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飞鸟走廊
释义

鸟选择落脚地,一是看环境,二是看食物。之所以叫“飞鸟走廊”,一当然是因为鸟会飞,活动范围不会像爬行动物那么受限,研究起来也比较好着手;二是因为大多数鸟处于较高级别的消费者,对其他生物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飞鸟走廊”的一个最直白的描述是——鸟类旅馆,为鸟类提供合适的食宿。

背景

当为人修建的加油站遍地开花,公路四通八达的时候,我们不知不觉中侵占并切断了原本属于野生生物的“活动路线”,造成或加剧地域生物种群的隔离效应,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生态孤岛。更为严重的是,通过不合理的绿化、硬化,大范围更改地域上的植物结构,从根本上破坏了地域上原本的食物链结构,不仅造成生物群营养不良甚至是闹饥荒,更破坏了原来以生命体调制生命体的生态平衡状态。后期不断通过人工喷药等物理、化学、生化作用对生态平衡进行改造,使之符合设计者的审美观为标准,而很少考虑其他生物的福利。

这就是目前厦门,乃至中国城乡建设的普遍情况,从中可以很直接地看到野外的鸟总比市区的鸟快活的原因。而试图去改善这种城乡建设状况,维护物种多样性,就是提出飞鸟走廊计划的原因。

介绍

“飞鸟走廊”计划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推广野生浆果类植物,改善鸟类在拥挤的城市环境中的饮食,倡导自然资源的不完全占有原则,倡导传统文化精髓的保护和发扬光大;

第二部分:拟建立一个去人工化的飞鸟走廊计划核心区,为野生动植物腾出专属空间,为旅途中的鸟类提供合适的食宿条件,保护本土生物多样性,并可以此为基础开展其他生态产业;

第三部分:依据厦门市鸟类分布和迁徙路线,建立多个野生主题园区,形成由点及线的布局,由线决定面的功能的结构,改善因城市区域隔离引起的“生态孤岛”境况;同时还可融合厦门精神文化产业一并发展,具体可参阅“飞鸟走廊计划松山核心区初步解析”。

飞鸟走廊计划计划主旨在于维持城市物种多样性,引导野生动物参与到城市中的生态平衡调控机制中;同时具备经济资源开发和文化传承的功能模块,可实现经济、社会、人文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目前计划仍是概念性的理论,迫切需要实践的检验,欢迎各位给予支持和批评。

发起人

飞鸟走廊计划是由陈泽闽,于2009年初次在厦门观鸟协会论坛里提起,是通过本科四年(AD2006-2010)里对厦门城乡生态环境的观察,而提出来的一个初步的想法。自2009-2010年,在对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三社村松山社进行一年的观察调研后,并经过资料收集和整理,而再次提起的一个较为具体的计划。目前飞鸟走廊计划已处于试运行阶段,即第一部分的运转过程。

陈泽闽,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海洋科学专业2010届毕业生,出生年月:1987/6,身高:183cm。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4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