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FDI对中国农业及国民经济地区间差距的影响 |
释义 | 《FDI对中国农业及国民经济地区间差距的影响》对中国农业以及国民经济地区间差距和利用FDI状况进行了较细致的统计分析基础上,采用目前国际学术界最新发展和应用的不平等分解方法——基于回归的夏普里值不平等分解法,分别就FDI对中国三次产业的地区间差距以及对人均GDP的地区间差距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版权信息书 名: FDI对中国农业及国民经济地区间差距的影响作 者:余康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 ISBN: 9787109133167 开本: 32 定价: 20.00 元 内容简介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9.7%速度高速增长,同时中国人均GDP地区间差距以及农业及第三产业的地区间差距自1990年以来逐渐扩大。由于中国FDI也保持了高速增长,且也存在显著的地区不均等现象,而FDI对中国经济增长又起着重要作用,因而人均FDI地区间差距被怀疑为导致中国人均GDP及三次产业地区间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简介余康,1963年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85年毕业于北华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浙江林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 目录序言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导言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文献回顾与评论 1.3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4研究方法和数据 1.5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中国农业及国民经济地区间差距 2.1中国地区间差距的度量 2.2中国人均GDP差距的空间分解 2.3中国人均GDP地区间差距的三次产业分解 2.4小结 第三章中国FDI流入及其地区间差距 3.1中国FDI的相关法律与政策 3.2中国吸收FDI的总量状况 3.3中国FDI地区分布状况 3.4中国FDI行业分布状况 3.5中国FDI地区分布差距原因分析 3.6FDI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3.7小结 第四章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4.1基于回归的夏普里值不平等分解法 4.2模型设定 4.3数据来源 4.4小结 第五章FDI对中国农业及第二、三次产业地区间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 5.1FDI对中国农业地区问差距的影响 5.2FDI对中国第二产业地区间差距的影响 5.3FDI对中国第三产业地区间差距的影响 第六章FDI对中国人均GDP地区间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 6.1FDI与中国人均GDP地区间差距的描述性分析 6.2模型与变量 6.3模型估计与差距分解结果 6.4小结 第七章总结与政策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 文摘市场潜力是影响人均FDI地区间差距的第三个重要因素,它对人均FDI地区间差距的绝对和相对贡献呈上升趋势,其绝对和相对贡献分别上升了61%和869/6。人均GDP高的地区,相应人均收入也高,购买力强,说明该地区市场潜力和规模大,这对市场导向型和效率导向型的FDI更有吸引力,因为它们投资的目的是打进东道国市场或获得规模经济收益。市场潜力对人均FDI地区间差距的贡献随时间而加强。 商业及投资环境对人均FDI地区间差距的绝对和相对贡献分别在O.013~0.028和1.85%~4.179/6之间波动,它对人均FDI地区间差距的贡献较小且稳定,政府管理竞争力决定了一个地区能否提供廉洁、有效和透明的商业及投资环境环境。如果一个地区政府能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制度环境,这无疑可以降低投资者信息成本、交易成本和商业风险,有利于吸引FDI进入该地区。 工资成本对地区间人均FDI差距的绝对和相对贡献分别在0.006~O.03和0.949/5~4.75%之间,它对地区间人均FDI差距的贡献也很小且比较稳定,这说明尽管东部地区劳动力比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的平均工资高,但东部地区的劳动生产率也比中西部地区的劳动生产率高。因此,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相比,实际有效工资率的差异并不大,也就是说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的工资成本并没有明显的优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