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费希尔·布莱克 |
释义 | 费希尔·布莱克简介费希尔·布莱克(Fischer Black,1938年1月11日-1995年8月30号)是美国经济学家,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的提出者之一。费希尔·布莱克毕生坚持奋战在华尔街,在金融领域他是“搞实务的”而不是“做学术的”,然而就是他创建了迄今为止最正确、最经典、应用最广、成就最高的模型:布莱克-肖尔斯期权定价模型。在他因病去世一年后,诺贝尔将经济学奖颁给了参与创建模型的两位学者迈伦·斯科尔斯和罗伯特·默顿,费希尔终未获此毕生殊荣。 费希尔·布莱克是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从没受过正式的金融和经济学训练,却在几年之内创立了现代金融学的基础。他在生活中处处规避风险,却在学术研究和商业实践中勇敢地挑战前册。他能轻易地获得芝加哥大学和MIT的终身教授头衔,也能自如地放弃,再次投身到金融衍生产品革命爵大潮。他频繁地在象牙塔和华尔街之间穿梭、游弋,给那些以为理论和实践是两个截然不同世界的人出了大大的难题。 费希尔·布莱克的革命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创建者之一是费希尔·布莱克(Fisher Black)。他的故事之所以不平凡,不仅在于他本人的创造性,还在于他给华尔街带来的革命。 以衍生品和数学模型为代表的向高级金融的转型,以及定量分析师的出现,为市场和投资银行带来了深远影响。然而,过去20年中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进军华尔街和伦敦金融城的故事,却鲜有报道。 从某些角度而言,这并非不可理解:非专业人士很难写出现代金融中蕴涵的数学内容。然而,这是人间一幕真实戏剧:来自“常春藤联盟”(美国一流大学)的定量分析师们试图用学术框架,来规范金融交易这一复杂领域,而且与他们的新同事还经常发生冲突。 有关这一时期的著作已开始纷纷面世。几年前,与布莱克共同任职于高盛(Goldman Sachs)的物理学家伊曼纽尔·德曼(Emanuel Derman),出版了他充满悔意的回忆录《我,一个定量分析师的生活》(My Life as a Quant)。按照德曼的说法,布莱克是一位核心人物,也是金融界新出现的定量分析流派中最富于原创精神、影响最大、最不妥协的人物。 现在又出版了一本由佩里·梅林(Perry Mehrling)撰写的布莱克记。如果不是1995年因为肺癌而去世,布莱克本可以与迈伦·斯科尔斯(Myron Scholes)和罗伯特·默顿(Robert Merton)一起,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默顿的出发点与两人不同,却得到与布莱克和斯科尔斯相同的结果。此后,默顿和斯科尔斯继续供职于“长期资本管理 ” (LTCM)这家时运不济的对冲基金公司(该公司给布莱克发出邀请,但布莱克予以拒绝)。梅林的著作引人入胜,但不无瑕疵。作为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他完全有资历阐述布莱克研究成果的意义,以及背后的数学理论,但他讲述布莱克生活经历的尝试却没那么成功。他既无法像传记作家那样将人物描绘得栩栩如生,也不具备记者重构事件的能力。 比如,该书开篇花了很多篇幅讲述一位经济学家飞往波士顿,发表一次演讲的轶事。故事本身很有趣,文中提到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经济学家弗兰科·莫迪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这个人因习惯在研讨会上“喧宾夺主”而在学者中闻名,以至于学者们在发言前总有人警告说:“千万别给佛朗哥说话的机会,否则你就永远没有再发言的机会。” 然而,故事讲的不是费希尔·布莱克,而是他的导师杰克·特雷诺(Jack Treynor)的故事。写某人的传记,开篇洋洋洒洒讲的却是另一个人的故事,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还有一个令人想不通的地方,就是梅林在讲述事件的时候,感觉好象他在推断过去发生了什么一样。“两人在ADL自助餐厅共进午餐。费希尔本来还打算说说自己刚刚完成的福特基金会(Ford Foundation)项目。” 也许这就是学者的谨慎,但对读者来说就像透过玻璃管窥布莱克的一生一样,仍有很多未解之谜。这并非全是梅林的错。布莱克本身是个很值得挖掘的题材,特别是他年轻时曾沉迷于滥性和致幻药物,但他仍有很多未解之谜。正如梅林所言:“费希尔甚至在与其最亲密的朋友在一起时,也总是表现得非常封闭,看重个人隐私,理智而孤僻、漠然、冷淡。” 梅林将布莱克比作性情古怪的钢琴家格伦·古德尔(Glenn Gould),他弹奏的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S.Bach)的《哥德堡变奏曲》(Goldberg Variations),改变了人们对巴赫音乐的认识。同样,布莱克的观点由于与主流相去甚远,以至于难以发表。布莱克和斯科尔斯有关期权定价的论文,在得到芝加哥大学的支持前,曾两次遭到退稿。 一个问题是,在布莱克以及威廉·夏普(William Sharpe)、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等人于1960至1970年代,从事金融学的开创性工作时,金融并不为宏观经济学家视为一门真正的学科。“金融一度被我当作周日的绘画消遣,”萨缪尔森曾经写道。在当时,甚至布莱克自己也认为,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不会引起多大关注。 然而,这个一度被当作消遣的经济学分支却后来居上。这要归功于布莱克和华尔街中一些开明的企业主管等人物。时任高盛交易业务主管的罗伯特·鲁宾(Robert Rubin),曾吸引布莱克加盟,希望他能够使高盛从另外的角度看待风险和回报。 布莱克认为高盛远比大学有助于发挥他的创造性,但经他考虑过后认为,“英国投资银行的市场效率远比美国的要高。” 除了期权定价以外,布莱克还有很多著作都走在了他所处时代的前面。他于1971年开发出一个全自动的股票交易所模型,并辩称,养老基金应进行固定收收益投资,以实现资产与负债的匹配。 “长期资本管理”基金的倒闭,使参与该公司的先锋人物备受奚落,布莱克在此基金倒闭前辞世。安然公司倒闭等不幸事件,使投资者对衍生品交易中存在的欺诈风险警觉起来。然而这无法抹煞他们的成就:如今再退回到费希尔·布莱克以前的时代,已经变得不可想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