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冯天瑜
释义

冯天瑜:1942年出生,湖北红安人。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专门史中国文化史方向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史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地方志副总纂,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86年被国家科委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2年剑桥国际传记中心颁发“世界著名知识分子”证书。2010年11月16日,中共湖北省委命名表彰首批“荆楚社科名家”,冯先生名列其中。

个人简介

冯天瑜,1942年生,湖北红安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中国史学会会长、湖北省地方志副总纂,1986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参与构建现代学术意义的文化学及中国文化史学,沿着微观辨析与宏观把握相结合,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相济的理路,致力中国文化生态、中国文化特质、中外文化互动等论题探讨,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出版《明清文化史散论》、《中国文化史断想》、《中华文化史》(合著)诸书。从微观、中观课题入手,致力中国文化近代转型研究,扬弃外因论的“冲击—反应”模式,考析中国文化近代转换的自身资源和内在动力,《辛亥武昌首义史》(合著)、《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合著)、《晚清经世实学》(合著)为其结集;《张之洞评传》考辨“中体西用”模式在中国文化近代转型间的思想张力及其限定性;《中华元典精神》提出“元典”概念及螺旋式上升的“文化重演律”,为学术界肯认与采用。发掘异邦史料,进行中—西—日近代史比较,《“千岁丸”上海行——日本人1862年的中国观察》为其结集。开展“历史文化语义学”探讨,《新语探源》、《“封建”考论》从概念古今转换、中外对接考察文化近代转型。论著获中国图书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种论著译为英文、日文、西班牙文、韩文。先后组建湖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85“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代转型”创新基地,“中心”已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文化研究机构。

研究重点

1992年剑桥国际传记中心颁发“世界著名知识分子”证书。1998年至1999年在日本爱知大学中国学部任兼职教授。长期从事中国文化史及湖北地方史研究,著有《中华文化史》、《中华元典精神》、《明清文化史散论》、《张之洞评传》、《辛亥武昌首义史》等书,曾获中国图书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湖北省政府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近年侧重探讨中国文化近代转型、中日近代文化交互关系。1998年至2001年三年在日本讲学,著有《千岁丸上海行——日本人1862年的中国观察》(商务印书馆2001年10月)。

目前正主持的教育部社会重点项目“明中叶至清中叶中国文化近代性研究”;从事“中、日、西文化互动与近代术语形成”研究,拟以术语为切入口,探讨近代中国与欧美、日本间文化复杂的三边互动关系,从文化传播学和文化发生学角度,考察中国近代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研究内容

长期从事思想文化史研究,探讨中国文化史框架构筑和明清文化史。研究工作中沿着微观辨析与宏观把握相结合,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相济的理路,就中国文化生态、中国文化特质、中外文化互动等论题进行考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百篇,著有《明清文化史散论》、《中国文化史断想》、《中华文化史》(合著)、《中华元典精神》诸书。提出并论证“文化生态”说、“文化元典”说,得到学界充分肯任和大量采用,被前辈学者誉为探讨中国文化的“重要贡献”,认为表现出系统史学的魅力,是对中国文化史研究的一种理论建构。近十余年来,着重研究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型,发掘中国文化近代转换的自身资源和内在动力,注重探讨中西文化互动在中国文化近代转型中的关键作用,并注目于从概念的古今转换、中外对接考察文化近代转型,代表作为《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合著)、《晚清经世实学》(合著)、《张之洞评传》、《新语探源》、《“封建”考论》等。论著曾获中国图书奖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多种成果译为英文、日文、西班牙文、韩文出版或发表。多年来为建立和发展武汉大学中国文化史学科做出了突出贡献。

1.何谓术语?中国近代术语是如何形成的?

清末民初,文化上的古今转换、中外交会,其规模和深度更远超战国和汉唐。此间发生了一种对雅文化和俗文化具有重大影响的事态,这便是新术语层出不穷。术语,指各门学科的专门用语,基本上都是名词,所含概念与某学科和某专门领域的整个概念系统相联系,并受其限制。术语的出现虽然是近代的事情,是近代科学兴起、学科分野明晰、思维日益精密的产物,但术语又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阔的文化背景,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一个术语就是一部文化史,只有考其源流方能真正把握术语,并透过术语窥探社会—文化的变迁。术语与普通词既有区别又相互渗透。随着西方近代学术文化的大规模入华,汉语的固有词汇不足以表述,新术语便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19世纪末叶以来西方术语的大量入华,其输入渠道,一是直接译自西书, 二是以日译西书为中介。故中国近代新术语既是悠久的汉语词汇史发展到当下的表现,也是中、日、西三种语汇系统互动的产物。

2.中日汉字文化的双向“互动”

汉字文化圈内的中日两国,以汉字为媒介,近两千年来展开了颇有广度和深度的文化交流。因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时期“师生关系”有所置换。总的说来,古代主要是从先进的中国流向日本,汉字及汉字文化自秦汉以来长时期、大规模传播到东瀛,使日本人在弥生时代实现从野蛮到文明的飞跃。后来日本人创制的拼音符号——假名,也从汉字偏旁和草书脱出。至今日本使用的常用汉字在2000字以上,沿用汉字语汇词义的也很多,如日本围绕天皇和皇室的一系列专用语,几乎全部套用中国汉字词,如玉音、玉座、玉体、圣体。此外,汉字词汇在日本社会生活的诸多侧面都打下深刻的烙印。如日本三大名园——金泽的“兼六园”,冈山的“后乐园”,水户的“谐乐园”,皆得名于中国古典。时至近代,学习西洋取得实绩的日本人成为中国“攫取西洋文化的走廊”。中日之间汉字文化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戏剧性逆转。

3.日本译介西洋术语的高潮

日本从19世纪50年代被欧美列强胁迫“开国”起始,尤其是明治维新以来,其引进、吸纳外国文化的方向,已由中国转为欧美。学习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文教、学术思想、政治法律乃至生活方式。在这一形势之下,译介反映欧美近代文明的新概念、新术语,成为明治时代日本新知识界的一项重要任务。日本出现了创制汉字新词以译介西洋术语的高潮。

4.日制汉语新词大量涌入中国

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非欧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成功范例。这一点对于中国是有很大的刺激和启示,自清末以来,一股学习日本的热潮在中国兴起,近代日本人创制的译介西学术语的汉字新词大举涌入中国。而这些日制汉字新词大多是按汉语语法构造的,易于被中国人接受,日制汉字新词成为近代中国汲纳外来语的重要源泉,许多西学术语是通过日制汉字新词传入中国的。日制汉字新词不仅给中国增加了反映西学内容的新概念,而且也推动了汉语大发展。从而丰富了汉语系统,并为文言文向白话文转变准备了条件。另外,日制汉字新词带来了后缀句式,如“……力”(生产力、战斗力等)丰富了现代汉语。

5.中国创制译介西学术语新词汇

与日制汉字新词入华的同时,中国学人也在从事创制译介西学术语新词汇的工作。如 “理学” 译哲学,“玄学” 译形而上学,“格治学”译自然科学,“平准学” 译经济学,“名学” 译逻辑学等等。而日制汉字新词此时一般都经过几十年选择、提炼,趋于定型,入华后往往取代尚处游移状态的中国自制译词。如“哲学”取代“理学”,“形而上学”取代“玄学”等等。还有一些中国人音译的西洋术语,也被日制汉字音译词所代替,如“葛郎玛”改为“文法”,“德律风”变为“电话”等等。日制汉字新词在中国短命的,也不在少数。如“写真”、“切手”、“放送”等日制新词曾一度传入中国,却被中国人自创的汉译词“照相”、“邮票”、“广播”所代替,因为后者更明晰易懂,自然被民众所接纳。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国共创、同享的汉译西洋术语,作为宝贵的历史遗产,是中日两国与西洋文化互动的不朽铭记。

与《孔丘教育思想批判 》,我从网上发现它是这本书的作者,而这本书是文革中批林批孔的先锋之一,一个参与历史惨剧,起到不好作用的人为什么还在高位?一个写书把中国学术的起源否定掉的人有什么资格研究中国学术?

学术成果

概况

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已经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明清文化史散论》、《中国文化史断想》、《元典:文本与阐释》、《中华文化史纲》、《中华文化史》(合著)、《中华元典精神》、《人文论衡》、《月华集》、《张之洞评传》(合著)、《绘画中华文明史》(策划,撰文)、《中华开放史》(合著)、《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之道——东亚智慧的历史启示》(合著)、《千岁丸上海行——日本人1862年的中国观察》等。曾获中国图书奖、国家教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具体成果

收入论著目录如下:

一、独著书

1、《元典:文本与阐释》,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年4月

2、《中国文化史纲》,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8月

3、《人文论衡》,武汉出版社,1997年4月

4、《中国文化史断想》,华中理工大学,1998年3月第2 版

5、《元典:文本与阐释》,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年4月

6、《明清文化史散论》,华中理工大学,1998年3月第二版

7、《中华元典精神》,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再版,列入《希望工程丛书》

台湾桂冠图书公司马1993年5月

8、《月华集》,中国显赫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9、《千岁丸上海行——日本人1862年的中国观察》,商务印书馆2001年10月

10、《新语探源》,中华书局,2004年

二、合著书(皆为第一署名)

1、《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

2、《张之洞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12月

3、《中华文化简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9月

4、《绘画中华文明史》,(策划,撰文),湖北教育出版1995年11月

5、《中国学术流——论著辑要》,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10月

6、《<劝学篇.劝学篇书后>点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

7、《中华开放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

8、《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之道——东亚智慧的历史启示》,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

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1、《中国前资本主义社会研究的三个问题》,《天津社会科学》1990年第一4期,《新华文摘》转载

2、《张之洞从清流派的“开眼看世界” 》《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3期

3、《试论道咸间经世派的“开眼看世界” 》 ,《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6期

4、《原典精神与近代化运动》,《中国文化总字》第6期

5、《经史同异论》,《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

6、《“变异”与“不易”的二律背反——洋务派“变法”观刍议》,《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1期

7、《“敬祖”与“重史” 》,《江汉论坛》,1993年第8期

8、《从忧患意识到近代救亡思潮》,《历史研究》1994年第2期

9、《近代民主主义的民族文化渊源》,《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4 期

10、《中国文化人的三个发展阶段》,《中国文化研究》1995年春之卷,《新华文摘》转载

11、《“元典之树”何以常青》,《武汉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孙中山对中国传统伦理的现代诠释》,《光明日报》1995年6月12日 《史林》82期

12、《厘清概念——以“封建”和“形而上学”为例》,《江汉论坛》,1994年第9期

13、《日本“中国学”的启示》,《江汉论坛》,1996年第10期

14、《发明发现——创造性思维的奇葩》,《武汉大学学报》1996年第1 期

15、《梁启超对近代中国“文化重演”现象的诠释》,《学术月刊》1996年5月

16、《略论中西人文精神》,《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又被译成英文在英文版《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上发表,The Humanist spirit in China and the West ,Feng Tianyu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8年第3期.

17、《东亚整体观的现代意义》,《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第1期

18、《对东亚智慧的现世意义应持平允态度》,《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第1期

19、《可持续发展的哲理之源》,《武汉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20、《中国文化史分期刍议》(与杨华合作),《学术月刊》,1998年第3期

21、《戊戌变法成败论》,《开放时代》,1998年第3期

22、《东亚智慧与可持续发展》,《文史哲》,1998年第4期

23、《张之洞与戊戌维新》,《清史研究》,1999年第1期

24、《洋务派的经世观念》,《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2 期

25、《日本幕府使团所见1862年之上海》,《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3期

26、《习史偶得(二则)》,《史学月刊》,1999年第3期

27、《《新青年》民主诉求之特色》,《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28、《日本幕府使团对太平战事的探察》,《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第2期

29、《“千岁丸”──日本锁国二百年后使清第一船》,《清史研究》,2000年第3期

30、《日本幕末“开国”与遣使上海》,《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31、《同治元年日本人上海所见“华洋会剿”》,《学术月刊》,2000年第8期

32、《日本使团对清末上海社情的观察》,《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33、《孙中山何时以“革命党”自命》,《湖北社会科学》,2001年第10期

34、《谁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湖北档案》,2001年第10期

35、《《近代名人墨迹——冯永轩藏品》卷首语》,《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第4期

36、《“革命”、“共和”:清民之际政治中坚概念的形成》,《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37、《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展开》,《江汉论坛》,2002年第1 期

38、《同治元年日本人对上海社情的观察》,《学术月刊》,2002年第1期

39、《瑶族研究新突破——评宫哲兵的《千家峒运动与瑶族发祥地》》,《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40、《《人口革命论》序言》,《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41、《武汉早期现代化刍议》,《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42、《中、日、西语汇互动与近代新术语形成》(与邓新华合作),《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43、《分宗别源》,《书屋》,2002年第5期

44、《评大型历史影集《辛亥革命大写真》》,《中国图书评论》,2002年第6期

45、《经济·社会·自由:近代汉字术语考释》,《江海学刊》,2003年第1期

46、《汉译佛教词语的确立》,《湖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47、《汉字文化圈论略》,《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2期

48、《明清之际西学与中国学术近代转型》,《江汉论坛》,2003年第3期

49、《利玛窦创译西洋术语及其引发的文化论争》,《深圳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50、《文化自觉与中华智慧》,《文史哲》,2003年第3期

51、《近代学人对新词语输入的反应》,《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52、《汉字文化对日本的深广影响》,《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53、《晚明西学译词的文化转型意义——以“脑囊”、“几何”、“地球”、“契丹即中国”为例》,《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54、《中日两国对印度佛教术语的吸纳》,《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55、《中日汉字文化的互动历程》,《学术月刊》, 2003年第12期

56、《先哲启示与可持续发展之道》,《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57、《“汉字文化圈”刍议》,《吉首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58、《“世界遗产”:不可再生的瑰宝》,《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59、《近代新语的历史功能与当代启示》,《鄂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60、《《瀛环志略》创制新语的贡献》,《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61、《略谈鄂东大师级人物产生的时代背景》,《鄂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62、《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以"科学"、"哲学"为例》,《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4年第4期

63、《晚清入华新教传教士译业述评》,《史学月刊》,2004年第8期

64、《清末民初国人对新语入华的反应》,《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65、《侨词来归与近代中日文化互动——以“卫生”“物理”“小说”为例》,《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66、《关于《"千岁丸"上海行》的中、西、日纪年转换等问题的说明》,《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第2期

67、《史学术语“封建”误植考辨》,《学术月刊》,2005年第3期

68、《学术乃天下公器——答沈国威君》,《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4期

69、《“经济”辨析》(上),《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70、《五四时期陈独秀“反封建”命题评析》,《江汉论坛》,2005年第11期

四、其它期刊发表论文

1、《民族先祖,文化英雄——炎黄文化与现代文明》,武汉出版社,1993年

2、《地理环境与人文因素的双向同构》,《中西哲学与文化》第1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

3、《〈明夷待访录〉:“复古表象背后的“新变” 》,《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第2期,

4、《从“华夷之变” 到近代民族主义》,湖北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5、《湖北何以成为辛亥首义之区》,《江汉论坛》,1980年第4期,增补稿收入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在各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

6、《辛亥武昌义史事考辨五则》,台湾《湖北文献》第95期,1990年4月10日

7、《张之洞与湖北教育》,台湾《湖北文献》第96期,

8、《清末民初先进中国人的“封建”观》,载《中国近代史论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10月

五、海外发表论文

1、《民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民主主义的结合点》,美国夏威夷大学论文集〈英文〉收入

2、《从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文化到近代新学》,日本《九洲国际大学论文集》〈日文〉通卷107号

3、《道咸间的经世实学》,《日本实学史研究》〈日文〉收入,日本思文阁下1991年3月出版

4、《“文明冲突决定论”辨析》,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年春季卷

5、《张之洞与戊戌维新》〈日文〉,日本《中国21》1998年《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专号》

6、《中国语、日本语、西洋语间の相互传播と翻译间的“经济”概念の变迁》,发表于日本京都《日本研究》第31集,平成17年10月出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8: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