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蜂蜜山林场 |
释义 | 林场位于密山市南18公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31°54′25″—132°08′20″,北纬45°21′50″—45°30′02″。东靠金银库林场和兴凯湖乡,南接白泡子乡,西与知一镇农业区、二人班乡、8510农场七队毗邻,北与知一农业区和柳毛农业区相连。 蜂蜜山林场 自然地理概况 山脉:林场地处长白山系老爷岭南部低山丘陵漫岗地带,地形为中间高,四周低,呈馒头状,平均坡度15度。最高山蜂蜜山,海拔574米,为密山境内最高峰,最低海拔100米,平均海拔300米。 水系:属穆棱河和兴凯湖水系,主要河流是红眼哈大沟。 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干燥,最低气温-33℃,夏季湿热多雨,最高气温36℃,年均气温3℃,年≥10℃积温2426—2564℃,年无霜期115—156天,早霜九月下旬,晚霜五月初,年均降水量510—600毫米,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 土壤:主要为暗棕壤,面积11068公顷,占经营面积的87%。其次为沼泽土,面积为1448公顷,占经营面积的11.4%。暗棕壤有3个亚类,分别是典型暗棕壤、草甸暗棕壤和原始暗棕壤。其中典型暗棕壤占最多,为80.8%,主要分布在各种不同坡向和不同部位的排水良好处,A1层厚为5—20厘米;草甸暗棕壤占16.3%,多分布在地势平缓荒芜多年的荒地和疏林地及河洼阶地,A1层厚度20—40厘米;原始暗棕壤占2.9%,主要分布在山上陡坡和岩石裸露处,A1层厚度为1—3厘米,土壤贫瘠,土壤多沙石化,植物为柞矮林,赤松也有少量分布。沼泽土只有生草沼泽土1个亚类。分布于河流两侧谷地,封闭盆地,低洼地等处。 植被:属长白山植物区,张广才岭植物亚区。地处长白山系低山丘陵地带,垂直分布较明显,山上部由于坡度大,土壤瘠薄,故林木生长不好,大多为柞矮林,并有少量赤松。下木草本单一,仅有杜鹃和胡枝子,草本以羊胡子、苔草为主。山的中部、下部坡度渐缓,林木较好,主要为柞树,黑桦构成的柞树幼中龄林并伴有少量糠(紫)椴,下木为胡枝子、榛子、刺梅等,草本以乌苏里、铃兰等为主。 野生动物:主要有免、狼、熊、林蛙、野猪、狍子、山鸡、野鸭等。 社会经济情况 林场有职工72人。苗圃5公顷,简易公路34公里,1级公路17公里,所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以低产林改造和土地承包费为主要经济来源。 森林资源状况 森林资源概况:经营总面积12717公顷,林业用地面积12501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9550公顷,未成林造林地715公顷,无林地2231公顷,苗圃5公顷。森林总蓄积478440立方米。 林分类型:在森林资源中,天然林面积6654公顷,总蓄积341890立方米,分别占森林面积、蓄积的69.6%和71.3%。林分类型主要以柞林幼龄林为主。人工林面积2905公顷,蓄积136550立方米,分别占森林面积、蓄积的30.4%和28.7%。林分类型以樟子松、落叶松、红松的幼龄林纯林为主。 森林分类经营区划:在林业用地中,区划生态公益林总面积11485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91.9%。其中区划界定重点公益林面积7258公顷,占林业用地的58.1%;区划界定一般公益林面积4227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3.8%。区划界定商品林面积1016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8.1%。 林业生产建设情况 林场建于1958年10月,分4个经营区,即:蜂蜜山经营区、白泡子经营区、企林经营区、崇实经营区。本经理期内完成更新造林1556公顷,采伐1263公顷。 发展方向 一是把以发挥生态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划分为生态公益林,科学经营,追求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把以发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划分为商品林,提高林地生产力,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二是通过林场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培育中药材、经济作物、养殖林蛙等项目。 发展项目 通过招商引资把蜂蜜山省级森林公园建设成为旅游、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森林公园。 林场场长:刘少江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