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冯济泉 |
释义 | 冯济泉 (1926 一今 ) 冯济泉,字晓吟,贵州贵阳人, 1926 年 5 月生,中共党员。青少年时代在贵阳读中学期间,即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先后参加晨钟、筑光等进步组织。贵州大学政治经济系毕业后,于 1950 年到清镇县参加土地改革工作,后分配到贵州省民政厅人事处和人事厅行政秘书处工作。曾任省级机关干部学校校长助理、教导主任,贵阳医学院办公室秘书,贵阳中医学院办公室主任,省政府秘书处处长、综合处处长。 1980 至 1985 年间,任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办公室主任、副秘书长等职。 1986 年调贵州省文史研究馆任副馆长。致力于文史诗书的研究、拓展业务,并与台湾亲友联系,开展两岸文化交流活动,参与组织“黔风诗书画研究社”以及文史研究工作。 自幼即受 ( 民国 ) 《贵州通志》总纂任可澄的书法启蒙,稍长受业于文史书法名家吴道安,对周秦两汉篆隶、颜鲁及六朝南北各体,多年临摹体味,擅书六体,以篆隶作真,工真书而以行草见长,古朴凝重,飞动劲拔,自成家数。 1973 年曾应邀到外交部、对外友协作书; 1986 年 8 月应邀到国家副主席王震处挥毫赋句;中日邦交正常化时也曾应邀赴京为日本国领导人田中角荣、大平正芳挥毫。海内书坛巨擘沙孟海书赠曰“盛世气征”。赵朴初赞誉曰“笔力老苍”。美籍华人贵州教育家蒲定安函称“笔力遒劲,直追前人”。参加过“现代对日书展”。日本书道论:“有中国书法艺术传统,创新墨趣”。“为中国书法之一大流派,可谓中华书艺之集大成”。参加过“国际临书大展”、“纪念孙中山诞生 120 周年中外书法家书法篆刻展览”、“国际书法大展”等,去北京、南京、深圳等 17 个城市进行书法交流和讲学。《书法》、《书论》 ( 香港 ) 、《文汇报》等 37 种书报均发表转载和评论他的文章。中央文史馆、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广西大学等 18 个机关、学校和王羲之故居藏画室、渥太华观音寺等 30 多个风景各胜地都有作品收藏和陈列;宁陵、西安、黄河等 12 个碑林还刻为摩崖石刻;并为第 11 届亚运会、《长城诗书画》集资义售作了捐赠。 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屈原学会会员,中国艺术家学部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西南组副组长、贵州书协筹备组组长并任案州省书法家协会首届常务理事、常务副主席,贵州诗词学会常务理事、顾问,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黔风诗书画社副社长兼秘书长。著有《中国书法史论》、《所谓为书之道》、《书法浅论》、《试论汉代赋体文学的衍变》、随论孔子思想学派及其儒家学说》、《澹园文稿》、《冯济泉书法作品选》、《中国书法史略论析》;诗集《朝华集》;合编《文房四宝古今谈》、《当代贵州诗词选》、《历代爱国诗词》等。 1991 年退休。 金顶观日出 冯济泉 昨日雨潇潇,层层卷怒潮, 九垠沉雾海,万岭出云礁。 初见金霓动,俄看赤羽飘, 一轮喷薄出,大地尽昭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