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忿 |
释义 | 基本资料【fen】 [ 忿] 拼音:fèn 部首:心, 部外笔画:4, 总笔画:8 五笔86&98:WVNU 仓颉:CSHP 笔顺编号:34534544 四角号码:8033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FFF 〈动〉 详细释义(1) (形声。字从心,从分,分亦声。“心”指心绪。“分”意为“一分为二”、“由一而多”。“心”与“分”联合起来表示“心绪散乱”、“心情由一定变成不确定”。本义:心绪散乱。心中乱麻一团。情绪糟糕。说明:本字的造字技巧与“纷”完全相同。“纷”指“绳子的端头散开、散乱”。“忿”是指心绪像一根绳子的端头散开那样乱成一团,无法理顺。辨析:忿和怒。忿的状态持续到一定时候就上升为怒。换言之,忿是怒的初级状态,怒是忿的极端状态) (2) 同本义 [anger;hate] 忿,悁也。――《说文》 忿,怒也。――《广雅》 君子以惩忿窒欲。――《易·象传》 身有所忿窒。――《礼记·大学》 惩违改忿兮。――《楚辞·怀沙》。注:“恨也。” 忿慉之气。――《庄子·达生》 忿,恨也,怒也。――《玉篇》 伯主约而不忿。――《战国制·秦策》 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孙子·谋攻》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忿恨(愤怒怨恨);忿气(气愤;生气);忿怒(愤怒);忿疾(愤怒厌恶) (4) 用同“奋”。奋力 [dash ahead]。如:忿不顾身(即“奋不顾身”);忿力(即“奋力”) 忿恚 fènhuì [anger;discontent and indignation] 愤怒;怨恨;使恼怒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史记·陈涉世家》 忿然作色 fènrán-zuòsè [suddenly change countenance] 因气愤而脸有怒色 忿 fèn ㄈㄣˋ 生气,恨:~恨。~怒。~詈(因愤怒而骂)。不~(不服气,不平)。气不~(看到不平的事,心中不服气)。~~不平。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卯集上】【心字部】忿 ·康熙笔画:8 ·部外笔画:4 【唐韵】敷粉切【集韵】【韵会】抚吻切,𠀤音魵。【说文】悁也。【玉篇】恨也,怒也。【书·君𨻰】尔无忿疾于顽。【传】无忿怒疾之也。 又【集韵】父吻切【韵会】扶粉切【正韵】房吻切,𠀤音𢤬。或作贲。通作愤。【大学】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释文】忿,弗粉反,集韵等书本此读。 又【玉篇】【广韵】匹问切【集韵】芳问切,𠀤音湓。义同。 又通作分。【杜甫·送路侍御诗】不分桃花红胜锦。不分者,不平之意,与忿同。 又叶非律切,音芾。【刘向·九叹】忧心展转,愁拂郁兮。寃结未舒,长隐忿兮。◎按此字有依敷母切,有依非母切,有依奉母切,皆轻脣音,大略相近。 考证:〔【大学】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注】忿,弗粉反。〕 谨照原书注改释文。 佛学常见词汇 【忿】 即忿怒,遇不顺意时,轻则忿怒骂人,重则发生打人等不良行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