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非洲虎尾草
释义

非洲虎尾草,原产于东南非。它广泛分布于塞内加尔、苏丹、南非的广大非洲地区。现在美国的东南部及加州灌区,澳大利亚之昆士兰,南美之巴西、乌拉圭和阿根廷;亚洲之印尼、菲律宾等国均有种植或已逸为野生。我国台湾省从1913年即从菲律宾引人种植,并在全省推广应用。近年来,广西、海南等省(区)巳引人种植,各种性状表现良好。

简介

种中文名:非洲虎尾草

种拉丁名:Chloris gayana Kunth

种别名 :盖氏虎尾草、无芒虎尾草、罗滋草、先锋草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属中文名:虎尾草属

属拉丁名:Chloris

形态特征

多年生疏丛型禾草,具匍匐枝。秆坚硬,稍压扁,高100-150cm;叶期短于节间,无毛,仅鞘口具柔毛;叶舌长约lmm,具细纤毛;叶片长达30cm,宽3-10mm,两面甚粗糙。指状花序数枚,簇生于秆顶,长6-24cm;小穗灰绿色,长4一4.5mm;颖膜质,具1脉,第一颖长Zmm,第二颖长3mm;第一外稃长3-3.5mm,基盘及边脉被柔毛,脊的两侧有短毛,芒自近顶端以下伸出,长约4mm;内稃顶端微凹,稍短于外稃,不孕外稃2-3枚,其第一枚较狭窄,先端尖微凹(图11).染色体 2n=20,40。其主要品种有大非洲虎尾草(Gian- Rhodes或称MpowapwaRhodes),对霜冻甚敏感;Katambora非洲虎尾草,比较耐霜冻;Nzoia非洲虎尾草为非洲肯尼亚的一个品种(图11)。

生态特征

非洲虎尾草是一种热带型饲草。在原产地,喜生于开旷的草地和“萨王纳”群落中。适于在热带及亚洲热带夏季有雨的地区生长;适应的降水范围为750-1250mm;能耐春季和秋季干旱;耐寒性差,其耐寒品种仅能抵御轻霜,在有多次霜冻的地区,难以生存.对土壤要求不严,在从沙土到粘土的各类土壤上均能适应,但在壤质的肥沃土壤上生长最好。它适应的土壤PH值范围为5.8-8.5。在碱性土壤上亦能良好生长。在美国加州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等地,不适宜其他禾草生长的土壤上均可种植此草,只要加以灌溉,也能生长发育良好。在南亚热带以南地区,非洲虎尾草一般于2月底至3月上旬返青,6-10月开花并结实。遇霜,则叶片干枯;无霜冻,冬季仍保持青绿。非洲虎尾草即可用种子繁殖,又可用分根繁殖。种子细小,产量高,种子千粒重0.3g,每公顷可产种子500kg. 每公斤有种子330-440万粒,发芽率75%,繁殖力甚强。用分根法繁殖,只要能保持充沛的水分,其成活率亦能达95%以上.非洲虎尾草的再生力也比较强。在6-11月间,刈割3-5次,仍能保持植丛的再生.由于非洲虎尾草种子多,繁殖力强,加上匍匐枝的蔓延,其占空间能力相当强,在杂草丛生处,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但它无地下根茎和根蘖,容易清除,适于同农作物间作,不会成为农田恶性杂草。非洲虎尾草为一种长寿牧草。试验证明,生长13年的草地,每公顷干草产量仍可达 15193.3kg。

饲用价值

非洲虎尾草茎、叶柔软,无毒、无异味,马、牛、羊等牲畜均喜食。是热带牧草中最优良的青饲草和青干草,也极适于放牧利用,还是草地轮作中的优良品种之一。从化学成分含量(表11--1)和能量价值(表11-2)着,其营养价值是比较高的,与其他热带栽培禾草如象草(Penisetum Purpurenm)、糖蜜草(Melins minutiflora)等相比,都呈现出明显的优势。试验证明,施肥能明显地提高牧草的粗蛋白质含量和单位面积产量(表11-3).在施肥后,头二年粗蛋白质的含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而到第3年,则失去肥效,粗蛋白质的含量和产量不再提高。草的植株高大,生长繁茂,产草和产种量均相当高。据我国台湾省的测产资料,每公顷产鲜草71.6-105.8t。鲜草风干率为26%一27%,每公顷可生产青干草19.33t一28.57t、产子量为500kg。非洲虎尾草种植在粘壤土上比砂土上生长好,产草量高。持续13年的一项测产试验表明,头一二年。每公顷产干草分别为 39.29t和22.4L,第3年即降18.94t,但到第13年,每公顷仍可产于草15.19t。综上可见,非洲虎尾草是一种优质高产、饲用价值比较高的优良牧草,有栽培推广价值。

栽培要点

用种子和分株法繁殖均可,但生产上多用种子播种建立人工草地。一般于4-6月播种。条播的行距为50cm,播后覆土1-2cm,每公顷播量为2-4kg。也可撒播,每公顷播种量为8一10kg。因种子细小,播种时需掺拌粗糠、锯末或粪末一起播种。试验证明,非洲虎尾草适宜同首苜蓿混播,亦可播于银合欢(Leuc-aena leucocophala)、木豆(Calbnus cajan)的行间。有时生产上也将它与生长缓慢的禾草如达利雀稗(Paspalum sP.)等混播,能加速草群覆被地面。在玉米、棉花行间混播,亦甚成功。用分株法繁殖,按行距50cm, 株距30-40cm,扦插即可。 田间管理比较简单。一般苗期应除杂2-3遍,待封垄后,则不需锄杂。在每次放牧或刈刻后,最好能结合灌水追施厩肥和化肥。新建的非洲虎尾草草地,在第一次放牧或刈割前,应使其充分生长,并让它开花结实,应减少利用次数。生长2年以上的草地,一般每年利用3-5次为好,适宜轮牧;连续重牧往往导致杂草的侵入。刈制青干草,适宜在开花初期收割。采收种子比较容易,当种子黄熟时,可以一次性收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4: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