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范堂村 |
释义 | 范堂村地处河南省登封市君召乡深山,有12个村民组,1996口人分居在8个自然村,全村有2400亩石厚土薄的山坡地和近2000亩荒山,加上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慢,曾是省级贫困村。自2000年以来,在市、乡领导和驻村工作队的大力帮助下,村“两委”带领全村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抓住机遇,为深山村的新农村建设闯出了一条路子。 范堂村简介长期以来,行路难一直制约着范堂村的发展。出门爬坡,路窄坡陡,老百姓的农副产品和林木产品只能用人挑畜驮下山去卖,遇到雨雪天气,路更是难走,几乎无法下山。为解决这一难题,村“两委”借省、市扶贫单位来村住队之机,融通关系,引进资金,全面规划,科学安排,使全村大街小巷、农户门口都铺上了水泥路,结束了老百姓雨雪天气不穿胶鞋出不了门、下不了山的历史。2007年春,登封市和君召乡两级政府又投资200万元整修了乡驻地到范堂村的标准化道路5公里。与此同时,范堂村又相继实现了农电户户通。路通电通富路宽,深山区老百姓纷纷购买农用运输机械搞起了农副产品和林木产品生意,活跃了乡村经济。村里还投资开挖大口机井12眼、深井2眼,建成微积雨工程70处,不仅解决了7组、9组两个村民组的吃水困难,同时可改善和扩大水浇地面积1000亩,为增产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范堂村发展范堂村的近2000亩荒山,石厚土薄,是典型的穷石山,要想真正脱贫致富,必须进行开发改造。为此,乡、村“两委”千方百计寻找机遇,最终和家有企业、有积累,想为山区百姓办点实事的乡政府干部杜春贤,经反复考察后商定,以最优惠的条件签订了开发荒山400余亩、承包期70年的合同。3年来,杜春贤投入资金870万元,干了四件事:一是造地。投资130万元开发深山良田260亩,全部垒成台阶式、高标准的石块梯田地堰。二是打井。开挖深井6眼,并各建蓄水池一座,投资160万元。三是栽树。在开发的土地内,除种植粮食、经济作物外,还栽树230亩、2.5万棵。四是投入100万元新建了200头肉牛育肥场。杜春贤注册成立了“登封市方圆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计划把开发地建成寓种植、养殖、加工、良种示范和旅游为一体的农牧生态观光园区。在他的影响下,另外一名开发商张京焕,以同样的模式签订了承包荒山500亩的合同并已开始着手开发。一家投资,众人受益。3年来,仅范堂村的劳力在方圆公司务工一项直接工资收入就达200万元左右。事实证明,引进资金、人才开发荒山,是改变深山村自然条件的成功举措。在保证荒山(林地)集体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把山地的使用权交给承包者,让承包者依法享有经营权、处置权,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 范堂村有6个村民组住在半山腰,前几年一个农民得病,邻居只能用门板将其抬下山治病,其艰难可想而知!为改善山区农民生存条件,经乡、村两级研究上报,争取到了搬迁扶贫项目。自2005年冬至今,经过村“两委”的认真规划、精心施工,先后将60户村民迁进了宽敞明亮、交通便利、信息畅通的农家新居。 改善生存环境只是农村发展的良好开端,而要最终使农民脱贫致富,还必须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建立长效增收机制。范堂村主要抓了三个方面:一抓种植业。范堂村有种烟的传统,2007年全村种烟400亩左右,经济效益不错。陈建洪4口之家种烟8亩,收入1.8万元,比单种粮食效益增加一倍以上。村“两委”便把种烟叶作为本村的主导产业来抓,成绩显著。此外,利用现有水利条件栽种瓜菜,鼓励部分农户建立塑料大棚,开拓增收门路;利用退耕还林之地,有计划地发展林果业。二抓养殖业。村里现有规模养殖农民13户(即养猪100头、养羊50只以上)。村“两委”计划利用深山区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和山区无公害、无污染的优势,大力发展以猪、羊、牛为主的绿色养殖业,培育养殖大户,走大户带动型的路子。三抓发展务工经济和第三产业。现在,村里青壮年劳力大都外出打工,还有200多台农用运输机械在搞运输。对此,村里准备加大组织力度,使其向规模化发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