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方禹之
释义

方禹之,电分析仪器专家。国内最早从事电分析化学及电分析仪器研究和研制的学者之一。长期从事于分析化学的新技术、新理论、新仪器、电分析化学及生物电分析化学、现代分离技术、环境监测分析的研究,为中国分析化学特别是电分析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文名:方禹之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省灌云县

出生日期:1931年2月6日

职业:教授,电分析仪器专家

毕业院校:厦门大学化学系

荣誉: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方禹之-简介

方禹之,1931年2月6日出生于江苏省灌云县,少年时代因家境贫寒,读书时连书也买不起,平时只能依靠向同学借书、抄书来完成学业。在父亲的教导和影响下,勤奋读书,刻苦钻研。在灌云县立中学及南京安徽中学完成学业后,于1949年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1950年转入光华大学化学系,1951年国家进行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后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1953年毕业并留校在化学系担任助教。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专长

方禹之长期在分析化学的新技术、新理论、新仪器的研究,电分析化学及生物电分析化学的研究,现代分析分离技术的研究,环境监测的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具有开创性的工作。是国内最早从事电分析化学及电分析仪器研究和研制的学者之一。他到目前为止共发表论文180多篇,编著教材、词典、学术著作等11部,研制的分析仪器有16台,其中12台已投入批量生产,获各类奖项8项。其中“KLS-410型一氧化碳库仑测定仪”和“数字显示携带式硫化氢分析仪”于1986年获国家教育委员会优秀科技成果奖;“FCY-1型肺功能残气测定仪”于1986年获卫生部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JPSJ-602型微机化多功能极谱仪”于1988年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SOM-1型经皮氧分压测定仪”于1989年获卫生部三等奖;“JPSJ-603型微机化快速方波伏安仪”于1991年获上海市经委新产品二等奖;“黄浦江污染综合防治规划研究”于1986年集体获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一等奖。方禹之1990年被国家科委、国家教委评为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方禹之-工作经历

1953年 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并留校任化学系助教。

1960年 晋升为讲师。

1978~1984年 晋升为副教授,任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副系主任。

1985年 赴美访问研究一年。

1984-1986年 任华东师范大学副教务长。

1986-1994年 任华东师范大学教务长,曾任或现任全国分析仪器学会常务理事、顾问理事、电分析仪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常务理事、分析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被国家科委、国家教委授予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

方禹之-科学成就

在分析化学的新技术、新理论、新仪器的研究

1987年首先提出了间断多次扫描拟微分电位溶出分析法,大大提高了电位溶出法分析的灵敏度。并且为计算机在电分析化学上的应用起到开创性的工作。随后在国内最早研制了JPSJ-602型微机化多功能极谱仪,JPSJ-603微机化快速方波伏安仪,JPSJ604微机化溶解氧分析仪等多台微机化的电化学分析仪器。1992 年发明了常规二脉冲叠加四阶跃微分伏安法和单电位以及双电位模式四阶跃微分安培法等方法,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在伏安分析中消除电容电流的方法,从而大大提高了伏安分析的灵敏度、信噪比。此外,先后研制的各类分析仪器有16台,其成果获省部级各类奖7项。

在近代电分析化学及生物电分析化学的研究

方禹之是中国较早从事极谱学研究的学者。1953年从师于韩祖康教授钻研仪器分析和极谱分析,1960年又跟随高鸿院士学习极谱电流理论,并在50年代末就开始自己组装示波极谱仪。最早提出利用阳极溶出伏安法用纯化的气体溶样并配制底液测定光谱纯硒中痕量的铜,并撰文介绍“单扫描示波极谱法”。他是国内最早从事化学修饰电极研究的学者之一,在共价化学修饰电极、化学吸附修饰电极、电聚合化学修饰电极以及自组装单分子膜修饰电极等多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在分析化学应用方面做了许多首创性的研究工作。例如“三辛基氧化膦修饰电极三元络合物体系测定铕(Ⅲ)的研究”;“痕量铅在草酸修饰电极上阳极溶出伏安法的研究”;“硫辛酸修饰碳纤维微电极在抗坏血酸存在下选择性测定神经递质多巴胺”;“β-环糊精含硫衍生物自组装单分子膜修饰电极作为有机化物的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等。

生物传感器的研究方面

也获得了许多创新性的成果。例如:“自组装单分子层修饰电极在酶传感器研究中的应用研究”;“双酶电极测定血清中抗坏血酸的研究”等,方禹之在国内最早开展DNA电化学探针的研究中,把电化学技术引入到基因识别中,为生物电化学分析开辟了新领域,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了“用电化学活性嵌入剂识别测定DNA片段的研究”,“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DNA损伤研究中的应用”等多篇重要论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赞助。方禹之在光谱电化学研究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最早利用平行入射式光谱电化学方法进行电极过程动力学和定量分析的研究,提出去甲肾上腺素在电极表面反应过程为受扩散控制的一电子得失准可逆过程,修正了过去一些电分析化学研究工作者一直误认为是二电子得失的说法。首先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荧光光谱电化学,圆二色性光谱电化学,电致化学发光等多种光谱电化学技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中的作用过程和药物对DNA的损伤和保护的作用机制。因此方禹之在电分析化学和生物电分析化学的研究工作总是处于学科前沿研究领域。

在现代分离技术的研究方面

方禹之在国内最早开展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的研究。在酚类、糖类和多羟基抗生素的分离检测方面做了系统的研究,提出用样品带示踪法测定毛细管电泳过程中的电渗流、柱端盘状电极安培检测区带展宽的定量分析以及利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测定糖类物质电离常数的线性模型和环糊精包络物络合常数的数学模型,在药物特别是手性药物毛细管泳分离电化学检测的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是Electrophoresis杂志对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技术的特邀评述人。方禹之对色谱—电化学研究和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环境监测分析的研究方面

自70年代开始,方禹之研制了不少环境监测仪器。其中包括:大气一氧化碳自动分析仪,便携式数字显示硫化氢分析仪,库仑式臭氧分析仪,车间环境空气硫化氢自动分析仪等7台环境分析仪器,为当时国内环境仪器填补了多项空白,获多项国家、部、市级科技进步奖和重大成果奖。主持过国家“六五”攻关项目“黄浦江污染综合防治规划研究子课题—淀山湖污染现状及开发与保护的研究”,当时他任上海市高等学校环境科学协作组组长,该总课题获城市环境建设部一等奖,同时发表了许多有关环境监测的论文,例如:“静止拟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水体中重金属离子”、“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水体中的氰化物”、“三辛基氧化膦修饰电极三元络合物体系测定水体中痕量铀的研究”等论文。因此,方禹之对推动上海市环境监测工作的进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方禹之不仅在科学研究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而且在化学教育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从教46年来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开设过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分析仪器、电子线路基础、现代电分析化学、光谱电化学等十几门课程。编著有“仪器分析”、“工业分析”、“环境监测与分析”、“无机化学概论”、“中学化学教师备课手册”等5本教材。他自己动手研制了极谱仪、恒电位库仑仪、控制电位电解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一大批实验教学仪器。方禹之是华东师范大学分析化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和蔼可亲的高尚人品和教学风范以及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在学校中深受广大师生的称赞。

方禹之-主要论著

1 方禹之等编.辞海(分析化学部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2 方禹之等编.工业分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79.

3 顾翼东主编.化学词典(分析化学部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

4 新村阳一著,金利通,方禹之等译.无机化学概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

5 新村阳一著,徐伯兴,沈鹤柏,方禹之等译.无机化学各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

6 方禹之等.环境监测与分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7 方禹之,何品刚,金利通.间断多次扫描电位溶出分析方法的研究.化学学报,1987,45,546~550.

8 方禹之主编.仪器分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9 方禹之,王韧几,仝威,何品刚.常规二脉冲叠加四阶跃微分伏安法.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2,13,320~321.

10 金利通,仝威,徐金瑞,方禹之.化学修饰电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11 方禹之,刘新宇,仝威,何品刚.常规二脉冲叠加四阶跃微分伏安法研究——可逆电极过程的理论和验证.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3,14,192~196.

12 方禹之主编.中学百科全书——化学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13 方禹之等.中学化学教师备课资料手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8:5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