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e小调第四交响曲 |
释义 | 乐曲概述1884 年秋天,勃拉姆斯《e小调第四交响曲》已完成了一半,他计划这部交响曲的内容比前三部交响曲大不相同,因此,去邀请了许多人来指教,竟然没有几个人能指出什么来。这时已到了勃拉姆斯创作的晚期,他已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把握来驾驭大型乐队了,但他还是希望在伟大的前辈们中找到直接联系,渴望有人理解他的创作。 在开始创作这部交响曲的前些时候,他读过古希腊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的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心灵受到极大震憾,使他创作的这部交响曲时在音乐中不知不觉就反应出了悲剧中那种悲痛而恐怖的情绪。好友封·彪罗热情地参与了他的创作,同他进行了许多方面的探讨,特别是以管弦乐队来视奏,给勃拉姆斯写作和修改这部交响曲提供了无比优越的条件。 《第四交响曲》的前两个乐章是在1884 年夏天完成的,他在麦尼坚公爵的支持下慎重地开了一个小型的演奏会(可称视奏会),麦尼坚公爵提了不少的好建议,他也认真地作了修改,之后又在麦尼坚公爵的指导下演奏了一次。《第四交响曲》的后两个乐章完成于1885 年夏天,几经推敲,终于最后定稿。1885 年10 月12 日,勃拉姆斯亲自指挥了这部交响曲的首次演出,他的成功是可想而知的。 乐曲特点这部作品是勃拉姆斯所写的四部交响曲中最伟大的一部,也是最伤感、最古雅的一部。其实在勃拉姆斯所有的音乐创作中,伤感的情绪随处可见,但在这部作品中,伤感成了主宰一切的情绪,它渗透于作品的每一纤维中。 该曲和作者其他三部交响曲在性格上迥然不同:第一,它具有前三首交响曲中所没有的忧愁色彩,即后人所说的“古典悲剧性”。其实在这以前,勃拉姆斯也常在他的作品中抒发忧愁的情思,但像该曲这样,以忧愁作为乐曲的基调,却属首次。它的第二特征是,全曲以“古老”的手法写成。当然,古老、典雅是勃拉姆斯全部作品所显示的重要特征之一。由于该曲具有这些特征,所以一直未能得到普遍的理解。但该曲的深刻隽永,终于逐渐被听众所接受。该曲在勃拉姆斯生前,就已经常被演奏,而且经常博得满堂喝彩。 这是一幅宏伟的秋天图画,开始的主题沉长而复杂,就连19 世纪后半期的作曲家也会望尘莫及。中间两个乐章,是整部交响曲从第一乐章到第四乐章的过渡,作品中有浪漫主义的倾向,有勇猛奔放的谐谑曲,末乐章还把我们带入一个巴洛可时期的艺术殿堂。这是勃拉姆斯深思熟虑的产物。 乐曲赏析全曲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从容的快板,e小调,2/2拍子,奏鸣曲式。音乐一开始,就由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相隔八度齐奏奏出了第一主题,这是一个充满伤感和沉思意味的抒情主题,在e 小调上奏出,没有引子预先铺设任何情绪,超出了传统习惯中在大型作品前往往有引子拉开序幕的处理,这种开门见山的作法使音乐独具特色。 这个主题由三度下行的两个音在不同音高位置出现而连接组成,好像是对人生中一些问题的提问,而每一次小提琴的两个音提问结束,总要以木管乐器紧接回应,中提琴和大提琴则用一些上行的和弦分解进行作为陪衬。音乐发展过程中,节奏活跃,因素不断变奏反复,具有热情、紧张的特点,像是絮絮不休的对话。 随后,连接部主题闯了进来,先由大管乐器豪迈地演奏,浑厚饱满的音色使人感觉到一个健壮的英雄在召唤,紧接着是乐队的全奏,显示出一股强大的气势,充满着战胜一切的力量。连接部的这个坚定的主题活跃于整个乐章,它出现了很多次,有时是明显的,有时是隐蔽的,尤其在展开部时出现较多,使音乐进行具有很强的推动力。 第二主题宽广、柔美,由大提琴和法国号奏出,相对第一主题来说,它展示了博大的胸怀:第二主题发展中,出现了由部分管乐演奏出的更为宁静柔和的旋律。在它之后,一个更明朗的大调插段把音乐导向了一个带有胜利号角的凯旋性高潮。突然间,忧伤再起,仿佛前面的胜利只是个幻想,一切回到现实,音乐重回第一主题。 展开部主要用主部主题进行变化发展。在这里,勃拉姆斯采用了自己顺手的作法,将主题尽可能压缩,同时又作了各种新的结合,调性不断变化,让音乐进行变得非常紧凑,使听众感受到了悲剧性的各种滋味。 再现部是猛烈的,乐队使用很强力度全奏,从而形成了整个乐章的高潮。 在结尾时,采用复调写作中的模仿手法,加强了行情的主部主题悲剧的叙事性,预告了内心的大灾难。这个乐章,由伤感到悲剧的演变,显然是整个交响曲的基本发展线索的提示。 第二乐章,中庸的行板,E大调,6/8拍子,用省略了展开部的奏鸣曲式写成。音乐开始就是第一主题,这个主题是一个以委婉的核心展开而构成的进行,先由法国号独白、然后用木管乐器在上方高八度的位置加强它:这支旋律,具有夏日美梦一般温柔和美妙,它使人们暂时忘却了所有的喧闹、动荡和疑问,忘却了压倒一切的蛮横力量,从而沉醉在明朗、宁静、温柔和沉着的气氛之中。在这里,勃拉姆斯以他平静而开朗的浪漫主义大师的心境,运用了十分简朴的素材,直接触及到了听众的心灵深处。 第二主题是一支感情更为深沉、诚挚的旋律,它很像一首宽广的圣咏,音调进行之中混合有愉悦和忧郁的成分,仿佛是对第一乐章所表现的悲剧故事的回忆。旋律由大提琴演奏,小提琴以装饰音型作为背景,尤如一层轻纱罩在维纳斯雕像上一样,音乐进行在深沉、静观和冥想之中,尽管第一乐章的号召性主题一度闯入,但只是一个小小的穿插,没能改变这个乐章所原有的情调。最后尾声中,弦乐器组的分奏使音响幅度加宽了,大有一种隐约、宽广、含蓄、力量的效果。 勃拉姆斯在这一乐章中,运用了弗利几亚调式,使听众能感受到匈牙利曲调的影子、乐队写法纯净,多用同种乐器的音色,使人们常常感受到单纯的音响,充分表现了作曲家一种纯朴的心灵活动。 第三乐章,谐谑曲,愉悦的快板,C大调,2/4拍,用奏鸣曲式写成。也许正因为勃拉姆斯前三部交响曲排除了古典传统的用谐谑曲风格写第三乐章,所以作为他一生中所写的最后一部交响曲势心要以传统的作法搞个实验,同时也想通过这样的作法反映一下自己的生活感受的另一个方面。这个乐章虽然属于激进的谐谑曲,但似乎与贝多芬力度强烈的诙谐曲还是有一段距离,它的总体情绪还是抒情性的。它反映的是类似民间街头的节日,充满喧闹和不可遏上的欢乐,具有一种沸腾的活力和奋激的热情,与前两个乐章及最后的乐章构成了极好的对比。 音乐开始,第一主题由整个乐队奏出、具有粗犷的特点,加上定音鼓的轰鸣结束,很像是一支狂劲的农村舞曲在演奏,一群强壮的农人激奋地踏着舞步。在这段开始的主题旋律的配器方面,勃拉姆斯使用乐队的全奏,这是他几乎不用的手法,乐队还增加了短笛和三角铁,使音乐既有明朗而洪亮也有光辉的特点,另外也用了低音大管,使音响低音区饱满厚实。在音乐往后的发展中,很注意力度大与小的对比,一般来说,演奏音乐的乐器用的多,力度自然增大,表现众人一齐欢乐;演奏音乐的乐器用的少,力度自然减小,表现较少人、或单人、或双人的领舞;乐器不断更换,使音色变化丰富,展示了舞蹈场面中不同角色的不同性格;旋律在不同声部、不同音区的演奏,体现了舞蹈的不同层次。音乐表现了节日喜庆的热闹场面。 第二主题很优美,它典雅娇媚,俨然一首抒情歌曲。音乐总体发展先从缓和开始,逐步进入快速,定音鼓的滚奏作为背景,隆隆着响的声音使音乐越来越急促,法国号和大管先前还演奏一支充满浪漫主义幻想的旋律,接着,狂欢主题冲了进来,音乐在狂庆中终止,余音久久留在听众心中。 第四乐章,G大调,充满精力和热情的快板,3/4拍,用变奏曲式写成。这个乐章是整部交响曲的高潮乐章,它充分展现了交响戏剧的内容及其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在这里,勃拉姆斯采用了风格最古老的恰空(Cia-cona)即中世纪常见的“固定低音”,不免使听众吓了一跳,19 世纪的交响乐中居然出现中世纪的东西! 他从北方的家乡带来吕贝克、汉堡教堂大风琴师布克斯特福勒、兰肯、巴赫等一班人那豪壮、富于幻想的高尚艺术,将之与维也纳精雕细琢的交响曲艺术结合在一起!要知道,这“固定低音”一连重复了三十次啊!这是勃拉姆斯的杰作。 “固定低音”主题开始由整个乐队的管乐器奏出,由于加用三支长号,音响显得极为宏大、森严。这样的旋律配以相应的和声俨然像支圣咏旋律,其中第五个和弦即在e 小调音阶中出现升高第四级的不协和音(和弦配以重属七和弦),并且用定音鼓的轰鸣进行衬托,给人的感觉是主题本身的内容存在着矛盾冲突。从这个主题的句法来看,属于格言式的句子,完全符合(不如说是套用)19 世纪和声的T →S →D →T 和声功能。 在整个乐章中,主题是严格反复的,音乐其他进行却有三十二次变奏,变奏和变奏之间过渡自然,使音乐连成一体。这三十二个变奏按三部曲式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3/4 拍子,由第一到第十变奏组成,采用小调,表现悲剧性的基本陈述。 第二部分转为3/2 拍子,由从第十一变奏到第十五变奏组成,具有间奏性质,音乐情绪波动,特别是第十二变奏由长笛独白式的演奏,小提琴、中提琴和法国号以似连非连的和弦为背景,音乐表现出伤感的抒情情绪;第十三变奏到第十五变奏音乐在明朗的大调上,但不过是短暂的田园诗,其中第十四变奏的基本旋律,还使用了古老的萨拉班德舞曲的节奏,而这种萨拉班德发源于十六世纪西班牙舞曲,三拍子,重音往往落在第二拍,一般只用于慢乐章,勃拉姆斯也在表现辉煌的第四乐章用上了。 第三部分回到3/4 拍子,由第十六变奏到第三十二变奏组成,这个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变化再现,同时也闪现了第一乐章第一主题的音调,甚至最后一个变奏相当于第四乐章的尾声。 这个乐章的音乐是勃拉姆靳极大的才赋的体现,这样悲剧性激情被勃拉姆斯有机结合在一起了,哀求、悲悼、绝望、期待、愤怒、骚乱汇集成交响巨流,戏剧情节的发展终于推向极端,从而到达一种毁灭性悲剧的大爆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