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费雪方程式 |
释义 | 古典经济学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货币数量理论,是一种探讨总收入的名义价值如何决定的理论。因为该理论揭示了对既定数量的总收入应该持有的货币的数量,并且认为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耶鲁大学教授欧文·费雪在其1911年出版的《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提出了交易方程式:MV=PT 该式也可以表示成P=MV/T。式中,M表示一定时期流通中货币的平均数量;V表示一定时期单位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即货币流通速度;P表示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表示商品和劳务的交易数量。 方程含义方程解释该方程式表示货币数量乘以货币使用次数必定等于名义收入。费雪认为,M是一个由模型之外的因素决定的外生变量;V由于由社会制度和习惯等因素决定的,所以长期内比较稳定,视为常数;在充分就业条件下,T相对产出水平保持固定的比例,也是大体稳定的,也可以视为常数。因此只有P和M的关系最重要。这样,交易方程式就转化为货币数量论。而且,货币数量论提供了价格水平变动的一种解释:价格水平变动仅源于货币数量的变动,当M变动时,P作同比例的变动。费雪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目的在于交易,这样,货币数量论揭示了对于既定的名义总收入下人们所持的货币数量,它反映的是货币需求数量论,又称现金交易数量论。 费雪的货币量方程式MV=PT被认为是经济学的E=MC2,一个揭示了上帝的秘密的工具,一颗学术原子弹。弗里德曼从这个方程式出发构建了蔚为壮观的货币主义大厦,费雪方程式也是现代货币银行学的基础。 一个结论这个方程式的一个结论是:货币量的增加必然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或者说商品价格的普遍上涨只能是货币引起的。弗里德曼用这个结论把通货膨胀的矛头直接指向货币的发行者——政府,这具有相当的革命意义,从货币主义开始,那些“粮价上涨引起通胀”“战争引起通胀”“工人要求加工资引起通胀”的形形色色的论调就从理论上破产了。通胀的唯一原因就是政府印刷钞票。 货币主义把通胀的原因指向政府的印钞机,这个概念的普及也在很大程度遏制了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政府印钞的冲动,使得他们的印钞不再那么明目张胆。然而,理论是把双刃剑,货币主义在遏制政府发钞的同时,却在另一个方面支持了政府的发钞,当社会交易量下降、商品价格下跌或者失业率下降的时候,货币主义理论就给了政府以支持:既然政府是通胀的唯一原因,那么当“通缩”这个魔鬼出现的时候,政府就有了印钞票遏制“通缩”的能力和义务。于是“温和通胀”“保持物价稳定”就成了货币主义的政策目标,此时,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的“货币主义学派”就摇身一变,成了和凯恩斯主义者毫无二致的大政府主义者。 方程意义方程意义货币主义者之所以人格如此分裂,原因还在于其理论本身的缺陷。费雪方程式作为货币主义理论大厦的地基,本身是失之于粗糙的,建筑在这样一个有缺陷的方程式基础上的理论大厦,就难免会出现摇摆不定的情况。 MV=PT这个公式当中,M是指货币总量,V是指货币流通速度,P是指商品的平均价格,T是指总交易商品量。 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公式中的四个变量都是虚构出来的,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 我们先看P,商品的平均价格,这是什么意思?一筐苹果和一次性交易和一套房子和一堂数学课的平均价格,这是什么意思?这样的统计有何意义?这种平均价格能说明什么问题? 这种“平均价格”存在吗?不但一筐苹果和一次性交易和一套房子和一堂数学课的平均价格不存在,而且一筐在北京出售的山东苹果和一公斤在四川出售的陕西苹果也不存在平均价格,一筐3月29日在北京出售的山东苹果和3月27日在四川出售的一斤陕西苹果也不存在平均价格。而费雪方程式试图将天下所有时间、空间发生的五花八门的交易计算一个平均价格,这个平均价格到底有什么意义?我们知道,即便是一个“单一商品”,其平均价格也没有什么参考意义,比如有人告诉你2009年全国的“平均房价”是3000元/平方米,这个数字有什么意义吗?即便是2009年北京的“平均房价”也没有什么意义。更何况是“全国的所有时间、空间交易的所有的商品”的平均价格,这个东西是根本无法计算的。 还有这个T,总交易商品量,如前段所述,我不知道这个总量是如何加总的,一筐苹果+一堂数学课+一套房子等于什么? 详细介绍然后,我们来看公式的左边。M 即货币总量,即便是在流通单一货币的情况下,我们也很难界定货币的边界在哪里,现代银行学用M0、M1、M2、M3这些概念来划分不同的货币的边界,那么所谓的“货币总量”到底是指什么?现钞、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信用卡、国库券、粮票、布票、商场代金券、银行汇票、债券……这个货币总量到底指的哪些?如果是M2,那么现钞和定期存款、债券、汇票显然不能简单加总,一块钱现钞加上一块钱汇票不等于两块钱。如此看来,货币总量也是一个无法计算的东西。 至于V即流通速度,这更是一个模糊的比喻。对于货币来说,并不是一个存在于经济体当中的简单流动着的东西,所有的货币都是被某个人所持有着。每一张钞票都可能在某天从一个人的现金持有变成另一个人的现金持有,有时候间隔时间长,有时候间隔时间短,但是在任何一个时间,货币总是由某个人所有。个人对现金持有量的决定构成了购买力的根本因素。个人有持有货币的偏好,而个人持有货币的需求是在微观层面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会以同等程度同时发生在所有人身上。货币量的变化以及对货币需求的变化不会同时影响所有人持有货币的价值判断。也就是说,社会“总的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虚构的概念。 也就是说,当货币量发生变化的时候,不同商品的价格不会同时和通等幅度受影响,不会存在所有商品价格以同样比例上升和下降的情形。在通胀情况下,新增货币量到了最初受益人手里,每个受益人的偏好不同,其反应也不会相同,他们为他们想要的商品或服务支付更多的货币,这就使得相关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上升。如果这个钱到了我手里,我就会先办个美国公民身份,在美国加州海岸、纽约等地买几万栋别墅,然后买几千辆车,或者买下谷歌公司,买下铅笔社,这就会造成这几个地区别墅价格和汽车价格上涨,造成谷歌和铅笔社股票价格上涨;如果比如到了美国财政部手里,他们可能首先用来支付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的支出,那么武器、军备物资、军人工资的价格就会上涨,而其他与此无关的商品和服务则维持不变,甚至下降。这种下降是由于市场上多数人的收入此时并没有上升,但却要为那些首先被通胀波及的商品,支付更高的价格。 通货过程这种通货膨胀引起的价格变化过程,是从一种商品扩散到另一种商品,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失去其动能。这种货币累进扩散贬值的过程,改变了不同群体的收入和财富。在社会中形成了受益群体和受损群体。只要通胀继续,财富从一个群体转移到另一个群体的过程就不会停止。而在通货膨胀所形成的新“平衡”中,价格也不会简单地是以前价格的某个倍数,每钟商品的涨价程度也不相同。 也就是说,不存在一个“总的货币流通速度”,在通胀的扩散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货币流通速度都是不同的。 通过对费雪方程式的分析,我们知道,货币量的变化与价格变化之间并没有一个恒定的关系。米瑟斯在《货币、方法与市场过程》中就认为“费雪方程式认为货币单位购买力与货币量成反比,这个假定是武断和错误的。” 米瑟斯认为建构在费雪方程式之上的货币主义的错误在于:试图通过控制“货币总量”来稳定货币的购买力,米瑟斯认为这是徒劳的。比如货币主义者认为,如果发生了通胀,那么就收缩银根,用通等程度的通缩来抵消通胀的危害;相反,当通缩时,就发行货币,使得货币的购买力保持稳定。然而,这种“宏观调控”的不靠谱之处在于,通胀的危害,即对经济结构的破坏已经发生,这种破坏已经成为过去,如果继续通过“货币政策”来调控,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只能是对经济体造成第二次破坏。 米瑟斯就说过,他们没有意识到,采取这样的方法,他们并没有取消第一次变化的社会性效果,而只是简单地加上了一次新变化的结果。这就像某人已经被汽车碾过而受伤,让汽车从相反方向再碾一次,不会对上次的惨剧有所补救。 与剑桥方程的关系剑桥方程式与费雪方程式两者在形式上基本相同,但二者在研究方法上、内容上却有本质的区别; (1) 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费雪方程式强调货币的交易手段职能,侧重于商品交易量对货币的需求;剑桥方程式强调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职能,侧重于收入y的需求。 (2) 费雪方程式侧重于货币流量分析,剑桥方程式侧重于货币存量分析; (3) 两个方程式对货币需求的分析角度和所强调的决定货币需求因素有所不同。费雪方程式是对货币需求的宏观分析,剑桥方程式是从微观角度对货币需求进行分析。 马歇尔和庇古不仅仅将交易水平和影响人们交易方式的制度作为研究人们持有货币的关键要素,还探讨了货币作为财富的一种被人们选择所持有的原因和对货币需求量的影响。既然货币被人们选择所持有,就不能排除利率的影响。但总体来说,剑桥方程式和费雪方程式差异很小,体现了货币中性论,即经济中的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的“二分法”思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