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方凳
释义

床凳之凳,晋已有此器。――宋?吴曾《能改斋漫录》

凳子对汉族人来说是“舶来品”。东汉末年,西北民族进入中原,一种名叫“方凳”的高型坐具随之流入。

方凳,属于中国宋元以后家具椅凳类。凳本称为杌凳。“杌”字的本义是“树无枝也”,故杌凳被用作无靠背坐具的名称。“杌凳”二字连用,在北方语言中广泛存在。

中国古代起居方式,在南北朝前,仍是席地而坐。至南北朝,尤其是北魏佛教的兴起,西方垂足而坐的生活方式逐渐传入中原,因此,愈来愈多的高坐具出现了。至唐,绘画中的宫廷仕女们,便经常坐在精心雕刻和装饰的凳子上了。杌凳较之带靠背椅更为轻便,可见凳类坐具是我国古代能工巧匠在民族融合的基础上,通过总结生活经验而设计改进的。

这种凳子尺寸不等,最大的约两尺见方,最小的也有一尺。虽然外貌总体看来不过就是“长方形”凳子,但样式变化却让人感到“静中有动”,比如明代方凳,有的是一色木制,有的则在凳面镶嵌大理石,还有的采用丝绳、藤条编织软芯,这是考虑到炎炎夏日坐起来清爽宜人。方凳可以与方几、方桌搭配使用,在古代众多家具中十分重要。

古埃及方凳

名 称:方凳

作 者:佚名

分 类:实用艺术,漆器

材 质:涂漆的木和麻布

规 格:高24厘米,凳面尺寸40×40厘米

创作时间:约公元前1540-前1295年(新王国,第十八王朝)

来 源 地:来源不详

现收藏地:意大利,都灵埃及博物馆

德罗维迪(1824)收藏 编号 6404

在新王国时期古埃及家具制作的水平达到了高峰,在都灵的埃及博物馆里收藏了整套来自当地的陪葬品以及相关的生活用品,这个方凳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圆柱形的椅腿刻有精细的花纹,中间相联的木杆两端饰有荷花。

凳面为麻布,上面涂有厚漆,四周是双曲线木框,上面刻有几何图形和花卉的图案。这种方凳在 埃及随处可见:它们一般比较低矮,

有木质的也有用皮革制成的,还有的是草编凳面的方凳。像这件文物那样装饰图案丰富的方凳属于比较名贵的家俱, 在陪葬品中 还能见到带有鸭头图案的象牙折叠凳。

大部分的家俱已经使用过,有磨损的痕迹,它们被放在墓中,与各类陶器、锁具等生活用品一起陪伴死者渡过灵界的生活。

禅凳

古时书斋或禅房中可供跏趺坐的方凳。座面尺寸比一般杌凳宽,并大多采用穿棕编藤作法。

紫檀无束腰管脚枨方凳

名称: 紫檀无束腰管脚枨方凳

类型:家具

年代:清

馆藏地:上海博物馆

四腿下端套有铜足,铜足作筒状,有底,中塞圆木,有方孔,栽铜榫,出头部分,与凳足方孔相交。铜足的功能是用于防止凳足糟朽。这是一件做工考究,具有典型的清代家具风格的方凳。

罗锅枨方凳

罗锅枨方凳制造年代: 清

材料: 紫檀

规格: 高约50厘米

这是一件保留有浓厚明式风格的方凳。它“方材倒楞”的做法,是传统的紫檀的做工之一,即通过特殊的手法,使得方材消除了边棱的尖利,使其变得圆润饱满。

此方凳为一对中的一只,藤编软屉,素冰盘沿,方材倒楞。方凳的罗锅枨转折委婉自然,马蹄足的弯曲曲线犹如露珠欲垂,兜转处流畅优美。

这件方凳虽然制作时间已是清代中期,但无论从做工,还是它处处流露出来的流畅的风韵来看,俨然明代遗风。市场估价约人民币300,000元。

罗锅枨是明式家具上常见的构件的名称,是指一种中部高,两头低的枨子,因背部高耸如罗锅儿而得名。

一些新仿的方凳,用料并非紫檀,甚至不是任何一种硬木。装饰粗俗,完全走样,外加表面涂了清漆,光亮刺眼,完全失去了古典家具的典雅风韵。

黄花梨有束腰十字枨方凳

制造年代: 明

材料: 黄花梨

规格: 55.2×46.3×48.5厘米

收藏地: 私家

这 件黄花梨束腰十字枨方凳从造型上看,属传统有束腰类家具,多用方材,下有马蹄足。一般有束腰凳配以直腿内翻马足蹄,腿间安直枨或罗锅枨为常规式样,而此件 方凳特殊,在结构上改变了四面用枨子的常规做法,而代之以交叉的十字枨。

此方凳每面牙条透雕云头三组,边沿起阳线,与腿足交圈,直落到马蹄上。马蹄矮而有 力。腿子中部突起的卷转花纹,既与牙条上的云纹相呼应,又能掩盖腿、枨相交的缝隙,同时也加大了腿材,使它不致因凿榫于腿而有损坚实。十字枨有时用在面盆 架上,桌、凳则很少见。

原为藤编屉,已被改为草席贴面硬屉。市场估价人民币600,000元左右。

具有明式家具的简练线条,质朴中又见细节描写,云纹装饰恰到好处,精细而不繁琐,尤其腿部旋转更充分发挥了装饰作用,一箭双雕。

明黄花梨无束腰长方凳

制造年代: 明

材料: 黄花梨

规格: 51.5×41×51厘米

收藏地: 私家

成对之一。此种直足直枨杌凳,宋代已定型,至明而更加成熟。腿足直落地面,无马蹄,断面外圆内方,侧脚显著,使人看到家具与大木梁架之间的关系。

它用材粗硕,线脚简练,比例适当,显示出明代家具的神韵,在同类杌凳中是十分难得的一对。

凳面原为细藤软屉,1950年市上发现时早已残破殆尽。

北方藤工只能用较粗藤条重编软屉,屉下马鞍形双带乃得保存。过去北京鲁班馆家具店买到软屉破损的家具,必剔深边框内口,改成直带,安装木板贴席面的硬屉。虽经修理,实遭破坏。

紫檀木方凳

制造年代: 明材料: 紫檀木

规格: 51.5×41×51厘米

收藏地: 私家

凳面52.5厘米见方,高47厘米,铜足头高5.5厘米。铜足作筒状,有底,中塞圆木,凿方孔,凳足也凿方榫眼,用铜栽榫接合一体。铜足不仅可保护凳足,防止槽朽,而且有装饰作用。此凳通体用圆材,造型平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4:1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