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方红学 |
释义 | 长发齐肩的苦行僧方红学,英文名fanofart,文字工作者,书画策展人。评论文章发表在《中国书画报》、《美术报》、《收藏》、《考古》、《文物》以及《三联生活周刊》多家权威报刊。砚雕作品被香港美术馆、广州美术馆和中国台北、高雄等地艺术家收藏。 中文名:方红学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北武汉 出生日期: 1981年6 月7日 职业:文字工作者 书画策展人 毕业院校:黄山国画院 主要作品: 《走进百年马口窑》 《重返侏儒山》 个人简介方红学,英文名fanofart,1981年出生于葫芦园,年少时便常去残破寺庙寻宝,临摹寺内的石刻古文字。在求学期间喜欢搜集民间陶器,间有鉴赏作品在报刊发表。由于家族文化影响,自幼喜欢去寺庙和山岭探险。毕业后,去到敦煌泰山石刻等地云游,四处目染艺术的苍桑。其长发齐肩,若行走在敦煌石窟,那简直是一艺术家,若盘腿坐于乡野路边,那跟乞丐无异。 1998年移居香港,2003年进修于台湾艺术研究所。 2005年回到家乡创立了汉石经室金石古文字艺术中心。 对于侏儒山,方红学少时有不少文学作品和考古作品。《长江商报》在《消失的战场 重返侏儒山》中写道:侏儒山人方红学,带我去爬记忆中的那座山。他曾经在山顶放牛,下雨的时候,躲在突出的岩石里。所幸他的“侏儒山石柱”还在,,少时的方红学,给它编了各种名字和故事,后来学了雕刻,就想把它就地雕成一件作品,或者一尊龙头,或者一位少女。 方红学迷恋外婆家乡的马口陶器,还有船厂的船,这些都成了他笔下的文字。他对砚雕、玉雕、砖雕、石雕、篆刻以及书画、诗词均有探究吸纳,不太受理性约束。 方红学曾与爹爹方晓春合作过一副书法篆刻作品,金石味浓,细节间无不显露本真个性。观其砚,天真浪漫,趣意天成,一如其孩童般的性情,深得其师方见尘之精髓。满屋子的金石况味,他有一枚印,印面不过一公分,两手拈之尚觉困难,但六面居然都刻了印。这方印,是他少时所刻,那时条件差,他将磨刀石锯成小块当作印石,刻完后将其磨平再刻,直到薄薄一层,实在无法再磨了,便在它的六面刻上了印。 代表作品对于祖国传统文化,方红学于书法、绘画、篆刻、石刻、砚雕以及艺术理论与评论均有涉猎,在《中国书画报》、《美术报》、《书法报》、《文房四宝》均有评论文章。艺术简历方红学作为文人来到城市经商,不太喜欢酬应,常闭户潜修,倒像一个不太入流的出家人。他从前长发飘逸,现在短了许多。可毕竟是书香门第,其身上弥漫着浓浓的书卷气息,仍传承着家学的衣钵。 他六七岁时,喜欢在家里的石灰墙上泼墨涂鸦,后来稍长,拜了家族里的方振茂、方剑华、方晓春几位爹爹为师。他常走几里山路去向祖辈请教。 方家有重文的传统,当时两位爹爹见他年纪小,各自给了他一本碑帖。这两本碑帖,他抱着“玩”的心态,从七岁写到十四岁,但玩得很投入,把手头的碑帖不停临写,反复揣摩。 他十来岁在侏儒山看戏,见黑脸老包手托大印,迈着方步出场,十分威风,回来就照葫芦画瓢,找了一块大砖,在上面刻名字,盖在作就的书画上。后来发觉砖刻的不精细,便找来木头,打磨光滑,但很难运刀,又换牛骨头麻将来刻,麻将光溜溜的,手指很难掌控,以致于经常飞刀,划伤手指和手腕。为此常招来母亲责骂,雕雕画画,却让他度过了快乐的童年。 方红学十七八岁起就喜欢收藏马口小陶罐,这小陶罐上的人物线纹刻划古拙,似刀刻出,简洁流畅,有些像书法中的笔意,常作为他习字画画刻印的素材。他从乡下的房前屋后找到它们,以至于如今家中摆满了一地。 方剑华为他的书斋取名:马居,并题跋:千里马常有,千里之行亦常有。双子座的他,少年时长发齐肩,迷恋祖国传统文化,沈溺考古、收藏与游历。他放弃学业,有时行走在敦煌石窟,那简直就是一艺术家,有时盘腿坐于乡野路边,却跟乞丐无异。二十岁时几经辗转,不远万里独自去到宝岛台湾,因此怠慢了女朋友,从而分道扬镳。 2008年来到黄山师从名师方见尘,书画作品恣肆飘逸。他的画室悬挂的方见尘《美人图》和《达摩面壁》,铭刻了主人与著名书画家、砚雕大师方见尘的师徒情谊。画室桌上印泥一两缸,歙砚三四方,刻刀五六把,寿山石七八九方。他刻的砚,大似船,小如梅花瓣,佛道人兽,篆隶真草,那变幻的线条,给人视觉以冲击震撼。我被眼前这位迷醉于祖国传统文化的青年所吸引。 传媒报道对于传媒,方红学不陌生。刚念书时,十来岁,他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和书法作品。一路走来,他结识了不少传媒记者编辑。他以文化人的视角,为各个行业有建树的人写小传,制作视频,反响极大。 他说人生就是一场电影,是需要感动的。所以,在他的文字和视频中,观者常常为小小的平凡感动。 《长江日报》记者余晓春问方红学:“你的职业是什么?”方红学说:“只是可惜,人活不过两百岁,不能同时展开很多条路。我热爱艺术,也热爱钱。当我在艺术的路上走时,我需要钱来对我奖励。”又问:“古人说三十而立,你立了吗?”方红学说:“古人的话,我不太懂。我明白,男人需要一个点来绽放他的光泽。这个点,我一直在寻找和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 他与归元寺昌明法师结缘,赐他法号顽石。方红学一心向佛,至今单身,但他不避世,有大隐隐于世的味道。昌明圆寂时,他作为俗家弟子前去悼念,回来后嘶声大哭。 我百思不得其解,既是佛家弟子,为何如此这般?方红学的多重身份,让我有时候也很迷惑,是作家?是艺术家?是商人?还是佛徒?也许,当生活与艺术纠结或扭曲时,他的思想却悄然清晰起来。 在采访过程中,我问他,你少时为何四处游学,却不好好做一件事?方红学说: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并多次提到自己是个很幸运的人。细谈之下,他的许多举动背后有着不同寻常的逻辑和思想。本文力图呈现的也正是人的内心世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