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冯仕政 |
释义 | 冯仕政,重庆市忠县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政治社会学、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法律社会学。主要研究成果有, 《再分配体制的再生——杰村自改革以来的制度变迁》, 《中国城市居民的阶层意识与社会认同》等,曾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二等奖,下面分别详细介绍。 教育及任职经历1995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士学位; 2001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 2001年~2005年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2005年起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2005.8~2006.3 美国University of California-Irvine社会学系访问学者 2006.4~2006.8 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社会学、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法律社会学。 主持或参与的重要课题1. “西方社会运动理论研究”(2003~2005,主持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课题)。 2. “西方环境运动研究”(2002~2005,子课题主持人,教育部优秀博士论文课题)。 3. “法律与社会”(课题组成员,2002~2003,美国福特基金会)。 4. “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总体影响(OGGI)”(2003~2010,社会文化组首席专家,北京奥组委委托重大课题)。 主要学术成果1. 《再分配体制的再生——杰村自改革以来的制度变迁》(专著),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2年10月。 2. 《中国城市居民的阶层意识与社会认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发展报告2005》,第5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3. 《抽样调查数据的清理与校验》,《社会调查实践——中国经验及分析》(边燕杰、李路路主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4. 《改革以来城市社会结构的变迁》,《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现状与趋势》(郑杭生主编)第2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5. 《我国当前的信任危机与社会安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学报》,2004年第2期; 6.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工作概论》(李迎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 7. 《转轨体制下的权力、关系与资源——关于“秘书腐败”的社会学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8. 《西方社会运动研究:现状与范式》,《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9. 《法社会学:法律服从与法律正义——关于中国人法律意识的实证研究》,《江海学刊》2003年第4期。 10. 《应对非典疫情下的心理恐慌》,《人民日报》2003年5月30日第14版。 11. 《论社会学基本问题》,《高校理论战线》2003年第6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学》2003年第9期转载。 12. 《典型:一个政治社会学的研究》,《学海》2003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学》2003年第10期转载。 13. 《宗教伦理与日常生活——韦伯宗教伦理思想引论》, 《伦理学研究》2003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伦理学》2003年第5期转载。 14. “人的社会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第5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15. 《社会转型加速期的义利问题:一个社会学的研究范式》(与郑杭生合著),《东南学术》2000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0年8期转载。 16. 《城乡人口流动及其对农村来源地的影响》,《国外社会学》1996年第3期,《体制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1996年第10期转载。 17. 《毒品、社会与人的行为》(合译,本人译9万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18. 《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合译,本人译5万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8月。 19. 《中国国家运动的形成与变异:基于政体的整体性解释》,载于《开放时代》2011年第1期。 获奖情况1.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二等奖(2005)。 2.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与郑杭生、李路路、洪大用、李迎生合作)。 3.北京市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4年,与郑杭生、李路路、洪大用、李迎生合作) 4.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4,与郑杭生、李路路、洪大用、李迎生合作)。 5. 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4,与洪大用、李迎生、杨伟民、隋玉杰合作) 6. 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专著《再分配体制的再生》)。 7. 北京市“市级精品课程”称号(2003,《社会学概论》课程)。 8. 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