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饭含 |
释义 | fàn hán 饭含(饭含) 解释: 古丧仪之一。把珠,玉,谷物或钱放入死者口中的习俗。饭,是根据死者身份不同,把谷,贝放入死者口里;含是把珠,玉放在死者口里。所放之物根据死者地位不同而有不同。 关于饭,“君用梁,大夫用稷,士用稻”(《周礼·地官·舍人》);关于含,“天子含实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玑,士以贝,庶人以谷实” 语出: (刘向《说苑·修文》)。随时代变化,饭含所用之物也有所变化,如司马光《书仪》所说:“钱多既不足贵,又口所不容,珠玉则更为盗贼之招,故但用三钱而已。” 《荀子.礼论》:"始卒﹐沐浴鬠体饭唅﹐象生执也。" 《战国策.赵策三》:"生则不得事养﹐死则不得饭含。" 《后汉书.礼仪志下》:"饭唅珠玉如礼。" 刘昭注引《礼稽命征》:"天子饭以珠﹐唅以玉;诸侯饭以珠﹐唅以璧;卿大夫﹑士饭以珠﹐唅以贝。" 宋苏轼《游桓山记》:"余将吊其藏﹐而其骨毛爪齿既已化为飞尘﹐荡为冷风矣﹐而况于椁乎?况于从死之臣妾﹐饭含之贝玉乎?" 《周礼.春官.典瑞》"共饭玉"清孙诒让正义:"饭含所用﹐古说多异。" 一说饭与含为二事。饭所用有差;而含者﹐自天子至大夫皆用玉。参阅清孙诒让《周礼正义.春官.典瑞》。 饭含是敛葬时往死者口中放进一些特定的物体含着。饭是指在死者口中放入米、贝;含又作琀,是在死者口中放入珠玉。《周礼?地官?舍人》郑玄注说:饭,“君用粱,大夫用稷,士用稻”;《礼记?杂记下》:“天子饭九贝,诸侯七,大夫五,士三”;《说苑?修文》:“天子含实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玑,士以贝,庶人以谷实”。这是古人对周代饭含丧仪的记述。由此而知,饭含曾是中国历史上丧葬制度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丧仪。这种丧仪,或认为起源于夏商时期。宋?高承《事物纪原?含襚》中说:“含,商制也,周人加以珠玉尔”;《周礼》郑玄注说:“夏时死者饭含用贝,周时改用玉”。饭含的意义,《公羊传?文公五年》何休注认为是“孝子所以实亲口也,缘生以事死,不忍露其口”;《白虎通?崩薨》亦说:“所以有饭含何?缘生食,今死,不欲虚其口,故含。用珠宝物何也?有益死者形体,故天子饭以玉,诸侯饭以珠,大夫以米,士以贝也”。可见,饭含的目的是使死者的口不能空着,不能没有吃的,饭含能使死者在另一世界中继续享受生前的食禄,是死者生前食禄生活的再现,故便有着珠、玉、贝、米的含物区别。中国饭含的习俗早在新石器时代便已发生。山东胶县三里河大汶口文化墓地发现 12 座有饭含丧仪的墓例,其所含者多是玉质镞形器,个别则口衔大骨针。按前述《周礼》郑玄注之说,夏代也存在饭含习俗,但考古发掘似尚未发现。商代是饭含习俗最盛行的时期,大凡属正式敛葬者,都毫不例外施用饭含。以殷墟发掘的殷代墓葬为例,无论是小型墓、中型墓,抑或是大型墓,都广泛见到饭含的实例,一般贫者含海贝、石饰,富者含玉饰,与文献所载基本吻合。西周时期的饭含习俗,从墓葬资料看,也基本保持着商代以来的盛势,其具体内容与形式均接近商代。考古发现的饭含墓例,除可能具有文献所述的“不欲虚其口”、“有益死者形体”的意义外,而据发掘所见的玉镞、骨针等含物情况看,可能尚具有实际的镇惊辟邪、护体守灵的意义。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