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枫林村 |
释义 | 1 江西省乐平市涌山镇枫林村◎ 1、江西省乐平市涌山镇枫林村枫林村是江西省乐平市的经济重镇——涌山镇的镇政府所在地,该村河流水系自北向南穿境而过,总揽闹中心跨河公路桥梁共有三座,其中古称“八间称”就坐落在城镇中心,客流量大,人口居住密集,沿河两边步行街总全长2公里,是涌山商业区的标志地段,该村总占地600多亩,总人口3800多人,以民营企业为主导,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形成建材、果林、化工、运输、加工等5大支柱产业,是涌山镇工业农业齐头并进的模范村点。 2 浙江省龙游县溪口镇枫林村枫林村,因村南前山遍布枫香树而得名。地处楠溪江中游东岸,距县城40公里,文人辈出,文化发达,素称东瓯名镇。村落原为柯、苏、赖、木等氏所居,北宋崇宁五年(1106),徐氏八世祖公仪从屿北入赘柯门。不久柯氏遭火灾,家道中落,而徐始祖考妣尚祖德,广积产业,在此地逐渐繁衍,遂独为徐姓所居,至清已有炊烟千余户,丁壮数千人。枫林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依风水学说,村落布局属“新月带星”格,民居根据自然地形,呈新月状而建,村落内古井、池塘星罗棋布,达60处之多,是谓“星”。 简介 村落建筑平面呈新月形,在村落北侧,金钩形的狮溪在村东头被引入“魁星塘”后,分三条平行水圳由东而贯穿全村。街道有三,均为东西走向。巷道有十,均为南北走向。一条鹅卵石砌成的城墙绕住宅一周,设12处城墙门为出入口,形成一个宗族自然村落。村内设水塘7处,分布在村中和村南二条水圳上,浦亭街坎下设7眼小水塘,成一字形排列。 现村落保存着数量可观的明清及民国建筑,占现有民居建筑总面积的50%。建筑种类有民居、宗祠、殿宇、亭、纪念性建筑、古桥、古井等。单体建筑平面有一字形、H形、口字型、日字型等式,有明显的中轴。这些建筑布局合理,结构严密精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2000年列为浙江省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 地理位置 枫林村地处龙游县南部山区。成村历史较久,以古多枫树而得名。距县城27.5公里,唐宋间,就有汉江夏太守徐元洎之裔流连美景卜居于此。下辖老鼠岭、枫林、下北碓、刘家、官塘、乌龟山、岩前岗、朱家坞、高笋塘、案头、青坑、岭岗头、姚家岭、桃树坞、枫坞、馍头山16个自然村,枫林为村委会驻地。隶属溪口镇。1992年,全村361户,1130人。其中畲族342人,占总人口的30.27%;新安江移民112人。村民以管、翁、黄、蓝姓为多。 枫林村发展 枫林村,地处仙霞岭余脉,村民世代靠山吃山。1949年前,大多数村民以几亩薄地和砍柴为生。1949年后,村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历经"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山林大多被毁。村民守着人均不足0.8亩的冷水垄田和一片荒山。1976年每个劳动日分红值仅0.18元,不少村民"吃粮靠返销,用钱靠贷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村党支部带领村民一手抓粮、林生产,一手抓发展村办企业,走上了致富路。1981年枫林村率先在溪口镇第一个实行农田联产承包责任制。接着,村里建立了贴农基金制度,每年投资3000元以上,议价购进化肥、农药,平价供应农户。同时,村里经常从县、乡请来技术员进行农林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田、营林水平。198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6万公斤,从依靠返销粮吃饭转为向国家交售商品粮5万多公斤。 根据人多耕地少的特点,村党支部解放思想,在龙游县第一个鼓励村民跨乡跨村承包山林,从1981年开始,村民承包了大街乡、沐尘乡、灵山乡和国营林场、溪口村的荒山1694亩,全村实际营林面积达到4454亩。为了加强山林管理,村里每年拿出1万元资金,建立山林管理组织,落实山林管理责任制,保证荒山抚育成林。1992年,林业收入达到30万元,仅此一项,人均收入370多元。村民蓝玉龙1984年主动承包了沐尘畲族乡大畈村37亩荒山,种下杉木苗3700株;1985年又承包沐尘畲族乡40亩荒山,种下松木苗6000株;还间种毛竹、油桐等。 枫林村在大力发展农林生产的同时,利用本村自然资源,发展村办企业。1981年建成水电站、粮食加工厂。1983~1990年先后建立茶厂、酒厂、笋厂、木衣夹厂和蔬果罐头厂。现在茶厂、蔬果罐头厂成为村骨干企业,1992年茶厂产值18万元,笋厂360万元。产品中绍兴鉴湖加饭酒、西湖白酒、方山茶、碧螺春茶等在北京、上海、广州各大城市均有销售;水煮笋罐头、腌制小黄瓜等远销日本、东南亚各国;木衣夹厂与西欧各国都有生意往来。1992年下半年成立的枫林工贸公司,下属7家村办企业,固定资产145万元,职工200多人。现全村40%的劳力进厂务工,1992年工业总产值414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77.4%;利润31.34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002元,与1981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45倍,人均收入增加11倍。 随着经济发展,一向阻塞的山村交通得到改善,建成至溪口的三级公路,与龙(游)丽(水)公路相接;投资近10万元,建石拱桥1座、水泥板桥2座,改善了各自然村间的道路设施。此外,投资5万元整改连接16个自然村的低压电力线路和广播线路,1992年又投资5万元增加了2台变压器,满足全村生产和村民生活用电需要;投资11万多元改善饮水用水条件,还耗资5万元建造拦水坝3条和1500米的引水渠道,满足农田灌溉用水。投资5万元安装了9部自动电话,便于对外联络工商业务,传递信息。全村新建楼房42幢,彩电、冰箱落户农家,许多村民的厨房里用上液化石油气、电饭煲。 村里的福利事业也逐步发展。孤寡老人、五保户、烈军属和困难户等享受"五保"或一定的经济补助;每年支付9万元保险费用于全村村民人身保险、房产保险和企业财产保险。建立了老人协会、青年俱乐部,购书1000多册,有乒乓球、羽毛球、健身圈等文娱用品,还有篮球、排球场。几次集体组织村民出外旅游,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枫林村居民 枫林村有汉族人口,也有畲族人口,有土著村民,也有从淳安清溪迁来的新安江移民。汉族与畲族,土著村民与迁入移民和睦相处,共同建设枫林村。 老鼠岭是从丽水、云和县迁来的畲族村落。1949年前村民大多在山上搭棚而居,长年为地主看守山林,过着贫困的生活。1949年后他们生活得到改善。县统战部每年拨款3500~4500元支援老鼠岭建设。村里投资2万元为他们建成一条机耕路,一座水泥桥,安装了电灯和有线广播,使畲族村民的交通、通讯条件大为改观。1987年村里专门组织畲族村民到衢县石梁、坎底参观柑桔生产。回村后又派2名畲族村民参加小水果栽培管理技术培训班。村党支部在资金、苗木和技术上大力扶持他们发展柑桔生产,1982年收获柑桔6000多公斤。老鼠岭村民历来饮用溪水,近年溪水遭硫磺污染,1992年村里投资1万多元在这里建了水池3座,给畲族村民家家装上了自来水。村办企业还把他们列入重点招工对象,企业职工中畲族村民占13。1992年畲族村民人均收入在千元以上,与1979年相比,增加20倍。 畲族村民的善良、厚道、热情好客对全村极具感染力,"上门便是客",他们待己甚苛,待客大方,唯恐不周。客人上门,必请以点心或在离去时馈赠礼物,不肯让人空手回去。遇上困难,竭力互助。1990年,村民张耀忠替人造房子不慎从墙上摔下来,伤势较重,一年多不能下地劳动。村民自发组织慰问,许多畲族村民上门帮张耀忠料理家务和田间作业。1993年正月十五,正当家家团聚吃元宵时,牛角山麓起火,30多个村民扔下饭碗上山扑救,其中有21人是畲族村民。村里修桥铺路他们踊跃参加,任劳任怨,不计较报酬。村医疗室畲族医生钟樟洪为解除村民痛苦,出诊随叫随到,几十年如一日。 建筑沿革 枫林村傍山依水,风光旖旎,有着幽静的环境。明末龙游学者余日新、王之玺在这里建有枫林书院,邀请西安(今衢县)学者方应祥来此讲学授课。清道光三年(1823),潘锦?、潘煦在下北碓设枕溪书屋,聘请岁贡严秉忠掌教,留有《枕溪书屋课诗》2卷。今在遗址内尚存有"乐寻耕读"楷书横额一幅。1915年,创办枫林国民学校,现尚存民国龙游县知事庄承彝嘉奖该校校长管城"乐育英才"的横匾。1949年后,枫林办起了村办小学,许多贫苦农民子女第一次跨进学校大门。村干部把智力投资作为大事来抓,教学条件逐年改善。1980年初全村党员干部义务为学校修建一条石砌山路。1982年起每年投资4000元用于改善学校条件,节假日慰问教师等。1992年投资学校经费增至8000元。村里设立奖学金制度,规定对考入高中、中专及大学的学生和任课教师分别奖励50~100元。1988年枫林村委会工作成绩显著,镇里发给他们2700多元奖金,村干部把这笔奖金全部献给小学制做了40套新桌椅。现有幼儿园、完小各1所,在校教师8人,学生190名。学校坐落在枫林茶山脚下,空气清新,环境幽静,教师安心教学,学生刻苦读书。1990年校少先队大队部获龙游县少先队红旗大队称号。从1988年起,枫林村一直被评为衢州市基础教育先进村。至1992年底,全村有14人考上大中专院校,其中畲族4人。全国少数民族企业家、溪口压板厂厂长蓝成标,山西化工学院高级工程师蓝成根等都是枫林人。 1986年以来,枫林村党支部年年被评为市、县级先进党支部,村被授予县级文明村称号;1990年被衢州市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民族成绩显著村;1992年又获衢州市精神文明标兵村称号。 3 江西省宜丰县棠浦镇枫林村位于江西宜丰县棠浦镇东南部,东邻姚家村,西至陈家村、骆家村、南靠沙塘村,北接塘岭村。为棠浦镇主要产煤区。清末民初属新安乡18都,1931年为第6区;1941年属第3区,解放前期属棠浦乡第6保。解放初期,老屋、盆形、杨园、朱家、董家桥5个自然村属棠浦区永和乡,1954年成立了11个互助组,1955年合并成一个初级社。解放初期,邓坑自然村属上高县官桥区一个初级社。1956年5月,邓坑划归棠浦区永和乡。1957年老屋、盆形、杨园3个自然村划归塘岭高级社。邓坑、朱家,董家桥三个自然村划归先进高级社。1960年,邓坑、朱家、董家桥与先进大队分开,成立董家大队。1968年,董家大队解散,老屋、盆形、杨园、朱家、董家桥、邓坑6个自然村和塘岭大队姚家大队合并为永忠大队。1972年,调整社队规模一分为三,成立枫林大队,以后区划未再变动,1983年改名为枫林村。 2003年底,全村有老屋、盆形、杨园、朱家、董家桥、邓坑6个自然村,即6个村民小组,人口530人、125户,劳动力318个,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165亩,其中水田面积占1108亩,人均纯收入为790元。 4 安徽省枞阳县周潭镇枫林村枫林村位于枞阳县周潭镇东北部。东南与青山隔湖相望,东北与施湾毗连,西与凤凰村相邻。周界公路穿村而过。 枫林村后是连绵的群山,群峰耸立,苍松古柏,隆冬不凋。而且山里面还有瀑布,东乡名景“枫林夕照”就位于该村,而且人文景点也很抢眼,排楼山历史悠久,抗日名将戴安澜读书处、古栈道的传说在东乡流传甚广,开发潜力很大,风景秀丽,环境优美。村中有条老涧,特别是老涧的仙桥采药景点,令人叹为观止。冬天,这里雾气蒸腾,水微温;夏天,涧水冰凉彻骨,村前是枫林湖,碧波万顷,红莲翠盖,酷暑生凉;“枫林夕照”暮日沉沉,渔歌枫林晚渡。春,菜花金黄一片;秋,稻谷一片金黄。 这些年,枫林村在发展特色旅游业上确实动了不少脑筋,一方面大力发展生态林和经果林,建设绿色家园,给生态游提供良好的空间;另一方面就是充分发掘当地的人文优势,依托排楼山自然风光,与枫沙湖水面景点开发结合起来,发展周末度假游,将枫林村建成集休闲、娱乐、观光于一体的特色新农村。在排楼山下,一条长达4000米的通山公路已经开通,游人乘车可由山下直达山顶,虽然天气比较冷,但是我们还是碰到了三五成群的游客在山上游玩。 5 广东省电白县黄岭镇枫林村广东省电白县黄岭镇枫林村有上枫林村和下风林村,南面是河,东面和北面是镇级公路,西面是水田。西边和南边村外有竹木林环抱,四季如春,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枫林村内有座枫林社,(又名地主神、土地神、土地庙)逢年过节,香火鼎盛,炮声不断。枫林村的宗教信仰包括佛教、道教,日常敬仰和纪念的是洗太夫人。枫林人喜爱抽水烟,自产红烟,男女均有。枫林村特色的民间文化习俗是年例。年例,也可以叫年宵,但是和年宵又不同。年例来由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的地方志就有记载:“自十二月到是月(农历二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 一说:据父老相传,“年例”也是由元宵节衍化而来。据父老相传,自汉唐以来,中原文化习俗逐渐渗透粤西大地,元宵节持灯嬉游的习惯也被接受,与本地习俗结合后,逐步演变成现今隆重热烈、极受村民重视的民俗节日。 一说,年例和洗太夫人有一定的关联。史料中显示年例活动是由洗氏家族而兴起,长期演化后成为今天的年例。洗太夫人是当地的一位颇有影响力的人物,她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作出了卓越贡献,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在年例中“游神”所用的神像中,便有洗太夫人的塑像造型。可见她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像神一样崇高。枫林人如此敬重一位爱国的巾帼英雄,也多少反映出他们的一种英雄主义情怀及爱国主义思想。或许把洗太夫人尊为神只是现在的人延习了祖先的做法,把拜洗太夫人仅看成是年例的一种形式。但其中所包涵的那种文化内涵,是泯灭不了的。洗夫人文化使年例更具历史意义,它传承的不是只有封建的迷信思想,还有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人文精神。 枫林村举办年例的时间从农历正月十五到十七日,在年例这天,外出的人大都会返回原来的村子做年例,年例一般会维持三天,第一天即正月十五叫“起年例”,第二天叫“正年例”,最后一天即正月十七日叫“年例尾”。而贯穿整个年例的大都是奉神活动和招待亲戚好友。 年例的重要性 ,枫林人过年例,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所以每当中国大地正在为过年而忙碌准备的时候,仍保留年例这一习俗的枫林人却会在过年后不久的年例期忙碌起来。春节的意义在大多数农村地区意义不重,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市区里,越来越多的人们也慢慢将春节转化为自己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不过在农村,为人乐道的还是年例,做“年例”,探“年例”,吃“年例”是农村人不变的节目,许许多多的小孩子也在盼年例。年例是枫林人最为熟悉的节日,据说在文革时期,因政治原因和年例中回穿插一些“游神”等迷信活动,一段时期被终止过。但随着动乱的过去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开放,年例这一独具枫林村特色的节日再度盛行。传统的年例也有不少改变:迷信色彩的活动相对减少,而更注重亲朋戚友之间的感情联络。 可以说,年例已变成枫林人年度的狂欢节,是庆祝一年辛苦丰收,联络感情的节日。年例大概流程。枫林人常说“睇年例”和“吃年例”,而现在在枫林村,一般的年例都以吃为主,更多的习俗在农村还保留着,所以要了解地地道道的年例还是要深入枫林村。 “摆宗台”是神游的一部分。这是年例活动中最热闹的场面。全村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臂挎肩挑,把准备好的供品集中到村中的一块空地上,摆上供桌。最显眼的供品当然是鸡。经过挑选取和煮制的一只只鸡,胖鼓鼓、油汪汪,脖子挺起一个弯,显得雄赳赳的。鸡的嘴里总要衔着一个利事袋(相当钱袋),是准备接纳神的恩赐的。鸡头都朝向一个方向——神将要莅临的方向。除了鸡以外,酒、肉、鱼、水果等一切人们在节日里享用的东西,都要拿来给神歆享。有些地方供品中间还要插上高高的腊烛,横竖成行,光焰闪耀,增添了不少温馨神秘的气氛。烟花爆竹是不可少的。它们随着其他供品,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涌向供桌旁,盘卷着对神的虔诚,有的几乎大如磨盘。孩子们把一盘盘的爆竹展开,一挂一挂地接在一起,连成几十丈长年全村人的同心结,和驱魃迎神的红色的阵。 迎神的气氛越来越浓,可以看到,可以听到,也可以闻到。忽然,一阵罗鼓响起,人们的表情立刻敬畏起来,目光投向一个方向:神正向他们冉冉走来。神是威武地坐在轿里,被仪仗队送着的。自然有鸣罗开道,有鼓乐齐鸣,有旌旗招展……于是事先连好的爆竹震耳欲聋地响起,报告人们的无限喜悦和尊敬;成捆的纸香火光闪闪地燃起,表达着人们对神的无限慷慨和虔诚;浓烈的烟雾遮天敝日地腾起,衬托着神的慈目笑颜。唯有那些由鸡领衔的供品一动不动,静待神的唇温。神被抬着绕供桌绕了三周以后,停了下来,尽情接受人们的祭,于是一些人(多是老年人、妇女和凑热闹的孩子)开始俯下身来,不住地叩头、祷告…… 在人和神都心满意足之后,神又开始起驾,奔向另一个集满了香火、供品和人群,集满了敬重和虔诚的公祭场所,这们不辞辛劳地奔来奔去就叫“游神”。神是从庙里请出来。他们是人们塑成的泥身、木身或金身。过了年例,他们还要回到庙里过平常的日子。 游神的队伍,是正月十六。有负责担彩旗的,有负责抬鼓,有负责敲锣打鼓的,还许多村中的小孩和大人手拿自制的火炬跟随队伍,这样一队庞大的游神队伍在村中游行,接受村民的朝拜,煞是壮观。 2008年,枫林村筹建村道,全长约3千米,路宽3.5米 2009年4月,枫林村村道终于开工,2009年12月,村道完成率达70%。 2009年,枫林村年例因治安问题暂停。 2010年,枫林村年例再度恢复,但表演,游神一再停止。 枫林人的节日: 正月初一:春节过大年 正月初五:出大年 正月十五:元宵,过小年 正月十六:年例 二月二:起平安 二月二十八:正月穷 三月春分~清明:清明 五月初五:端午 七月十四:汤圆节 八月十五:中秋 十二月二十:灶神 十二月二十二:还平安 十二月二十五:过小年 6 浙江省景宁县标溪乡枫林村枫林(feng lin )村,位于标溪东南3.9公里,小溪标溪港中段。27户,109人,村旁多枫树,故名。 7 福建省泉州南安市码头镇枫树村枫林村位于码头镇政府驻地的北端,东面与杏东村接壤,西与大庭村相邻,南与高盖山相伴,北与大庭、高盖村交界。全村面积1.5平方公里。中部建有村委会,坐落于梨园埔自然村。 地名来源于历史上祖宇北面枫林满坡,郁郁葱葱,多姿多彩,景色宜人,故称“枫树村”。明清隶属怀德乡清风里十二都,民国时为高盖乡枫树保,1951年“土改”时期成立枫树村,1964年“社教”时期合并为高盖大队,1994年恢复为枫林村至今。 村境内有墘尾、新厝、美墘、洋顶、五丘(长房、二房、下三落)、垵内园、梨园埔、顶绸埕、燕仔穴等8个村落地名。现有6个村民小组,村民380户,人口1552人。全村耕地面积280亩,山地面积550亩,果园150亩,主要以柑桔、龙眼为主。村里有企业一家(兴达集团公司),幼儿园1所,卫生所2所,老人活动中心1处,与大庭、高盖、杏东村联办南安市第二实验小学1所,有小型水库1个(刀梯水库)、森林陵园1处。村道路总长约4.2公里,道路硬化率约90%。 8 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贯塘乡枫林村枫林村位于贯塘乡北面,是贯塘乡的北大门,与湘潭县青山桥镇霞岭乡相连接,与本县白果镇枫枫村相毗邻,与本乡朝阳村、响塘村、梓塘村、晓冲村紧相邻,乡环形公路在村中心穿越而过。枫林村共有人口1800人,户数460户,水田1245亩,17个村民小组, 党员51人。 枫林村社会治安稳定,民风淳朴,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主要生产优质水稻、米质洁白,清香可口,有一个村级集贸市场,每月农历逢一逢六赶集。邻村和本村农户的农产品能及时上市交流,活跃了经济,人民群众生活明显提高。 交通十分便利,人民群众出行方便。有一所小学,适龄儿童上学便利,能及时享受九年义务教育,贯塘卫生院在枫林设有一个卫生医疗点,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方便。 枫林村有两个小型水库,农田水利灌溉便利,确保了农业生产的丰收。其中有一座小二型水库坐落在离湘潭县青山桥镇霞岭乡2公里,风景优美的包家组,是旅游、休闲的好景点,枫林村森林资源丰富,其中生态退耕林600余亩。 9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园庄镇枫林村【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 解放前属慈孝乡,1950年属三区,1951年属十二区,1956年属枫亭区,1958年属园庄公社,1985年属园庄乡改为枫林村委会。在园庄镇驻地西北侧1.6公里,在霞山、六户、东坪村委会之间。 【村落与居民】 有12个自然村25个村民小组,962 户 3945 人,通莆仙方言讲仙游话。村民委员会设在上坂自然村,聚落形状园形,耕地面积1535 亩,其中水田683 亩,农地 852 亩。 【物产经济】 主种水稻,兼种甘蔗,土特产有茶叶、水果。 10 福建省泉州晋江市龙湖镇枫林村【地名含义】 枫林村为南吴八乡之一,其地势南高北低,南有小山,名尚边顶,水系自南而北汇入阳溪。村西北原有椿树、枫树混杂树林,可挡冬季西北寒风。枫林村因树得名。 【历史沿革与人文】 明、清属十七、十八都。民国33年(1944年)属至善乡南湖保。建国后,1956年属栖梧区湖北乡,1961年属龙湖公社阳溪大队,1984年改龙湖镇阳溪村委会,1985年由阳溪拆出自成枫林村委会。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 枫林村位于中山街之西,南与锡坑村接壤。改道拓宽后的泉州——围头线、龙湖——英林线穿村而过。政府驻地龙湖镇。 【村落与居民】 全村共有135户,437个农业人口。耕地240亩,农作物有甘薯、水稻、花生、大豆。 【村容村貌】 枫林村历年多次被评为泉州市、晋江市文明村。2008年度被晋江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局评为晋江市“计生先进村”,2008年度被龙湖镇评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基础设施:水泥路铺设工程完毕,由城建统一支配,卫生公厕由镇政府统一建造。2008年7月枫林村成为了龙湖第一批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典型村。 【气候与物产经济】 龙湖镇属于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年均气温18℃,年日照时数2385.2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0%,年总辐射量125.8千卡/平方厘米。枫林村是闻名遐迩的拉链专业村,现有百宏集团、恒发五金等拉链制造企业30多家,“枫林小商品街”是福建省最大的拉链成品及配件专业街。 【交通运输】 晋江市科达物流运输公司位于枫林村内,承运多种货物运输,主要路线为晋江——汕头。 【纪念地、风景点、名胜古迹】 吴氏宗祠、枫林小商品街 【下级组织】 枫林村委会、老人委员会、卫生所、爱心援助站。 【城内设施、文化生活、企业事业单位】 村内有老人委员会、枫林村文化活动中心。入驻的企业有:福建百宏集团、泉州东方鹏裕纺织有限公司、晋江市恒利拉链有限公司、晋江市恒发五金压铸拉链有限公司等大型拉链公司。事业单位有:晋江市地税局龙湖分局、泉州移动公司龙湖分部、中国银行等。村级产业活动单位有:村委会、卫生所、爱心慈善援助站、老人会。 11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梧塘镇枫林村◎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枫林村系涵江区 梧塘镇第二大行政村,位于涵江区西北部、梧塘平原北端;东邻霞楼村、背靠凤岭青山;西与“全国文明村”沁后衔接,距莆田14公里;南止西庄墘顶、尾梨自然村,离区所在地9公里;北接秋芦镇、盘山古堰太平陂左干渠为村民们提供丰富水源。村地理位置优越,为省道涵永公路与荔涵大道的交汇处,是莆田北洋平原通往山区、永泰县的物资集散地;修建中纵贯福建省南北大动脉的向莆铁路和涵港大道穿越境内,交通十分便捷。 ◎ 村风村貌枫林村为梧塘镇重点侨村之一。村重教兴村、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社会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绩裴然、整洁、美观的别墅群拔地而起。2004年、2006年分别被评为区、市级文明村。 ◎ 村落与居民村落面积约1.48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达3387人、834户、辖梅岭、林外两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 ◎ 历史人文村旧属莆田县管辖,旧称莆田县武化乡兴教里梅岭林外境(今梧塘镇枫林村)。村人口系在秦汉以后,由中原和境外地辗转迁来定居繁衍。清光诸年间,村有位法师陈天友、在老友清御史江春霖引荐下,赴京为皇亲寿诞做道场,博得光绪皇帝的赞赏,赐封“道录司”头衔。民国37年(1948年)中共组织在枫林村开展地下革命活动,解放后,经中共县委确立沁后——枫林村为革命老区。 ◎ 建筑景观村景观资源丰富。座落于风景优美、古松参天凤岭山麓的“世惠祠”(亦称“王公祠”—)和龙溪祖社被列为市级保护文物。“五公家属区”系纪念宋嘉祜年间(1056-1063年)兴化军知军刘谔等5位官员兴建古堰太平陂水利工程而修建的,至今已有800多年,是游人观光的好去处。建于林外境紫霞山的丛林古刹——泉林寺,素与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的“紫霄”“紫云”有“三紫凌云”之美誉。 ◎ 物产经济枫林村传统手工加工业著名。线面又名寿面。清末梅岭线面加工业已开始兴隆。线面的工艺流程比较复杂,以“面条长细质韧、烹调简易、营养丰富”等特点,为百姓家中必备的食品。“米糕”俗名“金真珠”美名,系兴化传统名品,是枫林村林外境赖姓家人的祖传产品,生产历史悠久,销路颇广,曾获福建省食品工业名优特产奖和莆田市新优特产优秀奖。 12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市东园镇枫林村枫林村位于东园镇镇址南部,莪浪山下。东是莪浪山,西以南溪为界,南邻新林村,北邻东园村、地尾村镇址。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同三高速公路从北向南贯穿枫林村,镇道也从北向南横穿而过。 ◎ 一、政区改革1949年前为碑内乡枫林保,后来改为东头乡枫林保。新中国初期属第五区新林乡所辖,1953年改为再生高级社一社。1958年过田、新林、地尾、枫林等四个村合为新林营,是东园、浮宫、白水合为卫星公社所辖。1960年过田、地尾、新林、枫林、拆成三个大队,新林、枫林合为新林大队,1961年新林、枫林拆为两个大队,名为枫林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至今由东园镇管辖。村辖枫林、仓里、蒋厝、洪地等四个社。全村共436户,1710人。其中枫林185户,734人;仓里106户,368人;蒋厝51户,195人;洪地94户,413人。 ◎ 二、姓氏源流枫林、洪地、仓里为甘姓聚居地,甘姓占全村户数75%,330户,1255户,甘姓源流来自河南固始县,宋朝迁到莪浪山定居。 蒋姓聚居蒋厝,占全村总户数8%,35户,150人。源流来自明嘉靖四十四年由圳南迁来。 蔡姓聚居于洪地,占全村总户数7%,30户,130人。源流来自明末由海澄谢仓迁来。枫林社由蔡氏祖祠一座,始建于清初,多次重修,2005年又重修一新。 吴氏聚居仓里,占全村总户数3%,15户,60人。源流来自江苏无锡,南宋由仙游迁来。仓里吴氏有祠堂一座,始建于清顺治,清顺治有吴宗溪一日代天子之称,祠堂2005年重修。 陈姓多居于洪地,占全村总户数为3%,13户,60人。源流来自清初由凤山陈式迁入。 此外,还有李姓3户,12人;张姓3户,13人;王姓7户,30人。 ◎ 自然环境、经济状况、基本设施全村以农业为主,渔业为辅。农业耕地面积897亩,其中水田790亩,农地107亩。主要种植水稻、蔬菜及杨梅、荔枝、龙眼、芭乐等果树。渔业养殖主要是对虾。在本村开店者有30家,做流动生意者有25家。特别是这几年在改革开放浪潮带动下,经济不断发展,从事运输的有货车8部,小车5辆,手扶拖拉机7辆。外来做工480人。全村工农业总产值为1355万元,村民年均收入4037元。 全村普及电力供应,电视普及率99%,电话普及率达95%。大多数农户以电、液化气、煤为烹饪燃料,70%农户引用自来水,30%农户饮用自家或几家合开的山泉。 2003年建乡村水泥公路长1公里,宽12米。村内水泥路300米,沥青路1000米,方便村民行走,美化村容。由于高速公路建设需要,仅房拆迁很多,重新安置的新村点,目前建设已成规模,楼房林立,村貌一新。 村内有一所小学,始建于1964年。后来各级政府重视,多次投资建设,特别是1995年投资40万元扩建教育楼舍,现有6个班级,学生150人,教师9人。 ◎ 四、名优特产蒋厝麦芽糖,以大米为主要原料,配麦芽酿煮而成,色透明,粘质好。酿煮历史悠久,全社都有酿煮麦芽糖的技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销售省内外。 ◎ 五、历史人文吴姓祠堂坐落仓里,宗祠始建于清顺治,2005年吴氏宗系捐资进行大修,现已竣工。祠堂坐东向西,二进正中大门,中有天井,建筑面积为195平方米。 蔡姓祠堂,坐落枫林社,宗祠始建于清朝,2005年蔡氏宗亲捐资40万元进行大修,现已焕然一新。蔡氏祠堂坐东向西,二进正中大门,中间有天井,建筑面积为185平方米。 甘氏祠堂(龙虎脊祠堂),清初始建,祠堂坐东向西,二进,中间有天井,正中大门,建筑面积为190平方米。 13 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镇枫林村枫林村位于星村镇10公里,行政村面积16.5平方公里。全村有265户,总人口1110人,辖7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水田面积2525亩,山地面积2.2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5%。是省定老区基点村。主要发展烟叶、种植业、养殖业等。 14 江西省兴国县埠头乡枫林村概况枫林村委会隶属于江西省兴国县埠头乡。位于埠头乡的西南面,距离乡政府5公里,面积9平方公里,全村人口2237人,辖15个村民小组:枫林组、瑶前组、陈屋组、屋背组、塅上组、谢屋组、塘坝组、上草坪组、下草坪组、黄土岗组、来公组、社公下组、石井组、万福组、山田组。耕地面积1500亩,山林面积6000亩。特色产业有葡萄、脐橙、柑橘、灰鹅。 名人枫林村人文底蕴深厚,王有兰,早期同盟会成员,擅长书法,自成一体。王又庸,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国民党高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