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风湿性心瓣膜病 |
释义 | 风湿性心瓣膜病亦称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是指急性风湿性心 脏炎后所遗留下来的以心脏瓣膜病变为主的一种心脏病。 病因及简介风湿性心瓣膜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脏病,在成人心血管疾病 中,本病约占40%,多数病人为20至40岁的青壮年,女性稍多。临 床上以单纯二尖瓣病变最为常见,占70%至80%,二尖瓣合并主动 脉瓣病变次之,占20%至30%。 临床表征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狭窄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关闭不全,但外 科治疗时的观察证明,单纯二尖瓣狭窄的比例,较二尖瓣狭窄全 并关闭不全者多一倍,故此型为慢性风湿性心瓣膜损害中最常见 的病变。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由于二尖瓣瓣叶、腱索、乳头肌等纤维 变性而缩短、粘连和变形,致瓣膜不能很好地关闭。 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可无自觉症状。较重的患者,常 有疲倦、乏力、心悸及劳累后呼吸困难,有时也可出现右心功能 不全的症状。但发生急性肺水肿和咯血等症者,远较二尖瓣狭窄 者少。 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由于主动脉瓣炎症和肉芽组织形成, 致使瓣膜增厚、硬化、缩短和畸形,形成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症状轻症患者常无明显症状。重症患者可有心悸及身体各部 分动脉的强烈搏动感,特别是头部和颈部更为明显。约有5%患者 可出现心绞痛。晚期可出现左心功能不全和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 四、主动肪瓣狭窄由于主动肪瓣瓣叶交界处的粘连与融合, 瓣膜逐渐钙化而形成主动脉瓣狭窄。目前认为,单纯性主动脉瓣 狭窄大多为先天性或老年退行性病变所致,而风湿性主动脉瓣狭 窄,约大多数同时合并主动肪瓣关闭不全或二尖瓣病变。 轻度狭窄多无症状,病变加重时,由于心排血量减少,可有 疲乏、活动后呼吸困难、眩晕、昏厥及心绞痛等症状,甚至发生 猝(心室停顿或心室颤动)。 一般性治疗和预防预防风湿性心瓣膜病的关键在于积极防治风湿热,在瓣膜病 变已形成后,仍应积极防止风湿活动。 无症状期的治疗原则主要是保持和增强心的代偿功能,一方 面应避免心过度负荷,如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等,另一方面亦 须注意动静结合,适应作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和锻炼,增强体质 ,提高心的储备能力。 并发症的治疗包括心功能不全的治疗;急性肺水肿的抢救; 控制和消除心房颤动。 手术治疗对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而无症状者,一般不需要手 术;有症状且属手术适应症者,可选择作二尖瓣分离术或人工瓣 膜替换术。 链球菌、风湿热与风心病关系风湿热又叫急性风湿病或活动性风湿病,主要受害的是儿童 与青少年。据统计,约85%的患者发病在30岁之前。迄今多数学 者仍认为,引起风湿病的病因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这 种细菌常常使人患咽峡炎、扁桃体炎或猩红热,而急性风湿热即 为人体对该种细菌感染产生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 风湿热常因过度劳累、受凉、潮湿等因素诱发;在机体抵抗 力下降的情况下,隐藏在咽喉部的病菌便会乘虚而入。本病多在 上述各种呼吸道疾病之后2—3周左右,出现发烧、关节红肿、疼 痛,部分病人还可在皮肤上产生红斑或结节。近20%的儿童患者 ,由于神经系统遭受侵犯,可引起肢体不协调的扭屈,且面带顽 皮表情,犹如木偶动作,所以称作“舞蹈症”。少数病人还可产 生腹疼、黄疸或同时发生急性肾炎。风湿热具有反复发作的倾向 ,久之将造成心脏瓣膜增厚、结疤,以致钙化,这类病变多发生 于二尖瓣及主动脉瓣,根据病变的轻重,病程的长短,可导致心 脏功能相应的下降,严重时还会出现心慌、气短、咳嗽、咳血、 浮肿、青紫,不能平躺、心律混乱等,此即为众所周知的风湿性 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不仅因此要丧失劳动力,甚至生命 也会受到威胁。 人造心脏瓣膜心脏瓣膜病是多发和常见的心脏病,瓣膜病变严重者,单纯 应用瓣膜扩张术和直视修补术,也不能恢复或改善其功能,所以 需要把这个心脏零件——瓣膜,进行更换。 我们知道心脏各种瓣膜,在血液循环中起着阀门作用,当血 液从肺静脉流入左心房后,心脏舒张时,左心室腔压力降低,二 尖瓣开放,血液流人心室腔。当心脏收缩时,左心室压力升高, 逼迫柔软的二尖瓣关闭,冲开主动脉瓣,血液进入主动脉内,流 向全身,进行循环。 如果瓣膜这个血液循环的阀门一旦生病损坏,就会对心脏本 身和全身血液循环造成严重的影响。因而可以将有病的心脏瓣膜 切除,然后缝上一只人造瓣膜,使心脏恢复它的正常功能。 制造人造瓣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人造瓣膜要随着 心脏的搏动,每年开闭5,000万次。在关闭时,要承受血液对它的 压力,防止血液例流,因此要求具有极强的耐久性,所以人造瓣 膜使用的材料多采用硅橡胶、聚胺脂、聚四氟乙烯、缩醛树脂等 合成聚合物。也有应用钛等金属材料。人造瓣膜在我国于1965年 就试制成功,并在临床上应用获得了成功。经过十多年后,这些 病人的健康情况一直良好,这可以说明国产人造瓣膜的性能符合 临床要求。 猫喘医生在检查心脏时,常常使用一种手法,即将展平的手掌轻 轻地放在心前几个部位摸来摸去。医生触诊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 震颤。 震颤即手接触到一种颤动感,犹如猫呼吸时触摸猫背时的感 觉,因而震颤曾有“猫喘”之称。 心脏的震颤是由于血流急速流过狭窄的瓣膜,震动波及周围 组织所引起来的。血流越快,瓣膜越狭窄,两方压差越大,心脏 震颤就越强。 震颤出现的位置,对于判断病变瓣膜位置及病变性质均有帮 助。主动脉瓣狭窄、动脉导管未闭多在锁骨上窝发现震颤;主动 脉瓣狭窄在胸骨右缘第二肋间(主动脉瓣区)也可触起的震颤,以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肺动脉瓣区)最明显;在胸骨左缘下部所触及 的震颤,常常系室间隔缺损所致;心尖部(二尖瓣区)的震颤,每 见于二尖瓣狭窄。 在以上各个部位发现的震颤,除二尖瓣狭窄为舒张期震颤外 ,余大多为收缩期震颤。 此外,还有收缩期与舒张期连续性震颤,常见于两种心血管 疾病: 1.动脉导管未闭; 2.动静脉瘤。动静脉瘤所致震颤发现部位与动静脉瘤有关, 瘤在哪里,震颤也就在其相应部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