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非非主义
释义

非非主义,全称非非主义诗歌运动,中国最大的诗歌艺术流派,1986年5月创立于四川西昌--成都,由周伦佑、蓝马、杨黎等人为首发起,《非非》创刊时的主要作者还有尚仲敏、何小竹、梁晓明、余刚、敬晓东、李亚伟、刘涛、孟浪等人。

流派介绍

非非,全称非非主义诗歌运动,是中国新诗史上坚持时间最长的诗歌流派,并始终坚持先锋写作的反叛姿态和巨大的创造活力。

1986年5月非非主义创立于四川西昌--成都,由周伦佑、蓝马、杨黎等人为首发起,《非非》创刊时的主要作者还有尚仲敏、何小竹、梁晓明、余刚、敬晓东、李亚伟、刘涛、孟浪等人。

流派的理论和作品主要在由周伦佑主编的《非非》和《非非评论》两种杂志刊登,《非非》杂志从1986年至2009年,共出版了12卷,每卷30万字至40万字不等。《非非评论》共出两期。此外,于1994年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非非主义理论及作品专集《打开肉体之门/非非主义:从理论到作品》。2006年非非主义20周年之际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悬空的圣殿——非非主义20年图志史》和《刀锋上站立的鸟群——后非非写作:从理论到作品》。

以1989年为界,以《非非》复刊号的出版为标志,非非主义分为“前非非写作”和“后非非写作”两个时期。“前非非写作”主要理论标志为反文化、反价值和语言变构,作品一般具有非文化、非崇高、非修辞的特点;“后非非写作”时期,以《红色写作》《拒绝的姿态》《体制外写作:命名与正名》等文章为主要理论文献,其写作基点是:“从逃避转向介入,从书本转向现实,从模仿转向创造,从天空转向大地,从阅读大师的作品转向阅读自己的生命——以血的浓度检验诗的纯度”。强调对当下的现实的关注,全力倡导“大拒绝、大介入、深入骨头与制度”的体制外写作,在绝不降低艺术标准的前提下,更强调作品的真实性、见证性和文献价值。

后非非代表诗人主要有:周伦佑、蒋蓝、陈亚平、陈小蘩、袁勇、邱正伦、董辑、龚盖雄、孟原、雨田、余刚、马永波、二丫、梁雪波、野麦子飘等。

非非主义作为中国当代最大、最为持久的先锋文学流派,自1986年创立至今,在国内和国际上产生了广泛而持续的影响。20多年来,《非非》的每一次出刊都成为汉语诗歌界——乃至整个汉语文学界的一件大事。非非主义的横空出世和一往无前的推进,从根本上改变了当代文学的基本格局和习惯用语。正如评论界加之于非非主义的评语:“前所未有的冲击”、“七十年新诗史的第一次”(诗论家徐敬亚),“极端的语言方式”、“最激进的探索”、“惊世骇俗的反文化、反价值姿态”(评论家唐晓渡),“震聋发聩”(画家丁方),“抵达绝境的语言实验”(学者王一川),“中国新诗史上的丰碑”(学者陈良运),“展示了人类文化新的可能性”(评论家陈仲义)等等,可以间接地证明非非主义对主流文学秩序造成的冲击!非非以它变构艺术的执着精神和巨大的感召力,在汉语文学的当代进程中造就了一个诗歌艺术的非非主义时代!

今天,非非主义以先锋的姿态堂堂正正地进入了中国当代文学史,进入了大学和中学文科教程,成为国内外近百部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和文学史论专著的研究对象。

非非主义对当代文学的贡献,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在理论上,为中国新诗提供了新文学有史以来的第一批本土原创的诗学理论、观念和方法,促成了中国当代诗歌理论意识的全面觉醒;在创作实践上,打开了当代诗歌写作的多种可能性,推动和实现了中国当代诗歌精神的现代性转型。

非非主义小辞典

非非

作为名词,是对存在的不确定本质的不确定描述:作为动词,指通过三度还原以后使意识重新接近真实的一种方法。无替换词。

非非主义

作为名词,特指1986年5月由周伦佑、蓝马、杨黎等人发起创立的非非主义诗歌运动;在更深刻的意义上,它是中国一部分体制外诗人和作家自由写作立场的自我命名。无替换词。

非非感

对存在的某种不确定性的感觉与感悟。无替换词。

非非意识

非文化意识。可互换。

非非状态

个人意识摆脱现有文化、价值及意义的束缚之后获得的某种自在、自由状态。可替换词:灵魂出窍。

非非价值

在人类既有的五大价值系统之外的崭新价值,具有非功利,非现实,非继承的特点。可替换词:反价值、新价值。

非非方式

非文化存在方式。无替换词。

非非描述

非非主义艺术方法之一,包括主题的不确定,意义的不确定,意向的不确定。可替换词:不确定描述。

非非结构

不稳定结构,具有透明性、不稳定性、自我还原三大特征。

非非处理

非非诗歌批评的方法。诗歌审美价值判断之前的基本环节,亦可用于修改作品,包括感觉处理、意识处理、语言处理三个环节。

非崇高化

意识还原的一种方法——通过对经验对象的非崇高化处理,使描述更接近真实。无替换词。

非非还原

通过对文化垃圾的清除,使存在回复到本真状态的方法与过程。包括感觉还原、意识还原、语言还原。可替换词:非非(作动词)或创造还原。

非非理论

阐释非非主义文化价值观和创作理念的原创理论文本,包括变构理论、前文化理论、反价值理论、红色写作理论等。无替换词。

非非作品

由非非诗人创作的体现非非主义创作理念的诗歌、随笔和小说的总称。这些作品在早期一般具有非崇高、非文化、非修辞的审美特征。在后非非写作时期的作品中,在继续坚持艺术变构的形式实验的同时,更强调作品的真实性、见证性和文献价值。无替换词。

非非批评

非非主义创立的独立于世界五大文学批评系统的诗歌批评方法,着力于不确定语境中的感觉处理、意识处理和语言处理。可替换词:还原批评。

非非语言

从语言系统中清除了价值成分的纯粹语言,一般具有非两值对立、非抽象、非确定化的特征。可替换词:零度语言。

非非语境

致力于语言变构使命的非非诗人,在诗歌写作中通过词语的内部张力及无遮蔽联想而达成的诗性语境,一般具有透明性和不确定性特征。可替换词:不确定语境。

非非诗人

当代汉语文学中的非非主义诗写者,这些诗人往往具有非体制和先锋探索的趋向。秉承语言变构和红色写作理念,坚持体制外写作立场,其作品主要刊登于非非同仁自己编辑的《非非》杂志上。无替换词。

前非非写作

非非主义的早期写作方式,时间自1986年到1989年底,这一时期的非非写作体现为激烈的反文化、反价值趋向,一般具有非文化、非崇高、非修辞的特征。可替换词:反价值写作。

后非非写作

非非主义的最新写作方式,既是非非主义的强势延伸,也是后极权条件下一部分中国诗人和作家选择的写作立场。理论上承续艺术变构论、非非主义诗歌、反价值理论、红色写作理论、拒绝的姿态和“21世纪写作”理念中绵延不断,贯彻始终的坚持体制外先锋写作的不断革命思想。在创作中,强调对当下现实的关注,倡导并全力推动深入骨头与制度的红色写作。在绝不降低艺术标准的前提下,更强调作品的真实性、见证性和文献价值。可替换词:红色写作。

继续非非

由1992年《非非》复刊号的出版而派生的一个动力性词汇,由北京大学青年评论家陈旭光首次在他的论文《第三代诗歌与后现代主义》中提出。代表非非主义永不停息的艺术变构动力和前驱姿态。无替换词。

非非精神

由非非主义理论所建构,并通过非非诗人的具体作品得以体现的一种先锋写作理念,以自我变构为精神推进器,旨在通过对当代文学艺术的语言及形式变构以实现人类文化与价值的变构性革命。是非非主义区别于国内外一切文学艺术流派的根本标志。革命性、变构意识和开放性是其缺一不可的构成元素。无替换词。

非非时代

评论家们在论说当代文学时经常使用到的一个批评用语,特指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以非非主义激进的反文化、反价值理论和创作为主要标志的诗歌大写作年代。无替换词。

文化态度

人与文化的自觉关系,经揭示后可划分出唯文化、反文化、超文化三种态度。无替换词。

第二诗界

中国非官方诗歌的正式命名,该概念由周伦佐于1985年提出。可替换词:地下诗界。

感觉还原

感觉的非价值化过程。无替换词。

意识还原

意识的非价值化过程。无替换词。

语言还原

语言的非价值化过程,包括取消“两值对立”结构、取消评价、清除价值词及非修辞、语感还原等。无替换词。非两值评价语言还原的方法之一。打破语言中的两值评价系统,使语言成为多值、乃至无穷值的能指系统。无替换词。

非抽象

语言还原的方法之一。指对语言系统中的定值抽象词语 (即价值形容词)的清除。无替换词。

非确定化

语言还原的方法之一,包括两个方面,(l)打破语言符号与现实世界的确定关系;(2)打破语言符号之间的确定关系。无替换词。

语感

语感先于语义,语感高于语义。故而语感实指诗歌语言中的超语义成份。无替换词。

语感还原

语言还原的方法之一。通过最大限度地降低词语的语义含量,使语言的语感功能凸现出来。无替换词。

非修辞

语言还原的方法之一。中止传统修辞格(比喻、比拟等),中止现代修辞格(象征、通感等),恢复语言原初的直接性。无替换词。

三逃避

非非主义创造还原的的具体方法之一,由周伦佑于1984年举办系列诗歌讲座时提出,包括逃避知识、逃避思想、逃避意义。无替换词。

三超越

非非主义创造还原的的具体方法之一,由周伦佑于1984年举办系列诗歌讲座时提出,包括超越逻辑、越越理性、超越语法。无替换词。

结构本能

人类潜心理深处的某种先天的构造机制。一度结构本能具有定值特点,二度结构本能具有变构倾向。可替换词:结构冲动。

原构投射

一度结构本能的无意识投射。可替换词:一度结构本能。

原构现实

语言现实。人类结构本能的一度投射,具有确定性、集约性、规范性的特点。可替换词:一度结构。

变构

人类自觉的反价值行为。一般指在原构现实之上,通过对旧形式的改变,以创造出新形式的努力。可替换词,反价值。

超原构现实

诗人和艺术家通过对既有文化价值的超越,在原构现实之上创造的超原构世界,具有变构、不确定和非规范的特点。可替换词:艺术。

一极两项互含式

东方思想的内部结构特征,可还原为:先验统一的本体论,两项互含的方法论。无替换词。

形态意识

定值化的集体意识,包括语言习惯,宗教信仰,法律道德等。可替换词:原构现实,一度结构。

两值定向

包含于语言中的价值判断形式,表现为“非此即彼”或“是”与“非”两个定向值。可替换词:二元对立。“

多义语义场

一般语言中的多义语词圈,是诗意创造的语言母体,具有无倾向、不确定和多义等特点。无替换词。

白色写作

中国当代文学中一种以逃避国人生存处境及当下现实为宗旨的写作倾向,其作品一般具有闲适、玩世、淡化与歌咏的特点。可替换词:闲适文学。 :

闲适文学

一种以闲适笔调表达“玩世”哲学的闲情写作,具有逃避社会、逃避现实以及和平、冲淡的特点。可替换词:白色写作。

红色写作

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内质转换中,“红色写作”反对逃避与和解的艺术,主张“从书本转向现实,从逃避转向介入,从水转向血,从阅读大师的作品转向阅读自己的生命。”故而“红色写作”可定义为:中国作家在摆脱对西方文学的被动模仿之后,置身于中国当下现实,出之于自己生命切身感受的自觉写作,一种深入骨头与制度的文学。可替换词:后非非写作。

红色纯粹

由周伦佑于1992年提出的评价当代文学作品纯粹性的一种新尺度,即一部文学作品的艺术纯粹性并不取决于该作品对现实内容及生存意识的淡化程度,相反,红色纯粹以对生存现实的承担和介入的程度作为考量一部作品艺术纯粹性的内质条件。深入肉体世界的一切险境,经历、穿过、体验。以血的浓度检验作品的纯度——这便是红色纯粹。无替换词。

语义透明

科学用语的要求,指语言符号所指的确定性和表述的明晰性,词义的单义性,杜绝一切不确定和模糊的表述。曾被一部分“白色写作”者无知地当作一种诗性语言而标榜。可替换词:一度语言、科学用语。

语境透明

诗人在写作中努力追求并企望获得的一种诗意联想的无遮蔽性。与“语义透明”相反,“语境透明”是在诗性语言的“多义性”、“不确定性”和“敞亮性”中获得的。可替换词:无遮蔽联想。

建元意识

创世意识。可替换词:造天意识。

意义

人类生存的自我肯定值。无替换词。

价值

意义的结构形式,具有“两值对立”和上下等级的特点。无替换词。

价值前结构

价值的基本结构,也可能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模式之一,具有“两值对立”的特点。可替换词:两值对立结构。

五大价值系统

指希伯莱、古希腊、佛教、儒家、道家五大价值体系,它们构成迄今为止全部人类文化的基础。无替换词。

价值源

一般以为存在于词语之外的某种价值源泉,例如“上帝”、“理念”、“道”、“真理”等。可替词换:终极存在。

元价值

一般以为存在于词语之外的某种价值实体,如“真”、“善”、“美”等。可替换词:终极价值。

真价值

创造性价值,具有非实用、非物质、超现实的特点。无替换词。

伪价值

异化价值,具有实用性、功利性、非创造性等特点。无替换词。

新价值

完全不同于现有价值的崭新价值,具有否定性、拒绝评价、自我确认的特点,它是对事物的第一次命名和自我命名。无替换词。

价值词

语言系统中具有评价意义的词语,是主要的语言定值成分,一般用于评价。无替换词。

元价值词

元价值的词语现身,作为纯粹词语事实的真、善、美、圣、爱等。无替换词。

价值形容词

基本的价值词形式,主要用于评价。一般由词汇中的事物性质形容词担任。无替换词。

价值名词

在反复使用中被定值化,从而具有价值含义的名词,代表价值对事物的命名。无替换词。

价值动词

在反复使用中被定值化,从而具有价值含义的动词,代表价值对动作的操纵。无替换词。

评价

价值操作的一般形式。评价者以元价值词为标准,通过价值词赋予被评价之事物以某种价值意义,并因此而使自己获得意义。可替换词:价值活动;价值操作。

伪价值评价

伪价值操作方法,由伪价值系统的代表作出,代表某种社会的或政治的需要尺度。无替换词。

价值评价

由既有价值系统的代表作出,表示某种价值认同。无替换词。

超价值评价

创造性评价。由价值创造者作出,他代新价值立言;从而使评价成为价值创造的方式之一。

价值混淆

伪价值活动的主要形式。通过物化、异化使价值与穗坤的内在目的相分离,进而用伪价值混淆真价值,用伪价值取代真价值。无替换词。

语言定值

语言的价值化过程。无替换词。

情感定值

情感的价值化过程。无替换词。

感觉定值

感觉的价值化过程。无替换词。

定值语言

价值化语言。可互换。

定值情感

价值化情感。可互换。

定值感觉

价值化感觉。可互换。

反价值

人类最彻底的自救行为,意在捣碎人之现存形式的价值模型,使人改换新的姿势,重建新的形像。无替换词。

非价值化

人类自觉的反价值行为,在艺术中表现为对作品所负载的文化价值的清除;在语言中表现为对评价成份、修辞格和价值词的清除。无替换词。

反美

艺术的非价值化活动之一,包括反和谐、反对称、反完整。无替换词。

超情态

艺术的非价值化活动之一,主要指对定值情感(爱/恨,痛苦/欢乐等)的清除。无替换词。

反真实

艺术的非价值化活动之一,通过破灭真实幻觉,使艺术摆脱最后一重价值负担。无替换词。

价值世界

价值世界即意义世界,由语言系统中的价值词及其评价规则构成。无替换词。

价值循环

人类既有五大价值系统的相互转译和流通,据此使持有不同价值观念的民族和个人能友好交往,彼此理解。无替换词。

价值批评

一种崭新的文化批评方法,亦可用于文学艺术批评。包括两个步骤:(1)通过对某一部具体作品中含有的价值词及评价成份的考量,以确定其非价值化程度;(2)通过对某一部具体作品形式创新的考察,以确定其新价值的含量;并据此作出一部作品的艺术价值判断。元替换词。

价值修辞术

价值词的构词方式之一。主要指通过“拟人”、“拟物”等传统修辞法将一般字、词构组成价值词的修辞技术。无替换词。

价值亵渎

一种反崇高写作方法。通过对语言系统中的元价值词和最高等级价值名词的倒置、错位、挪移、拆解以及反讽处理,以实现对历史与现实中思想、政治等各方面价值权威的消解与否定。无替换词。

价值人格

价值化人格。因过份执着于价值而被定值成“唯价值”的价值主义者。此类人格一般具有文化价值感强烈和自我扩张欲极强的特点。在写作中,此类人喜欢大量使用“形容词”(价值词的基本形式);在现实中则常常自觉充当价值评判者。可替换词:价值主义者、价值操盘手。

持不同价值者

与主流社会大多数人持不同价值观念的人,以立志变构人类精神文化的极少数诗人、作家、艺术家、思想家为代表。他们对伪价值系统及其文化形态的拒绝,使他们成为主流文化的离经叛道者,也因此而被主流文化所拒绝。疏离感、边缘性和批判意识是这些“持不同价值者”的主要精神特征。可替换词:持不同艺术者、持不同观念者。

价值焦虑

人类个体在从事价值活动中,因自我价值不能顺利实现而产生的生存焦虚,一种价值感失衡而造成的心理不平衡。常常表现出妄自尊大、怨天尤人、愤世嫉俗、嫉妒、肆意贬低别人、自我吹嘘、争名、失落感、酸葡萄心理等等病态心理特征。在名利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 社会里,“价值焦虑”已成为文化人最损害精神健康的一种心理疾病。可替换词:身份焦虑、自我价值危机。

价值的零度

指通过对人类语言中的价值成份即“元价值词”、“一般价值词”和“两值对立结构”以及“评价功能”彻底清除之后而获得的一种纯然的语言状态;这种非价值化状态既是语言的零度状态,也是价值的零度状态。它是反价值过程的实现,也是新价值创造的基点——一切新价值都必须在零度以上展开自己的创造。可替换词:语言的零度。

由周伦佑撰写的非非主义小辞典一部分刊载于1986年5月《非非》创刊号,一部分刊载于1988年《非非》理论专号,一部分是新撰写的,全文曾作为附录收入1999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反价值时代》一书。1986年5月《非非》创刊号上由蓝马撰写的解说前文化的5个词条以及1988年《非非》理论专号上由蓝马撰写的一部分词条此处未收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4: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