今,网络民意已逐渐不再是作为传统媒体补充的涓涓细流,作用越来越大,声音越来越响,甚至动辄掀起滔天巨浪。这时,作为中央大报的青年“意见广场”,如何保持其主流影响力,并且避免走向粗鄙化、“愤青”化,是一个艰难的课题,严峻的挑战。 冯雪梅和她的同事经受住了这一考验,闯过了这一难关。对于近几年网民反应非常激烈的国内外大小事件,“青年话题”版的评论传达的,一直是理性的意见,平衡、平和的意见,建设性意见,勇于站在潮头,说理智的话。 2 中国电影集团影发行放映公司副经理1950年生于北京。曾任《中国广播影视》杂志社副社长,中影广告公司经理,现为中国电影集团影发行放映公司副经理兼《中国电影市场》杂志社社长、主编。自1980年以来,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全国性报刊上发表过论文、述评、通讯等200余篇,多篇获奖。1990年被北京电影学院聘为管理系外聘教师,开授《电影宣传学》课程。1992年《北京的胡同》一书出版后,应邀为驻京的各国大使,文化参赞等百余人讲授“北京的胡同文化”。此书前3版已发行10万余册,并被译成日文在日本大阪国际大学学报上连载。 3 四川省新津县发改局党组成员主持中小企业局工作。协助分管纪检、监察、党风廉政建设、信访、综治、维稳工作、中小企业服务及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分管经济运行科、融资科、金融办、上市办、企业服务中心、体改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