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飞松坪村
释义

飞松坪隶属于云南省大理市双廊镇伙山村委会,属于贫困自然村,位于镇东南边,距离村委会4公里,距离双廊镇21公里。国土面积2522.48亩,海拔2650米,年平均气温13℃,年降水量900毫米,适合种植包谷、洋芋等农作物。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从事第一产业人数65人。该村属于贫困自然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自然资源

飞松坪村有耕地总面积139亩,人均耕地0.93亩,主要种植玉米、土豆等作物;拥有林地2083.48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05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66亩,主要种植梅子树、长短棒梨等经济林果;荒山荒地300亩。有森林等资源。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通水、通电、通路,未通路灯。有45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45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38(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84%);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3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8户(分别占总数的51%和40%)。

该村到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崎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1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1公里。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4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4万元;畜牧业收入10万元;林业收入3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92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4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8人,在省内务工8人。

人口卫生

据有关数据显示,该村有农户45户,共乡村人口159人,其中男性78人,女性81人。其中农业人口159人,劳动力81人。该村以白族为主。到2006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38人,参合率86.7%。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 4公里,距离镇卫生院21公里。没有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5户,占农户总数的11%。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白草小学,中学生就读到双廊镇初级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2公里,距离中学21公里。据有关数据显示,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2人,其中小学生8人,中学生4人。

发展重点

飞松坪自然村一直很注重发展,得到上级党委政府关心支持,改善了不少的公益设施建设,但还是很滞后,发展重的点为:

1、优先发展经济林果,精心打造优质品牌。重点抓好以泡核桃为主的干果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争取市科技局抓好改良林果,改造、改种等形式嫁接改造项目,把经济林果业增植成为重要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优质品牌。

2、着力做强畜牧产业,科学发展特色产业,加大资金投入,扩大以家庭养殖方式为主的牛羊猪等养殖规模,引进科学养殖方法,改变传统落后、粗放低效的养殖方式,实现畜牧业的提高,把畜牧业培植成支柱产业、特色产业。

3、大力提倡科技兴农,促进产口优质、优价,要大量引进玉米优良品种,大力发展种植烤烟,学习应用科学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改变已往的广种薄收,粗放经营状况,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实现农业经济效益收入,主要靠大面积种植到靠科技兴农的根本转变,由数量规模型到效益型的转变。

4、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基础上,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抓紧解决好“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看电视难”等突出问题,努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基层组织

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12人,党员中男党员10人、女党员2人。该村设有团支部1个,团员8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40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90.7亩。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梅、梨,主要销售往云南省内。2006年梅、梨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2.7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5.5%。该村目前正在发展干果基地建设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种植泡核桃产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1:4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