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范德元 |
释义 | 幼孤,喜武术。1854年入马戏团。后投入湘勇团练和字营。参与镇压太平天国义军。1857年,因进攻江西龙泉、万安等地太平军有功,湖南巡抚赏六品军功顶戴。1858年补外委,后升把总。1864年,随曾国荃攻占江宁,升游击。后投入两江总督衙门任参将。清王朝南将北调,范调属左宗棠部,参加镇压甘肃回民起义,升加副将衔。 清末将领简介范德元(1837~1906),字培卿。湖北通山范家垄人。 生平1876年随左进军新疆,抗击沙俄侵略军,1878年任凉州镇都司。次年署理俄卜岭游击,在荡平阿古柏余部、收复南八城,迫使沙俄驻军撤出伊犁等战役中战功累累,被誉为“神将”。 1882年调委凉州后营都司,继而改补远安营都司。清军主力撤回内地后,长期留驻边疆,并迁家甘肃古浪北街娘娘庙。范驻边疆多年,后期致力于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农、牧业生产。西北人民曾在俄卜岭立“将军岭”石碑以资纪念。暮年眷念家乡,告假回原籍闲居,1906年病逝。 高级教师简介男,1950年2月生。毕业于福建省龙岩师范学校。现任漳平市双洋学区党支部书记兼双洋学区工会主席,高级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工作。在教学中,认真研究教学规律,积极探索教学改革路子,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注重素质教育和能力的培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劳动者。在教学中做到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组织开展一些有益于学生的活动。在学校管理上,坚持靠改革上效益,向管理要质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不懈努力,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日趋完善的教学设施,教师队伍优良化、学生素质优质化的可喜局面。在任赤水学区校长期间,有一所小学荣获省级农村示范小学和省级文明学校;有二所小学(幼儿园)获地区级农村示范小学(示范幼儿园),实现了一个学区少有的“一省二地”的殊荣。 荣誉学区连续4年分别获市教育局“学区校长目标管理”一、二等奖,学区支部多次获镇级先进党支部。个人也多次被评为市级教书育人先进个人,镇级优秀教师、先进德育工作者,从1994年起连续5年被镇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当选为赤水镇第六届、第九届党代表和第七届、第十届人民代表。 作品撰写的《个人小传》、《治学名言》分别被收入《全国校长大辞典》、《全国中小学校长名言大典》;“狠抓常规管理提高教育质量”被收入《全国基础教育论文大典》;“浅谈小学生劳动教育”、“浅谈新时期德育工作”、“浅谈农村联办完小”等论文在地、市交流,并收入汇编。 煤炭专家简介范德元,1988年7月毕业于山西矿业学院地质系煤田及勘探专业,同年分配到阳煤集团二矿地质测量科,一直从事矿井地质工作,现任二矿地质测量科科长,地质高级工程师。 个人履历参加工作以来,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积极投入到科技创新工作中,主持或组织参与了多项科技成果并荣获矿、集团公司及省科技进步奖。到目前为止,有《同层老窑区侧8206工作面防隔水煤柱设计》等三项科技成果获矿科技进步一等奖,有六项科技成果获矿科技进步二等奖,有三项科技成果获矿科技进步三等奖。《二矿8206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及井田防治水研究》获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机械注浆封孔新技术在解放老窑积水和煤炭资源中的应用》等三项获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同时本人参与的《无线电波坑道透视法推测综放工作面隐伏地质构造的试验研究》获阳煤集团科技进步特等奖,、山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9年参加编制了《阳泉矿区岩溶陷落柱平面展布规律分析预测》,2004年参加编制了《山西国阳新能股份有限公司二矿8204工作面水文地质物探报告》,2000年8月《打透上不积水采空区后,钻孔不下水原因分析和处理》获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主办的全国煤矿地测勘探专业优秀成果二等奖。并有两篇论文在《阳煤科技》上发表。 高级记者范德元 荣誉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 新华通讯社高级记者 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副会长 陕西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 西安市第十届、十一届政协委员 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客座教授 “陕西合阳-印光故里”网站创始人 主要事迹 1946年,出生于合阳县路井镇范家洼村。 1961年参加工作,1978年调入西安,任《陕西戏剧》杂志摄影记者。 1982年作为人才破格调入河北省林业厅创办的《河北林业》杂志社,曾获“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 1987年调入新华社河北分社,1996年调入新华社陕西分社,任摄影采访室主任、高级记者至2006年退休。 2007年应邀担任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副会长、世界文促会阿尔及利亚分会副会长至今。 范德元在从事新闻摄影的40多年里,全身心地投入摄影事业,潜心钻研摄影技术。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就以故乡风貌为题材,拍摄的合阳风光、花卉、戏剧人物挂历,在合阳城乡被传为佳话;拍摄的合阳粮食丰收、抽黄工程、革命故事等新闻照片首次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和全国诸多报纸杂志。 1978年调入西安,开始了新闻记者生涯。主要新闻摄影作品简介如下: 在《人民日报》发表《今日大寨》《美丽的塞罕坝》《桑干河畔》《星期画刊》三个 ;在《光明日报》《经济参考报》《香港大公报》和陕西、河北的省级报刊发表过整版和半版画刊十余次。曾先后做过360多个摄影专题报道,千余幅摄影作品发表于《人民画报》《中国摄影》《民族画报》《人民中国》《中国青年》《中国妇女》《瞭望》《半月谈》等几十家杂志,不少图片被作为封面刊用。 单独拍摄、编辑并设计出版了《民居瑰宝》《建设者之歌》《世界园林风光》《唐山地方经济》四本画册,其中《唐山地方经济》获国家新闻出版署三等奖,《民居瑰宝》画册获中国西部优秀图书奖。曾参加拍摄《中国黄土》《南泥湾》《农业学大寨》《中国大地理百科》《可爱的河北》《古都西安》等大型摄影画册20余本。单独拍摄出版风光、人物、花卉、建筑等大型摄影挂历五本,由北京、山东、辽宁、河北、陕西等十多家出版社出版过年历、台历、年画、宣传画等。参加国际、国家及省级以上摄影展16次,入选图片200余幅,其中5幅作品在展出中获奖。 在新华社工作期间,曾多次担任总社大型摄影报道主角。作为航拍人选,乘直升机全程记录了三峡截流的珍贵历史瞬间并拍摄了长江三峡工程淹没区、移民区、库区建设等大量照片,为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提供了大量珍贵图片资料。作品多次被评为社级和部级好稿,受到总社和河北、陕西分社党组表扬。曾获“报道数量翻番奖”、“报道优秀质量奖”和“分社社长特别奖”,共获得国际奖一次,全国和市级奖30多次。连续三年被评为“新华社十佳摄影记者”,被河北省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2003年,范德元为家乡创建“陕西合阳—印光故里”网站。 2006年,在国家通讯社光荣退休后,就一直全身心投入筹备和编辑出版《空中看合阳》大型画册。 2007年,范德元应邀走出国门,担任了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副会长,为中国原生态民族文化领域的发掘、保护、交流;为人类的文明与发展奔波着, 参与着、奉献着。为合阳民间文化与国际接轨,为合阳画册的出版积极筹划。 2008年,范德元在收集、整理合阳大量文史资料的同时,又多次穿梭于合阳与西安之间,掌握农时节令和民俗节日,增补拍摄照片,不断充实着《空中看合阳》画册的内容,在图片、文字里默默耕耘的同时,也享受着数字时代(数码相机与笔记本电脑使用)带来便捷的欢乐。 2009年,《空中看合阳》画册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同时由《人文风情》杂志出版了“人文合阳”特刊和《空中看合阳2010年台历》,介绍了合阳的新亮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