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泛昔洛韦胶囊 |
释义 | 泛昔洛韦胶囊(Famciclovir Capsules),非处方药。泛昔洛韦(FCV)是从阿昔洛韦(ACV)和更昔洛韦(GCV)类似物中发现的新化合物,是根据其药代动力学研制的前体药物,具备抗病毒谱广的特点,药物口服后,具有很好的生物利用度及较长的作用时间。除抗疱疹病毒外,对乙肝病毒也有一定的作用,药物在感染细胞中能具有少量的FCV-IP,对乙肝病毒DNA聚合酶形成极大的亲和力。据国外报道,其作用与拉米夫定相当,能抑制病毒的合成,已被视为抗乙肝病毒的另一种药物。 基本信息【药品名称】 通用名:泛昔洛韦胶囊曾用名: 商品名:仙纳林 英文名:Famciclovir Capsules 汉语拼音:Fɑnxiluowei Jiɑonɑnɡ 药品类别:抗病毒类 本品主要成份为:泛昔洛韦。化学名称为:2-[2-(2-氨基-9H-嘌呤-9-基)乙基]-1,3-丙二醇-二乙酯。 结构式: 分子式:C14H19N5O4 分子量:321.34 【性状】 本品为胶囊剂。 【药理毒理】 本品在体内迅速转化为有抗病毒活性的化合物喷昔洛韦,后者对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以及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有抑制作用。在细胞培养研究中,喷昔洛韦对下述病毒的抑制作用强弱次序排列为HSV-1、HSV-2、VZV。 作用机制如下:在感染上述病毒的细胞中,病毒胸苷激酶将喷昔洛韦磷酸化成单磷酸喷昔洛韦,后者再由细胞激酶将其转化为三磷酸喷昔洛韦。体外试验研究显示,三磷酸喷昔洛韦通过与三磷酸鸟苷竞争,抑制HSV-2多聚酶的活性,从而选择性抑制疱疹病毒DNA的合成和复制。 长达2年的大鼠和小鼠致癌实验证实,雌性大鼠接受600mg/kg/天(相当于人类推荐剂量500mg,或125mg,一天2次的1.5到9倍),乳腺癌的发生率增加。雄性大鼠、小鼠和狗服用本品后,发现睾丸毒性。雌性大鼠服用本品1000mg/kg/天未见生殖毒性。 【药代动力学】 本品口服在肠壁吸收后迅速去乙酰化和氧化为有活性的喷昔洛韦。1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分别口服本品0.5g和静脉注射喷昔洛韦0.4g的研究结果表明,本品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77%±8%)。124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口服本品0.5g后,得到的喷昔洛韦的峰浓度(Cmax)为(3.3±0.8)mg/L,达峰时间为(0.9±0.5)小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为(8.6±1.9)mg·h/L,血消除半衰期(t1/2b)为(2.3±0.4)小时。当血药浓度在0.1~20mg/L范围内时,喷昔洛韦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小于20%。全血/血浆分配比率接近于1。本品口服后在体内经由醛类氧化酶催化为喷昔洛韦而发生作用,失去活性的代谢物有6-去氧喷昔洛韦、单乙酰喷昔洛韦和6-去氧乙酰喷昔洛韦等,每种都少于服用量的0.5%,血或尿中几乎检测不到泛昔洛韦,主要以喷昔洛韦和6-去氧喷昔洛韦形式经肾脏排出。 【适应症】 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和原发性生殖器疱疹。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0.25g,每8小时1次。治疗带状疱疹的疗程为7日,治疗原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程为5日。 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根据肾功能状况调整剂量,推荐剂量如下: 肌酐清除率 剂量 60ml/min 成人一次0.25g,每8小时1次 40~59 ml/min 成人一次0.25g,每12小时1次 20~39 ml/min 成人一次0.25g,每24小时1次 <20 ml/min 成人一次0.125g,每48小时1次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是头痛和恶心,,此外尚可见下列反应: (1)神经系统 头晕、失眠、嗜睡、感觉异常等; (2)消化系统 腹泻、腹痛、消化不良、厌食、呕吐、便秘、胀气等; (3)全身反应 疲劳、疼痛、发热、寒颤等; (4)其他反应 皮疹、皮肤瘙痒、鼻窦炎、咽炎等。 【禁忌】 对本品及喷昔洛韦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本品对预防生殖器疱疹的复发,眼部带状疱疹、播散性带状疱疹及免疫缺陷患者疱疹的疗效尚未得到确认。(2)肾功能不全者喷昔洛韦的表观血浆清除率、肾清除率和血浆清除速率常数均随肾功能的降低而下降,故肾功能不全者应注意调整用法用量。 (3)肝功能代偿的肝病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尚未对肝功能失代偿的肝病患者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 (4)食物对生物利用度无明显影响,口服本品0.5g ,一日3次,连续7天,未见喷昔洛韦的蓄积现象。 (5)病毒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激酶或DNA多聚酶的质变可导致HSV或VZV对喷昔洛韦耐药突变株的产生,若病人治疗临床疗效不佳时,应考虑病毒可能对喷昔洛韦耐药。对阿昔洛韦耐药的突变株对喷昔洛韦也耐药。 (6)必须告知患者本品不能治愈生殖器疱疹,本品是否能够防止疾病传播尚不清楚,但生殖器疱疹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故治疗期间应避免性接触。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怀孕大鼠和家兔服用本品后对其胎仔发育未见异常,但缺乏人类临床资料,孕妇使用本品需充分权衡利弊。 大鼠实验证实本品的前体喷昔洛韦在乳汁中的浓度高于血浆浓度,但是否经人乳分泌尚无定论,哺乳期妇女使用本品应停止哺乳。 【儿童用药】 18岁以下患者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 【老年患者用药】 65岁以上老人服用本品后的不良反应的类型和发生率与年轻人相似,但服药前要监测肾功能以及及时调整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与丙磺舒或其他由肾小管主动排泄的药物合用时,可能导致血浆中喷昔洛韦浓度升高。 (2)与其他由醛类氧化酶催化代谢的药物可能发生相互作用。 【药物过量】 【规格】 0.125g 【贮藏】 遮光,密封保存。 鉴别测定鉴别(1)取本品内容物适量,加水使泛普洛韦溶解并制成每1ml中含泛昔洛韦约10μg的溶液,滤过,取滤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在221nm、243nm与305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2)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检查:溶出度取本品,照溶出度测定法,以水9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每分钟100转。依法操作,经30分钟时取溶液10ml,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适量。加水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25μ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摇匀,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305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另取泛昔洛韦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制成每1ml中约含2μg的溶液、同法测定,计算每粒的溶出量。限度为标示量的80%,应符合规定。其他应符合胶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 含量测定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混匀,精密称取适量,加流动相使泛昔洛韦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含泛昔洛韦约50μg的溶液,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照泛昔洛韦项下的方法测定,计算,即得。 测定方法方法名称: 泛昔洛韦胶囊-泛昔洛韦-高效液相色谱法 应用范围: 本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泛昔洛韦胶囊中泛昔洛韦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泛昔洛韦胶囊。 方法原理: 供试品经流动相溶解并定量稀释,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色谱分离,用紫外吸收检测器,于波长305nm处检测泛昔洛韦的峰面积,计算出其含量。 试剂: 1. 乙腈 2. 磷酸二氢钾(0.02mol/L) 仪器设备: 1. 仪器 1.1 高效液相色谱仪 1.2 色谱柱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理论塔板数按泛昔洛韦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1.3 紫外吸收检测器 2.1 流动相:乙腈 0.02mol/L磷酸二氢钾=20 80 2.2 检测波长:305nm 2.3 柱温:室温 试样制备: 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泛昔洛韦对照品适量,用流动相稀释制成每1mL中含50µg的溶液,即为对照品溶液。 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混匀,精密称取适量,加流动相使泛昔洛韦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含泛昔洛韦约50µg的溶液,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为供试品溶液。 注:“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操作步骤: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20m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用紫外吸收检测器于波长305nm处测定泛昔洛韦(C14H19N5O4)的峰面积,计算出其含量。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版,二部,p.275。 临床研究【功效主治】 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和原发性生殖器疱疹。 【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泛昔洛韦。分子式:C14H19N5O4分子量:321.34 【药理作用】 本品在体内迅速转化为有抗病毒活性的化合物喷昔洛韦,后者对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以及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有抑制作用。在细胞培养研究中,喷昔洛韦对下述病毒的抑制作用强弱次序排列为HSV-1、HSV-2、VZV。作用机制如下:在感染上述病毒的细胞中,病毒胸苷激酶将喷昔洛韦磷酸化成单磷酸喷昔洛韦,后者再由细胞激酶将其转化为三磷酸喷昔洛韦。体外试验研究显示,三磷酸喷昔洛韦通过与三磷酸鸟苷竞争,抑制HSV-2多聚酶的活性,从而选择性抑制疱疹病毒DNA的合成和复制。长达2年的大鼠和小鼠致癌实验证实,雌性大鼠接受600mg/kg/天(相当于人类推荐剂量500mg,或125mg,一天2次的1.5到9倍),乳腺癌的发生率增加。雄性大鼠、小鼠和狗服用本品后,发现睾丸毒性。雌性大鼠服用本品1000mg/kg/天未见生殖毒性。 【药物相互作用】 1 本品与丙磺舒或其他由肾小管主动排泄的药物合用时,可能导致血浆中喷昔洛韦浓度升高。2 与其他由醛类氧化酶催化代谢的药物可能发生相互作用。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是头痛和恶心,此外尚可见下列反应: 1 神经系统:头晕、失眠、嗜睡、感觉异常等。2 消化系统:腹泻、腹痛、消化不良、厌食、呕吐、便秘、胀气等。3 全身反应:疲劳、疼痛、发热、寒颤等。4 其他反应:皮疹、皮肤瘙痒、鼻窦炎、咽炎等。 【禁忌症】 对本品及喷昔洛韦过敏者禁用。 药动力学本品口服在肠壁吸收后迅速去乙酰化和氧化为有活性的喷昔洛韦。1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分别口服本品0.5g和静脉注射喷昔洛韦0.4g的研究结果表明,本品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77%±8%。124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口服本品0.5g后,得到的喷昔洛韦的峰浓度(Cmax)为3.3±0.8mg/L,达峰时间为0.9±0.5小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为8.6±1.9mg.h/L,血消除半衰期(t1/2β)为2.3±0.4小时。当血药浓度在0.1~20mg/L范围内时,喷昔洛韦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小于20%。全血/血浆分配比率接近于1。本品口服后在体内经由醛类氧化酶催化为喷昔洛韦而发生作用,失去活性的代谢物有6-去氧喷昔洛韦、单乙酰喷昔洛韦和6-去氧乙酰喷昔洛韦等,每种都少于服用量的0.5%,血或尿中几乎检测不到泛昔洛韦,主要以喷昔洛韦和6-去氧喷昔洛韦形式经肾脏排出。 药理毒理该品在体内迅速转化为有抗病毒活性的化合物喷昔洛韦,后者对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以及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有抑制作用。在细胞培养研究中,喷昔洛韦对下述病毒的抑制作用强弱次序排列为HSV-1、HSV-2、VZV。作用机制如下:在感染上述病毒的细胞中,病毒胸苷激酶将喷昔洛韦磷酸化成单磷酸喷昔洛韦,后者再由细胞激酶将其转化为三磷酸喷昔洛韦。体外试验研究显示,三磷酸喷昔洛韦通过与三磷酸鸟苷竞争,抑制HSV-2多聚酶的活性,从而选择性抑制疱疹病毒DNA的合成和复制。长达2年的大鼠和小鼠致癌实验证实,雌性大鼠接受600mg/kg/天(相当于人类推荐剂量500mg,或125mg,一天2次的1.5到9倍),乳腺癌的发生率增加。雄性大鼠、小鼠和狗服用本品后,发现睾丸毒性。雌性大鼠服用本品1000mg/kg/天未见生殖毒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