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烽燧
释义

烽燧也称烽火台、烽台、烟墩、烟火台。如有敌情,白天燃烟,夜晚放火,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简介

烽燧是古代的报警系统,它往外与长城并存,组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但也有独立存在发挥预警防御作用的,新疆境内的烽火台就是最好的例证。新疆的烽燧遍布天山南北,它们与丝绸之路中道与北道走向一致,起到了护卫丝路畅通的重要作用。长城是中国人的一项伟大发明,并以此骄傲了好多代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齐、楚、燕、赵、秦等诸候国即已开始修筑长城。秦始皇连接原燕、赵、秦北边关口塞防,“延袤万余里”,屏障华夏,汉武帝经营河西,“筑城障列亭”,护卫丝绸交通.而后筑修葺之事历代不辍。至明代,河西长城的修建达到最高峰。不然怎么会有嘉峪关这样的名胜古迹.修长城是国力的体现,有家底怕被贼惦着就得修。不是你想修就修,那是需要银两和人力来造。“峻垣深壕,烽堠相接”,构建起最完备的早事防御体系。当今世界各国只要有家底的都在修筑新的长城。

烽燧是串在长城上向一颗颗明珠,一看到它就想起奥运的圣火传递,意思都一样。传递信息。试想在当年发现敌情第一墩燃起烟火,第二墩,第三墩,这样传递到兰州传到长安是多么的壮观。在当年这又是多么先进的信息传递方式,真可谓是高科技。当今仍旧有烽燧,那就是移动联通的无线通迅塔,顺着这条丝绸之路相隔二三十公里就耸立一座。

著名烽燧

哈密丝路烽燧

哈密地区尚保留各时代的烽燧共51座,是新疆保存烽燧最多和最好的地区。

其中尤数巴里坤县保存的烽燧数量最多,共有29座,哈密市和伊吾县则分别有19座和3座。

哈密地区最早的烽燧建于唐代,现境内尚遗存唐烽燧4座,这就是哈密二堡的拉克苏木烽燧、柳树泉的下马不拉克烽燧、巴里昆三塘湖烽燧、伊吾前山阔吐尔肖纳烽燧。它们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而现今保存的绝大部分烽燧则都是清代建筑的。目前烽燧分布密度最高的是巴里坤县城往西至萨尔乔克一线,这里每隔2—3千米就有一座,连绵相望有13座之多,城如岑参诗所云:“寒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蔚为丝绸之路的一大壮观!

萨尔乔克烽隧和巴里坤南湖滨的两个烽燧形状基本相同基座成正方形隧体为向上收缩的棱柱形均为夯土建筑夯土中夹有红柳枝并多用圆木构架。

萨尔乔克烽隧长宽各8米,高7米多,隧体上下穿架着四层直径8厘米左右的木棍。

巴里坤湖滨烽隧离公路400米,隧题高大完整,长宽均达10米以上,高9米多,隧体中穿凿的圆木直径粗达25厘米。

库车的烽燧

库车的烽燧约建于汉宣帝年间,也就是西域都护府在乌垒设立之后,完善于唐朝。现存烽燧遗址在库车境内分布有三条线:

第一条偏北傍山,东起轮台西烽燧,西止盐水沟关垒,是汉朝西域都护府防止匈奴南侵的军事报经线。

第二条线东起轮台西烽燧,沿国道314线西行,止于新和县羊塔克库都克烽燧。

第三条线从塔里木乡唐王城,沿渭干河西北行,与第二条烽燧线在科西吐尔重合,西接库木吐拉,东北接克孜尔喀拉罕烽燧。

库车烽燧线虽有三条,但大都成为废墟。烽燧遗址保存最完整的是克孜尔喀拉罕烽燧,位于县城西北十公里处,烽燧平面呈长方形,由基地往上逐渐缩收分呈梯形,高约13米,夯土结构,上建望楼,木栅残迹尚存,是古代西域丝绸之路北道上时代最早、保存最好的一座烽燧遗址。

马圈湾烽燧

马圈湾烽燧位于小方盘城西11.5公里,马圈湾与盐池湾之间的戈壁走廊上。北距塞墙3米。烽燧平面长方形,底部长8.35米,宽7.6米,残高1.87米,为三层土墼夹一层芦苇叠砌。东南角砌有登顶台阶。堡早期筑于烽隧东侧,堡门西开,堡内有过道和套房三间,房内均有灶。火焚毁后废弃,改筑于烽燧南侧,门向南开。堡南22.3米有东西向的长方形牲畜圈。出土汉代简牍1221枚,记载有关出入玉门关、玉门关侯及其管辖范围和屯兵、屯田活动等。其他遗物300余件,有粮食、麻纸、毛笔、石砚、丝织残片、毛织残片、丝绵、麻布、麻鞋、竹编织器、漆器、木器、骨器、铁器、铜器、五铢钱等。据分析,此遗址为西汉玉门侯官治所。

齐长城烽燧

齐长城考察中共发现烽燧遗址13处,多数建在长城上的山峰顶和高岗上,还有的筑在长城外侧500米左右丘阜上,也有设在长城内侧的。

杨家山烽燧

位于长清与肥城边界海拔293米的杨家山顶,石砌,残墙高1米。

万南烽燧

位于长清长城铺北2500米,104国道东侧,万德村南头。现有10米高土台,长31米,土台上燃火点高6米,直径约15米。

梯子山烽燧

位于历城与泰安边界梯子山西顶。直径4米,石墙坍塌,残高1米。

南天门烽燧

南天门东侧山顶上有园形烽燧遗址,直径8米,石墙已坍塌,残高2.5米。

锦阳关烽燧

锦阳关东700米处的山顶上为烽燧遗址,当地称烟火台。现建筑已无存,基础尚可辨认。

西尖烽燧

位于黄石关西1700米处海拔721.7米的西尖上,石筑烽燧,遗址直径15米,残墙高1.5米。

穆陵关烽燧

关城东西两侧250米处各有一座烽燧遗址。 坍塌后直径15米,高3米。日寇侵华时曾在东烽燧遗址上建碉堡,当地现称“鬼子楼”。

马家旺南山烽燧

位于安丘马家旺南山齐长城内侧50米的山岗上。遗址直径15米,高5米,石墙基尚存。

长城岭烽台

齐长城在三楞山进入莒县东莞镇境内,称为长城岭,北南走向长4.5公里,在大店子村西折向东行。烽火台位于齐长城拐弯处外侧400米处高阜上。东北距大店子村900米,土筑椭圆形,遗址东西35米,南北21米,高4米。当地称烽台。

大山烽台

在五莲县汪湖镇大山村东南500米海拔172.5米的丘顶上,处齐长城外侧,东距长城岭约5公里。土筑圆形烽燧遗址,东西25米,南北20米,高5米。当地称烽台。

烽台顶

位于胶南市六汪镇与市美乡公路西侧小丘顶上, 海拔177.7米,土筑圆形,遗址直径30米,高2.5米。当地称烽台顶。烽台顶东1000米处有较大村庄名“丰台”,系由“烽台”演变而来。

于家河烽燧

最后一处烽燧在青岛市黄岛开发区现在的保税区东侧,距海滨200米的长城上。土筑烽燧遗址被周围农田、坟地、机耕路所蚕食,现遗址东西18米,南北8米,高4.5米。

制度

烽燧亦称烽火,为古代边境地区报警的信号设施。早在商周时期即已有之。据唐人李贤《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注云:“前书音义曰:边方备警急,作高土台,台上作桔皋,桔皋头有兜零,以薪置其中,命低之,有寇即燃之,举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积薪,寇至即燔之,望其烟,曰燧。昼则燔燧,夜乃举烽。”由此可知,烽用于夜间放火报警,燧用于白昼施烟报警。由于烽燧一般均设在用土筑成的高台之上,故又称烽火台。据唐人段成式著《酉阳杂俎·广动植》中云:“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故唐代的燧烟亦有燃烧狼粪者。比喻战争发生的“狼烟”一词大概即由此而来。故薛逢有《狼烟》诗云:“三道狼烟过碛来,受降城上探旗开”,当指此。

唐朝烽燧制度

唐朝的烽燧制度在继承前代制度的基础上,更趋完善。大凡每30里置一烽燧,如有山冈阻隔,可于适宜、近便之处设置,以能够相互望见为宜,不必局限此制。临近边境的烽燧要在附近筑城,严加保护。唐代设在全国的烽燧究竟有多少数目,史书阙载。

这可能由于烽燧经常增减的缘故。唐中宗神龙三年(707年),摄御史大夫张仁愿在黄河北岸修筑三受降城后,又“于牛头朝那山北置烽候一千八百所”1;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河源军经略大使黑齿常之“以河源冲要,欲加兵戍之,而转输险远,乃广置烽戍七十余所”2。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唐玄宗“以边隅无事,寰宇乂安,内地置烽,诚为非要”,下敕“量停近甸烽二百六十所,计烽帅等一千三百八十八人”3。以此推算,唐朝设在边境和内地的烽燧当在1万以上。

唐朝于每烽置帅一人,副一人,还有烽子若干人。均归尚书兵部职方司管理。烽燧官吏主要掌管烽燧的保护、修缮和报警。其放烽有1炬、2炬、3炬、4炬的规定,烽炬的多少应根据入侵敌军的多少决定。施燧的规定大致与此相同。这样,接到烽燧报警以后,朝廷就可以决定派遣抵御部队的多少。另外,设在关内的烽燧,还须在每日初夜,放烽一炬,报告平安,故“谓之平安火”。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八日,由于潼关失守,烽燧吏卒皆溃,“无人复举火”,故至夜暮,“平安火不至”4,杨国忠始首倡幸蜀之策。

总之,由于唐朝建立了一套严密而又完备的烽燧制度,故对边防安全和国内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1: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