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范俭 |
释义 | 范俭,1977年出生。199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2006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曾在中央电视台从事纪录片创作多年,2007年开始独立纪录片制作,其作品曾入选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等多个国内外电影节。2010年,范俭开始国际联合制作纪录片,他拍摄的汶川震后再生育题材纪录片《活着》与日本NHK等国际电视机构展开密切合作,2011年将在全球各大电视机构及电影节播映。 作品年表2003《反思非典》(纪录片)43分钟(入选法国里昂展映) 2004《竞选》(纪录片)93分钟 2006《在城市里跳跃》(纪录片)118分钟 (参加电影节: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2006,牛津-米尔顿凯恩斯纪录片电影节2007,马德里纪录片电影节2007,云之南纪录影像展2007,中国纪录片交流周2007,中国独立影像展2007。) 2008《的哥》 (纪录片)68分钟 (入选中国独立影像展十佳纪录片,参加香港亚洲电影节、英国牛津纪录片电影节等多个国内外电影节。) 2009《道者》(纪录片)93分钟 2010《我的理想》(纪录片)5分钟(获南方多媒体短片节纪录短片银奖) 2010《断裂带》(纪录片)57分钟 2010《活着》(纪录片)90分钟 作品简介《反思非典》这部纪录片从另外一个角度记录了中国所经历的非典这场灾难,这就是反思的角度、理性的角度。为什么我们会经历如此痛苦的灾难?为什么那么多人会死去?谁来承担责任?这部纪录片在这些问题上进行了深刻地反思,这种反思来自于北京的六位学者的深入分析以及对非典时期重大新闻的另外一种角度的展示,而非典时期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则给了这种反思以影像上的佐证。 《竞选》2003年是中国5年一度的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年,这年年底,北京有23位普通公民自荐竞选各区县人大代表(以往的选举都是组织推选而不是自荐竞选),如此大规模的独立、自荐竞选在新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被媒体称为“北京现象”。本片记录了这些自荐竞选人中北大学生殷俊复杂而艰难的参选历程,并揭示了在政治行为背后鲜为人知的情感动因。 《在城市里跳跃》一个一心想为中国农民说话的理想主义者,一个努力想融入城市生活的农村青年,一个在城市与农村间漂来荡去的年轻女孩,一个将金钱和文学的气息混杂在一起的叛逆者,他们身上流着乡村的血,灵魂却在城市里戴着镣铐跳舞。他们一次次地回归家乡,又一次次地从家乡逃离;他们一次次地奋力挣脱枷锁,却又一次次地回归自己的本色。何处是家的方向,何地是精神的皈依,在一片都市丛林中,他们疾疾前行,默默叹息。 《的哥》北京,中国的坐标,一个急剧现代化的城市。夜色掩映,欲望生长。 出租车,在这个城市里洪流里川流不息,似乎永不停息。 出租汽车司机,北京人,三十几岁,结婚七年,在这个城市最有激情的时候,他的人生已没有激情。 乘客:教师、医生、学生、生意人、嫖客、妓女、教徒,各色人等。 春天,司机跟每个乘客说:“明天要有沙尘暴。”乘客们对即将到来的沙尘暴并不在意,他们仍旧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夏天,司机不停跟乘客抱怨:“结婚七年,妻子已不爱他。”乘客们的人生也各有幸福与苦衷,有人刚刚失恋,痛楚万分;有人不远千里来北京的夜总会看望一个老情人;还有人告诉司机,不幸的婚姻不必勉强。秋天,司机想寻求逃遁之地,是归隐佛门还是弃世而去,乘客们给他不同的反应与回答…… 寒暑易节,夜色未变,梦想、欲望、人性、世态都在这城市中交织。 《道者》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自东汉道教创始人张天师在江西省龙虎山建立宗教组织以来绵延几千年,本片拍摄的就是在龙虎山这个中国道教的发源地的几位与道教有关的人,他们有的是道士,有的是练习道教功法的高人,有的是守护道教神灵的农民,他们学道、传道、宏道,围绕“道”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命题展开他们的生命蓝图。 《我的理想》你的理想是什么?你还有理想吗?你小时候的理想是什么?长大后的理想又是什么?在这个时代,我们已很少思考这些问题。本片采访了一组小学生和一组大学生,请他们分别说出自己的理想,迥异的答案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理想到底是什么?理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的理想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断裂带》刘猛本来是河北的一个大学老师,也曾在北京做心理咨询师,收入颇丰,四川大地震后,刘猛来到四川灾区做心理救援志愿者,一年多的时间,他一直坚守没有离开,他想在四川建立中国自己的灾后心理救助模式和NGO组织。一年多后,刘猛和他的团队已经建立起以社区为基础的心理救助模式,他所服务的都江堰的板房区没有发生一起心理危机爆发案例,他建立的“妈妈之家”也成为失去孩子的母亲们的心理庇护所,刘猛也和民政部的官员多次对话,试图推动中国NGO制度的发展……就在刘猛逐渐接近他的目标时,他却不得不要按照当地基层政府的要求离开他所服务的板房区,不得不要解散他的团队,甚至不得不要放弃他在地震后的土地上所做的一切工作,这究竟是为什么?媒体们纷纷猜测,受灾民众道路以目,刘猛缄默不言。官方说法与民间呼声在板房区交错流传,刘猛只是默默收拾行囊,他真的要离开吗? 《活着》2010年的春天,家住四川都江堰板房区的叶红梅开始了第二次试管生育的过程,她原本的孩子在汶川地震中遇难。地震中有子女死亡或伤残的家庭有六千多个,由于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他们大多失去了惟一的孩子,其中有五千多个家庭准备再次生育,她们当中很多人相信死去的孩子能“轮回”到新生命中来。马军是都江堰的丧子母亲中第一个试管婴儿怀孕成功的,这些母亲大多是高龄产妇,很多人选择试管怀孕。马军的成功给了叶红梅鼓励,虽然第一次试管尝试以失败告终,但叶红梅还是勇敢地尝试第二次,这一次她的身体面对极大的考验,她能成功吗?蒲莉和叶红梅、马军都不同,尽管也在地震中失去孩子,但她不想再生育,她认为新的生命不能替代过去那个生命。但上天弄人,蒲莉却意外怀了孕,怀孕后她又遭遇了严重的妊娠高血压,这会危及她和胎儿的生命,她能挺过来吗?这些母亲们的孕育会有怎样的结果?痛失骨肉后她们的生命将如何继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