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方前村 |
释义 | 区域概况方前村是浙江省文成县巨屿镇辖村,辖区面积2.71平方公里,总人口1370人、户数540户,其中劳动力905人,外出劳动力500人,党员57人,预备党员2名。水田327亩,山林面积1650亩。方前村产业仍以农业为主,农业主要种植蔬菜水果,兼顾发展二三产业。方前村的经济发展在我镇属上游,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万元,人均收入达到3891元,年收入1500元以下的低保户有30户。 全村一方面抓经济,一方面抓文明创建,2008年获温州市文明村荣誉称号,2010年被评为浙江省文明村。 社会发展方前村位于巨屿镇小城镇扩展区内,南临飞云江,北接珊溪镇,原双珊公路穿村而过,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方前村麦屿地块为县地震安置小区所在地,安置小区建成后,可将方前村与穹口村连在一起,总人口可达4000余人。老街住宅区以东为统一规划的工业用地,具备良好的招商引资的条件,该地块已被浙江金飞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取得所有权。 方前村容村貌整洁,全村通水泥公路。1991年建成村办公楼,可以提供给村民使用的文体设施有1个篮球场,1间老人活动中心,1间图书室,2007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共1370人,参保率达100%。 发展规划1、发展思路:加大农业结构调整,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发展特色种植,开发特色农业,发展畜禽养殖。在未来几年,随着招商引资工作的落实,将逐步向工业为龙头、带动建筑、交通运输、商品零售等其他各业发展,促进和提高农业的产业格局发展。 2、发展规划 (1)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在配合安置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计划今年全部完成村街道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 (2)扩建活动场所:扩建党员活动场所及村民图书室,增加图书500本,图书量共计达到1万本。完善村公共活动场所学习休闲娱乐设施建设。 (3)配合有关部门完成已征地块入场施工建设。 新时期工作近年来,村两委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其他各项工作的发展,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经济建设稳步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的提高。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思想教育,提高文明素质。 抓好村民思想道德教育,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一方面村两委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经常性的组织村民观看电教片。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对村民进行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民主法制以及家庭美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5月份我国汶川地区发生大地震伤亡惨重,村两委特地组织村民收看电视直播,时刻关注汶川地区灾情,激发了村民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同时弘扬了正气,树立了良好的道德风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在联系群众、组织广大青年、妇女积极参与文明创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制定了符合本村民情的《村规民约》,以督促村民革除陋习、养成文明言行的习惯,树立文明新风。如积极倡导移风易俗,婚、丧事简办等,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为推进文明村创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整治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 1、基础设施建设。目前通村公路面硬化已全部完成,主要道路3000米,硬化3000米,硬化率达100%。为了便于农民上山耕作,村里投资30万元修建了4条农耕山路。电网、农电网改造等配套设施建设完成,电力设施完善,用电正常。由于自来水管道老化,村里投资70多万元对自来水工程进行了改建,解决了村民生活用水安全问题。投资100多万元用于建设排污、绿化工程,并筹集了15万元对村内2个埠头进行改建,大大改善了村内环境。其余基础设施,如电信、有线电视、广播等公共设施完善程度均已达100%。投资12万元进行路灯改造,现已在村内主干道路全面安装路灯,共计62盏,亮化度达100%。投资5万元用于另星闲地、插孔地建房审批,完善村庄规划。 2、文化体育设施齐全。 投资7.5万元修建村文化活动室、电教室、阅览室,阅览室内配备各类书籍、杂志、报刊等,极大地丰富了广大村民的文化生活。投资6万元建设3200平方米的体育健身广场,内设有篮球场一个,健身器材20套,乒乓球台3台。 3、村容整洁,村庄绿化。2007年止,我村建成区总面积 12万平方米,绿地面积达到 4000平方米,总人口1370人,绿地率 31.92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3 m /人,主要道路全长3000米,绿化1700米,绿化普及率达57%。 4、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建成启用并正常运转。我村聘请专门保洁人员2人,轮流清扫村庄卫生,做到生活垃圾有专人负责、日清日运,彻底杜绝了村脏、乱、差的现象。 三、讲求实效,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社会风气不断优化。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楼幢等一系列评创活动,以典型带动全面,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会议、宣传栏等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教育村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村共制作宣传牌20块,在全村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之深入人心,村民的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 2、计划生育。在村庄整治过程中,村民的自我管理意识不断增长。自觉做到计划生育,少生优生,全村无出现违法生育,计划生育率达到100%。 3、义务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儿童的教育已成为每个家庭的主旋律。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4、社会风尚和治安状况。村近3年来无重大刑事案件,全村刑事发案率为零,无聚众赌博,打架斗殴等违法行为,形成了敬老爱幼、领里和睦、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破除迷信的社会新风尚,婚丧、生育和建房等没有铺张浪费和盲目攀比现象。 四、政治文明建设开明规范。 1、村务规范。村级组织工作规划健全,村级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完善,制订了《村两委办公日制度》、《村级财务联章联签制度》等,规范了村级管理,同时对各种资料归档管理,档案保管齐全;村级财务支出单据由乡财政审核,及时张榜公布。由于我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对村财务及发展也比较关心,为此村投入7000元联系制作了方前村村务公开网,今后的财务管理及各项事业发展都将在网上公开。 2、组织建设。按照创“五好”建“五强”要求,针对我村中心村建设的重点工作,发挥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尤为重要,村党支部认真协调好两套班子的关系,充分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民主集中。以党员电教室、文化活动中心、老年人大学为阵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在村两委及各方力量的不懈努力之下,方前村呈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态势。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文明创建取得了新的突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