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仿大明宣德炉
释义

沿用两千多年前古老而神秘的工艺——失蜡法,经过一道道复杂的工序,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南通民间工艺家张志伟以宣德炉为蓝本仿制的铜香炉,成为时下收藏界的“新宠”—— 铜炉生烟,沉香袅袅。千百年来,香炉一直是文人雅士的心爱之物:将香炉置于案头,读书时点上一炷清香,便有了“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意境;而抚琴弹瑟时烟香与琴音相伴,又有了“绕梁三日沁人心”的雅致。

民间工艺家张志伟“复活”明代宣德炉

沿我市民间工艺家张志伟,以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代宣德炉原件为蓝本,沿用两千多年前古老而神秘的工艺——失蜡法,经过一道道复杂的工序,以及蜡汁、铜汁的双重浇灌,制作而成的一只只精美绝伦的铜香炉,深得藏家的青睐。

今年5月,由其制作的仿明宣德炉——双龙三足熏炉和明式铜桌双双获江苏省工艺美术界最高奖——“艺博杯”大奖赛金奖。专家赞曰:“传承技艺,做工精致。”

一、与铜香炉结缘

在南通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秘书长苗金卫眼中,张志伟堪称业内“奇人”。

今年50岁的张志伟,少时跟随名师学画,其后做过工人、当过兵,后承包经营一家广告公司,还成功投资养殖了数万只“狼山鸡”,如今已然是南通城里名声颇响的“鸡司令”。

一个极偶然的机会,张志伟与铜香炉结下殊缘。

多年前,张志伟皈依佛门,成为一名俗家弟子。

“一只香炉一尊神”。结下佛缘后,张志伟逐渐对香炉、鼎等敬佛礼佛的器物产生了兴趣。恰好,一位同门师兄出自铜匠世家,两人一见如故。师兄将一身的制铜手艺教给了他。

“很多人问我,怎么会做起铜炉来,其实一开始只是觉得好玩,渐渐接触下来,才觉得其趣无穷。平时做生意容易浮躁,但当你面对这些形状古朴、皮色亮丽的铜香炉,你会真的体会到何谓‘心静’。”

被师兄领进门之后,张志伟对手工铜器的迷恋,一发不可收拾。如今,经他亲手制作的铜香炉已逾千件。其中,最让张志伟引以为豪的,则是他的宣德炉仿制品。

明代宣德铜炉是中国铜香炉之翘楚。明代宣德皇帝因好香炉,命工匠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与红铜一起经过十多次精心铸炼,铸造出3000座香炉,色泽晶莹温润,成为传世之宝。

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家里藏过几个宣德炉,视为珍宝。他在《宣德炉哥注》中将宣德炉比之于绝色女子的肤色,“宣炉最妙在色。假色外炫,真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正如美女子肌肤柔腻可掐。”

手捧一本来自台湾藏家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宣德炉画册,2004年,张志伟和师兄一起摸索着制作仿明代宣德炉。仿明宣德炉局部飞龙造型栩栩如生。

二、追寻失蜡技艺

古玩界,宣德炉的仿制有一粗一精两种工艺。其一是由黄杂铜翻砂模铸造而成,较为粗劣简陋,手感较轻,洞眼砂眼较多;其二则是传统的失蜡法浇铸技术。所铸器物既无范痕又无垫片的痕迹。

失蜡法是一种古老的铜器铸造工艺。据史载:中国已知最早的失蜡铸件,是河南淅川出土的春秋晚期铜盏部件和铜禁,以及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初期的曾侯乙尊、盘透空附饰。

遍翻典籍,张志伟深知,要想做出造型逼真的宣德炉,唯有采用失蜡法,但即使是其师兄,对失蜡法也只是略知一二,并没有亲手实践过。

“在民间,失蜡法一直延续不断地应用,但有很多细节必须靠自己摸索,大家都秘而不宣,能否掌握就看各自的悟性。”

张志伟介绍,失蜡法的流程,就是先用蜡制成模,再外敷焙烧材料,做成整体铸型,然后,通过加热将蜡化去,形成空腔铸范,再浇入铜等液态金属,冷却后将多余的部分锯掉,经打磨处理,得到成型铸件。

“整套工艺包括制图、雕蜡模、装浇口、上料、煮蜡、烘烤模、浇铸打磨和做旧等10多道工序,全手工制作,做一只香炉要耗时一个月左右,其间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疏漏,否则一切推倒重来。”

张志伟举例,就拿上料来说,蜡模成型以后,要用石英粉和玻璃水做料浆,涂在蜡模上,再用石英砂撒在料浆上经干后进行化学硬化,如此反复7次。这手上的功夫特别讲究,浇多了料浆不得干,浇得太少又会破模。

最难的还是火候和温度的掌握。不同的季节、同一季节不同的气候,烘烤的温度都不相同,而一切全凭经验判断。

“第一次做铜香炉,头4炉都不成功,到了第5炉,工人们心理压力太大,都不敢开炉,我自己上,等冷却后敲开一看,铜炉上大多有气孔,还是不行。”

宣德炉一炉的成本近3万元,一眨眼,10多万元就不见了。在坚持不懈的探索下,历时近一年,再“砸”进近百万元后,张志伟的铜香炉终于做成了。

三、为他人作嫁衣

首批做成的20只铜香炉,被苏州一名资深古玩商拿到了上海城隍庙,甫一亮相,即一销而空。这次成功,让张志伟看到了宣德炉仿制品市场的前景。

自1990年代以来,宣德炉成为继宜兴紫砂壶后的艺术品市场新宠,台湾、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地的收藏者竞相高价收购,其珍品价格现在已达数十、数百万元人民币。

真正的明宣德炉,稀若晨星,价值不菲。许多收藏家退而求其次,宣德炉的高仿品成为他们追捧的对象。

狮首耳簋式炉连座、冲耳鼎式炉、兽首衔环双耳钵式炉、螭龙耳兽面浮雕纹三足盖炉……这几年,经过反复实验,张志伟的手艺活越来越精到,所做的香炉器形也越来越复杂,特别是一些饰有浮雕造型的香炉,已经颇得宣德炉的技术神韵。

在行家们看来,张志伟的铜香炉,其价值不在于为宣德炉仿制的“赝品”,而在于其工艺是恢复的“真艺”。这些纯手工品本身就是珍贵的艺术品。如今,在古玩市场,只要是“南通铜香炉”,基本上是出一批,销一批。

但张志伟却既喜且忧:由于资金等原因所限,他只能默默地为他人作嫁衣,无力创出自己的品牌。

在铜香炉手工制作产业链中,拥有一身绝活的张志伟其实处于最下端。做的是最累、最脏的活,所获利润却最少。一只铜香炉,古玩商拿价数千,但转手出货却过万。即便如此,张志伟有时还不得不忍受上游经销商的压货压价。

更让张志伟发愁的还有手艺人的匮乏。老的铜匠手艺人几无可寻,年轻人怕苦又不愿学。别的不说,单就炎炎酷暑,站在1100℃的烘炉旁,就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住的。

当初,全凭着一时喜欢,张志伟千辛万苦取得了“真经”;如今,缘于一份独特的情愫,张志伟更放不下手中的铜香炉。他计划着,要把自己的作坊做成一个铜香炉艺术工作室。眼下,他正积极将铜香炉的制作技艺申报为市级非遗项目。

“请您寻出家传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听我说一支战前香港的故事。您这一炉沉香屑点完了,我的故事也该完了。”张爱玲在《沉香屑第一炉香》中写道。

每一个铜香炉,都有一个故事。张志伟和他的铜香炉,今后又会演绎怎样的精彩呢,我们期待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9:3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