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飞山
释义

楚南第一峰--飞山

飞山距县城西北5公里,海拔720公尺。古有"忽一峰飞至"因名飞山的传说。然飞山异峰突起,巉岩壁立,四面陡绝,顶复平旷,如钟似鼎,因而为五溪胜景之一。历代墨客文人攀游吟咏之地。五代时马殷据湖南,称"楚王",派兵征剿诚州(现靖州县),飞山峒酋潘金盛、杨承磊凭借飞山天险聚众抵抗,现山上堑壕犹存。五代未,杨再思被众人奉为诚州刺史,他死后,人们于飞山绝顶建庙祭祀,并称杨为"飞山爷爷"。飞山上岩洞嵌空,庵寺林立,古迹甚多。头宝鼎、二宝鼎、三宝鼎雄居峰巅。其中头宝鼎居飞山之首,名号"绝顶",三面巉岩,有一石伸出峭壁之外,上刻"凌云"二字,俗称"舍身岩"。峰顶庵寺为宋元丰年间所建,清光绪已亥岁(1899)被焚,癸卯年(1903)重建,均为青石结构,拱形屋顶。靖州电视差转台现设于此。二宝鼎比头宝鼎地势略低,是登头宝鼎的必经之路。相传元末少数民族丁伸仔曾以此为据点,聚众起义。据康熙《靖州志》载:山上屯兵之处,"尚有米穴",其米黑而成石,人称"乌米",现仍有黑米粒可寻。三宝鼎规模虽小,但全为石料建成,结构严谨,玲珑精致,为康熙三十二年(1693)所建,至今完好无损。

在三个宝鼎之下,呈一平旷阔地,有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的方广寺,又名飞山大殿。正堂左侧有明代参将邓子龙登山留正气《登飞山》诗碑,笔力遒劲。其右有民国初年国民党政府主席、行政院长谭延闿题联碑刻。殿前正南有青石砌成高约丈许的南天门,门额上书斗大四字"南天胜景"。两边精镌八洞神仙图。殿后有三清寺、灵宫殿、望虚亭等。前面有半仙亭、小天门寺、大天门寺和磨针庵。 飞山山腰多岩洞。白云洞为一大洞、洞口位于东南绝壁之上。洞口原筑有精舍,已圯。但明靖州司马吴文宗所镌'白云洞天'四字仍耀眼于洞口绝壁之上。其先人所书"天开列嶂"四字只有隐约痕迹。白云洞往右不远处,为瀑布

高挂的飞珠岩,又名"白牛洞"。洞虽不深,但洞壁光滑,山泉沿壁而下,在阳光照耀下,远远望去犹如一头白色水牛。往上130余阶便是宝珠岩。有一突出的圆珠岩石,直径约20公分,又名天鹅蛋,旁刻有文字数行,相传为神仙所书(实为用蝌蚪文书的禹碑),谁能一气念完,就会石裂宝出。飞山东北面有莲花洞,洞宽而深,旧时洞内楹舍精美。1962年省文化局曾拨款进行维修,后毁于"文化大革命"。 此外,飞山上还有天塘界终年不干的天塘,林龙坳千姿百态的奇石。每当夕阳西下,余辉中的飞山呈一雄浑剪影,在满天彩霞簇拥下显得分外壮观神奇,这就是"靖州十景"之一的"飞山夕照"。

县名

飞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武陵山脉中段,四川盆地东南缘的外侧,为川东南重门户。与湖南省、湖北省、贵州省毗邻,326国道和319国道贯穿全县。距长沙604公里、武汉656里、贵阳556公里、重庆650公里,是重庆市最边远的县之一。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总面积2450平方千米,边境线长320公里,总人口61万人(2004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6: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