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分陕而治
释义

分陕而治,是中国西周初期一大政治决策,即以现今河南省三门峡市的“陕”为分界线,把西周王朝的统治区划分为东西两大行政区,由周王朝的开国重臣分头治理。

中文名:分陕而治

词条性质:政治决策

发生年代: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

相关人物:周公旦和召公奭

相关文物:周召分陕石柱

决策背景

西周王朝建立四年后,周武王劳病而逝,由于即位的周成王年幼,便由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和上卿召(shào)公奭(shì)辅政。当时,西周天下很不稳定,周公旦和召公奭二人遂决定分陕而治。

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成果,西周王朝于公元前1046年建立。周武王姬发在位不到4年即去世。周成王于公元前1042年继位。“分陕而治”的决策当发生在此前后。

决策目的

当年周、召二公商定,凿了一根高三米五的石柱栽于分界之处,称作“立柱为界”。据史籍《左传·隐公五年》记载:“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

周公旦就可以把主要的精力用于防备殷商遗民的反叛,稳定东部新发展的领地;而召公奭的责任就是进一步开发黄河中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建立巩固的经济后方,为周王朝进一步开拓疆土解除后顾之忧。

史料记载

《史记·乐书》:五成而分陕,周公左,召公右。

《水经注》中记载为以陕城(陕陌)为界,

《括地志》中记载为以陕塬为界。

分陕石柱

“周召分陕石柱”原立于陕塬(今河南陕县张汴塬),后移至陕州北城墙上,唐朝时期有人作铭于上,谓“周召分陕所立界石”。考验其字,属于唐朝武则天时期所勒。今名漫漶,字剥蚀脱落不可复识。

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3月,“周召分陕石柱”北移至陕州民众教育馆。1957年因三门峡大坝蓄水,陕州城属淹没区,移至人民公园。1967年移至市图书馆。1977年移至文化宫。1981年移石于三门峡博物馆,当时石柱位于院子正中间,1988年移到车马塑像展厅门口的水池旁保护收藏。2005年7月20日,采用封闭式保护。

据历史学、考古学、地质学专家考证,“周召分陕石柱”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一块界石。古籍所称“陕西”,均指今河南省陕县以西的地区。元、明两朝之后,陕西省之得名亦源于此。

成语有“分陕之重”:陕:古地名,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一带;重:重任。指周成王时,周公、召公分陕而治。后指朝廷对守土重臣的委任。

决策效果

自“分陕而治”后,召公奭负责的开发黄河中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建立巩固的经济后方,推行较为顺利。西周王室在此立都长达三个世纪,既就是经历“国人暴动”,也就是换了主政者,而对西周的统治没有大的撼动。应该说与召公奭的初期建设有莫大关系。 周公旦主要的精力用于防备殷商遗民的反叛,稳定东部新发展的领地。他做的也是兢兢业业,其间殷商旧人曾勾结王室贵族管、蔡谋叛,周公曾经背负了莫大的压力。但是最终还是平定了叛乱,流放了管、蔡等亲族。可以说周公能够流芳百世,与他在东方的奋斗密不可分。这里还为周王朝准备了另一块根据地,当镐京残破之后,周平王东迁洛邑。他能够继续周的统治,应该感谢当年这一决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0: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