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非猫非鼠
释义

这是一本美国的畅销书。故事讲述了两只顽皮淘气的暹罗猫与两只聪明绝顶的老鼠结成了一种“不可能”的秘密关系,在“它们”的人生之路上最终结成密谋。它们有一个秘密计划,那就是使生活在制造混乱与恢复秩序之间来回交替,让每个人对这样的生活都困惑不已,分不清谁是谁非。

简介

书名:《非猫非鼠》

美国第一畅销书

作者:美.威廉姆.柯特林格著王芳译 出版日期:2002-12-1

概要介绍

这个近似真实的故事,讲述了两只顽皮淘气的暹罗猫与两只聪明绝顶的老鼠结成了一种“不可能”的秘密关系,在“它们”的人生之路上最终结成密谋。它们有一个秘密计划,那就是使生活在制造混乱与恢复秩序之间来回交替,让每个人对这样的生活都困惑不已,分不清谁是谁非。读完这个故事,你就会明白该如何拉近现实与理想间的距离。你可以既拥有奶酪,同时又可以享用它,只要按照书中的方法去做,结论是:你总能吃到你的奶酪!

作者简介

威廉姆·柯特林格 爱称“比尔”,威廉姆·柯特林格目前居住在伊利诺斯州格兰佳宝湖畔。他目前的工作列出来就像一份简历 -- 商业公司顾问、健康中心顾问、运动心理学家、TASA专家见证人、大学讲师、作家等。当然,他过去的生活显然比现在还要多彩多姿。三十年来,他一直活跃于许多领域,一直担任管理工作,这些领域包括:执法、教养、心理健康、运动心理学、私人保安,而且他还与几所监狱建立了联系,他现在是澳大利亚一所监狱的典狱官,这份工作成为了他的最爱。 比尔还是一名空军老兵,他曾在越南和日本服役。服完兵役后,他先后获得农科学士学位、文学学士学位、马里兰州立大学和南伊利诺斯州立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 他的热情使他在许多方面都得到了锻炼,诸如:与别人进行有效交流,斗争中的坚定不移,个人发展及精神健康。就是这样的热情激励着他从事写作。他是四本国际畅销书的作者,比尔总是让自己处在繁忙状态中。因为他还有很多其它的爱好——摄影、运动、养鸟、美食烹调、电影评论、景观美化,他从来不管这些爱好是否与工作有关或能否有助于他履行所有的责任,对此他并不太在意,他就是要让自己常常忙得不亦乐乎。

目录:

序言

导读

第一部分 问题

第一章 星期一:非此即彼

第二章 星期二:不惹人喜爱

第三章 星期三:喋喋不休

第四章 星期四:捉迷藏

第五章 星期五:愚笨

第六章 星期六:麻醉

第七章 星期天:瞬间狂热

第一部分 总结

第二部分 解决方案

第八章 应做事项目录

第九章 禁止事项目录

第十章 五个基本问题

第二部分 总结

附录一 20条吃到奶酪的简单方法

附录二 20条得到奶酪的P点原则

附录三 你离自己的奶酪有多远

评论

“非猫非鼠”喻指人类尤其是现代人给自己设下的各种精神圈套,它被认为是当代社会一切不成功行为的根本原因——人们时常忘记了自己做事的初衷,而终日与自己设下的精神圈套苦苦搏斗,无法过上一种更健康、更符合人性的生活。 亚健康、人际关系紧张、艾滋病、吸毒、失眠、精神萎靡、厌恶工作、惧怕婚姻、精神失衡等等现象交织和混杂着,面对这些人类难以承受的精神折磨,曾经做过美国和澳大利亚多家监狱典狱官和心理矫正师的威廉姆·柯特林格博士,开始关注和研究这些束缚人类的精神桎梏。他发现,无论是囚犯还是正常人,都存在许多精神误区,这些状态诱导出许多错误的行为,使人们越来越远离自己的梦想,最终得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柯特林格博士将这种精神误区称为“非猫非鼠”状态。 作者在书中总结出束缚人类精神的7种圈套:非此即彼(只用180度视角看问题,要么好,要么不好);不惹人喜欢(用互相讨厌来代替友爱);喋喋不休(不愿倾听和琢磨别人的话语);捉迷藏(得了健忘症,忘了自己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蠢笨(丧失思考能力和正常的思维方式);麻醉(变得麻木不仁)和瞬间狂热(做事情速度越来越快,瞬间的满足感取代了长久的耐心)。他指出,这7种精神枷锁混和在一起,如同纤维交织,最终形成了一个大陷阱,让你根本没时间去思考哪些是你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而识破和摆脱这7种精神圈套,却是一个人、一个机构、一个公司甚至一个国家迈向成功之路的关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听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也许你走了四分之三的路程,目标就在前面不远处,但你却会突然忘了自己的目标和追求,你也许会就此停下脚步,或奇怪地拐了一个弯。 最重要的,是《非猫非鼠》给我们的一个提示———要达到自己的目标,必须找到自己的突破点,即“P点”。 “P点”最初来源于一个令人好奇的工程术语———“断裂点”,按本义,“P点“是指建筑结构中的关键点,找到一座桥梁的“P点”,你就可以用很少的炸药把它炸毁。《非猫非鼠》将“P点”概念引伸为“心理力量点”,简单地说,就是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地点做适当的小事,但一定会为你带来重大成果和收获。

影响

《非猫非鼠》在美国出版后,引起巨大反响,许多企业纷纷采用书中提到的“P点原则”,给新进入企业的员工和公司的资深经理进行培训。在美国,这本书被认为是哲学走入生活的标志。该书在欧美社会也引起强烈共鸣,“非猫非鼠”似乎成了新世纪的一个成语,成了各种社会问题的代名词,也成了人们自我解嘲的“新宠”——最经典的说法是:有人问你最近生活怎样,回答是:“简直非猫非鼠。”据说,在欧美企业界还诞生一种奇怪而幽默的现象:公司炒员工之前,先要发他一本《谁动了我的奶酪?》,而在新聘员工后,则要发他一本《非猫非鼠》。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2: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