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反贪硕士班 |
释义 | 反贪硕士班(Counter-corrupt master class ;Master corruption),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开班仪式的、国内首个反贪硕士班——职务犯罪侦查方向硕士研究生班。 定义反贪硕士班的导师组副组长、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家弘教授说,“反贪硕士”是个通俗说法,准确的说法是职务犯罪侦查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职务犯罪具体可分为贪腐和渎职。据悉,该班由30人组成,比计划略有增加。 导师成员最高检已派出反贪反渎领域的8位干将,出任兼职教授。这8位兼职教授包括:最高检反贪总局局长陈连福,副局长徐进辉等。今后,来自检察机关的反贪骨干将和人大的教授一起培养这批学生。而陈连福局长成为该方向研究生班的导师组组长。 兼职导师阵容 最高检反贪总局局长陈连福 最高检渎职侵权检察厅厅长李文生 最高检反贪总局副局长徐进辉 最高检反贪总局副局长马海滨 最高检反贪总局副局长孙忠诚 最高检反贪总局副局长王利民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高保京 国家检察官学院教授杨迎泽 学员选拔录取比例接近4:1面试侧重逻辑思维 “计划从人民大学已经录取的法律硕士中招20人,没想到一下子报了92人。”何家弘教授表示招生报名情况的火爆出乎他的意料。 经过筛选,39名学生进入了14日下午的复试。复试分三个小组进行,每个小组3名考评老师,分别由一名人大教授、一名检察机构人员、一名法学博士组成。“主要是从学术、思维等多方面多层次考查学生是否适合该专业学习。”何家弘说,复试看重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临时反应能力。 在复试现场,每一名进场复试的考生从题库中抽取一道题目,评委还会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追问问题,以考查学生的反应能力。然后评委“背靠背”打分。 记者了解到,问题包括“你认为你学习这个专业有哪些优势”、“对于当前我国的职务犯罪情况你有何了解?有何看法?”等等。 最后,有24人顺利通过面试,面试结果进行了公示。“录取比例接近四分之一。”何家弘说。 据了解,另6名法学硕士系自主报名,相关导师推荐并筛选。“他们已经有本科专业基础,导师也是证据学教研室的,符合本次培养方向需要。”何家弘说。 “反贪硕士”要学会看表情推心理 由于是首次在高校培养职务犯罪侦查硕士生,何家弘表示许多工作仍需要摸索。目前该班的具体每学期教学课程设置尚未确定,“预计两周之后能出来”。 此前媒体报道,“反贪硕士”们的学习课程中,特设课程包括检察学、职务犯罪侦查学、职务犯罪侦查证据学等。据记者了解,第一学期,该班学生将和其他普通法律硕士生一起参加基础课程学习。而从明年春季开始,反贪班就将引入专业特色课程的学习,首先学习的是检察学。 从研二开始,反贪班的学生将进入专业技能学习阶段,主要包括职务犯罪侦查实务、职务犯罪侦查技能。何家弘教授将为学生开设《刑事证据和犯罪侦查学》课程。“会接触到测谎仪等专业设备。”何家弘透露,由于职务犯罪的特殊性,学生们将重点学习如何获取有效“人证”,尤其是在获取“人证”时,学习观察人的表情,推测人的心理。学生将会接触到测谎技术。“如果学生有学习的意愿,还可以重点学习测谎,今后能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何家弘说。 将来要当检察官也得参加选拔考试 对于外界普遍关心的这批学生的就业问题,何家弘教授表示,如果这些学生要去检察机关工作,仍需参加相应的选拔考试或司法考试。只是同等条件下,会优先录取而已。“我们这里只是一种培养计划,帮助有意愿的学生朝职务犯罪侦查方向发展。”何家弘表示,虽然叫职务犯罪侦查方向,但是并非定向培养,学生毕业后可以自主选择职业。“做律师或者别的行业,都可以。”何家弘说。 据记者了解,这个班的学生将有一个学期左右的时间,前往检察反贪腐机构学习实务,增长实际工作技能,初步掌握办案经验。“我想我会抽出时间,尽可能地多指导他们。”在21日的开班典礼结束后,反贪总局局长陈连福对记者表示。而副局长马海滨则对记者表示了担忧。“他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社会阅历不够,而职务犯罪侦查,对手狡猾,阅历经验非常重要,这需要时间积累,我也会尽量多教他们一些。”马海滨说。 首届30人 专业背景各不相同 谈及“反贪硕士班”的开办初衷,发起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证据学研究所所长何家弘说:“我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渎职侵权检察厅挂职两年任检察厅副厅长期间,深刻感受到在职务犯罪侦查方面缺少理论与技能兼具的专业人才,以及缺少一个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完整的培养人才的模式。若能结合国家法官学院、检察官学院与司法实践密切关联的优势,再依托人民大学法学院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将有助于增进学者与法官、检察官学术交流,提升法官、检察官的国际化水平。” 何家弘的想法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校领导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的大力支持。2010年5月26日下午,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中国人民大学签署了联合培养职务犯罪侦查方向硕士研究生合作备忘录。 记者了解到,“反贪硕士班”的30名新生由24名法律硕士生和6名法学硕士生组成,24名法律硕士都是通过参加“非法学法律硕士全国统一招生考试”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法律硕士,均不是法学专业背景;6名法学硕士则都是具有法学专业背景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诉讼法专业的法学硕士研究生。24名法律硕士生的本科专业背景各不相同,有计算机、化工、机械、金融、财会、统计和国际关系等。该班负责人介绍,这样选拔有助于日后侦查工作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学生的综合素质、反应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也是学校面试时重点考察和观察的部分。 开班仪式2010年9月21日下午,人民大学举行职务犯罪侦查方向硕士研究生开学典礼。30名研一学生正式成为之前社会所议论的“反贪硕士”。原定2点30分开始的开课仪式,学生们2点钟就在教室外守候。 由于最高检派出包括反贪总局局长陈连福在内的8名反贪干将担任兼职教授,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在开班仪式上特意说:“你们的导师都是反贪部门的领导,我在这里要求,如果有人找你们,你们绝对不允许找导师说情!否则只能离开这个专业方向。” 开班仪式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该班新生现场抽签选择自己的导师,分别是教学导师(人大老师)和实务导师(高检官员)。学生们一下子围到老师身边,有些同学在抽签时,嘴里还小声地默念着自己想选择的老师的名字。 最终,记者注意到,平均每名反贪总局领导都将至少指导4名研究生。 国庆节假日后,反贪班的学生将进入课程学习阶段。 办班签字仪式 国内首批20余名“反贪硕士”将在今年秋天落户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5月2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在北京举行签字仪式,签署联合培养职务犯罪侦查方向硕士研究生备忘录,最高检政治部副主任夏道虎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在备忘录上签字。 这一举措被与会的最高检领导评价为“加强高层次职务犯罪侦查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实践性、专业化、高层次职务犯罪侦查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吸引更多优秀法律人才学习、研究检察专业。” 记者获悉,最高检已派出反贪反渎领域的8位干将,出任兼职教授。这8位兼职教授包括:最高检反贪总局局长陈连福,副局长徐进辉等。 双导师制实习期带学生办案 “办案当中讯问犯罪嫌疑人要像情侣谈恋爱一样,线索是谈出来的,不是逼出来的。” “那犯罪嫌疑人拒不开口怎么办?”“怎么判断犯罪嫌疑人是否还有所隐瞒?” 10月22日,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检查会委员、中国法律逻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柴学友,就“职务犯罪侦查逻辑”专题给“反贪硕士”们做了一堂生动的讲座,学生们提问踊跃。 按照中国人民大学相关的培养方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为“反贪硕士”们增加了检察学、职务犯罪侦查学、职务犯罪侦查证据学、职务犯罪侦查实务、职务犯罪侦查技能等有关职务犯罪侦查预防方面的课程,并聘请最高人民检察院等部门的兼职教授来指导学生学习,组织学生到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实习。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还打算建立模拟实验室,提高学生“办案”能力。 每名学生配有一名理论导师和一名实务导师,这是职务犯罪侦查硕士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记者了解到,最高人民检察院已选派8位来自最高人民检察院、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和国家检察官学院反贪反渎领域的8位“干将”出任该班的兼职教授。 从一年级开始,“反贪硕士”们便开始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一方面,可与校方导师探讨理论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同检方导师学习实务。而且,在实习期间,学生由校方负责联系实习单位,各自的实务导师还会带领学生参与办案,旨在帮助同学们在校期间掌握初步的办案方法和技巧。 毕业去向检察机关优先录用 一项新鲜事物的产生必然会引发各种声音。对于“反贪硕士班”的开设,鼓掌的认为培养“反贪硕士”有助于反贪事业,泼冷水的认为“反贪硕士”徒增热闹,无益于反贪工作。 对此,职务犯罪侦查方向研究生项目校方总管李学军教授说:“职务犯罪侦查班得到如此广泛关注,出乎我们的意料。这是我们教学方式的一次改革。鼓励的声音是支持我们的工作,质疑的声音更能促使我们不断探索,不断进步。我们要给学生创造最好的学习环境,给他们最好的教学服务。当他们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加强我国高层次职务犯罪侦查队伍建设。” 在开班仪式上,何家弘教授与学生们约法三章:一不许给老师送礼;二不许请老师吃饭。如果外出吃饭,由老师结账;三是要求学生做校园内行为规范的楷模,并建议学生在校内佩戴“职务犯罪侦查方向硕士班”徽章明示身份。 据了解,“反贪硕士班”学生毕业后,在通过国家和检察机关的各项考试、考核的基础上,将由检察机关按国家有关规定优先录用。 争论“反贪硕士”对反贪能起多大作用? 我国著名反腐专家、中央党校教授林喆表示,人大开设反贪硕士班对社会反腐有积极意义。 2010年5月,最高检和人民大学签订成立“反贪硕士班”的合作协议。此事经由媒体报道,“反贪硕士”一词迅速在网络走红,一些百科类网站立即将之设为新词汇。 目前,法学界对培养“反贪硕士”一事褒贬不一。 清华大学教授任建明说,开设“反贪硕士班”应该是一个好的事情,反贪硕士的培养可以让反贪队伍更加专业。 中央党校教授王长江虽然也觉得这个事有点价值,但认为“反腐终究不是人才和技术的问题”。 中央党校退休教授王贵秀毫不客气地批评了“反贪硕士班”。“我们现在老是做些鸡毛蒜皮的事,总是往没用的地方使劲,官员财产公开呼吁了这么多年,怎么不干?” 而在一位反腐专家看来,“有议论说明还有希望,怕就怕大家都失望了,连议论的兴趣都没有了。”“反贪硕士班”被外界关注后,何家弘觉得很意外。他说,设立这个班,更多是从学生培养的角度考虑。即使是人民大学,现在法律硕士的培养质量也不让人满意,许多学生到毕业时都找不到自己的关注方向,何家弘希望有所改变,让这些学生从一入学就有自己的方向。 此外,多年研究刑侦后,他发觉公安部门的刑侦与检察部门的反贪侦查有显著不同,公安一直有一套成熟的侦查手法,并且形成了稳定的培训和教育体系,而检察院的反贪部门却缺乏成熟的方法。他觉得,这是个学术问题,值得专门开一门课去探索。 花絮导师与学生约法三章 开班仪式上,来自最高检反贪腐机构的兼职教授及人大的导师和30名学生一同亮相。 何家弘在仪式上与学生约法三章:一、不许给老师送礼;二、不许请老师吃饭,如果外出吃饭,由老师结账;三、要求学生做校园内行为规范的楷模,并建议学生在校内佩戴“职务犯罪侦查方向硕士班”班徽,表明身份。 面试第一名考生从小爱看反腐剧 在职务犯罪侦查班录取面试中,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专业的李璐彤以89分的面试成绩名列榜首。“我还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香港的电视剧,就是讲廉政公署的,当时特别崇拜那里面的人。”李璐彤说。 来学校报到后,李璐彤在学院网站上发现了一份“职务犯罪侦查”方向的新生联合培养的通知,就打算报考。李璐彤的爸爸是一名交通警察,也很支持她的选择。9月14日下午,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6层,面试教室门外,李璐彤正在等待进场面试。“紧张得不行,呼吸都有点急了,手心冒汗。”她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默念着自己设想的老师可能会提到的问题。叫到她了,李璐彤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拍了拍胸口,在心里告诉自己不要紧张,就推门走进了教室。 进行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后,李璐彤抽了一个问题,“你觉得你学习职务犯罪侦查的优势是什么?”抽到这个问题,李璐彤在心里舒了一口气,因为这个问题是她之前设想过的。 她定了定神,顺利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面试老师满意地点了点头。当天晚上,面试的结果就出来了。89分,第一名。 对话以下是中国之声《央广新闻》节目主持人连线中央台记者刘玉蕾的对话录音: 主持人:作为国内首个反贪硕士班,大家都很好奇这个班会有什么独特的教学模式和课程吗? 记者:作为国内首个反贪硕士班,该班的导师组副组长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的副主任何家弘教授说,反贪硕士是一个通俗的说法,准确的说是职务犯罪侦查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具体可以分为贪腐和渎职两个方向。因为它是首次培养这个方向的硕士班,所以很多工作还在探索当中。当然还是有一些特色的课程的,比如除了第一学期和其他的法律硕士一起参加基础课之外,反贪硕士的学习课程当中还特设了检查学、职务犯罪侦查学,还有职务犯罪侦查证据学等。 另外在9月23日下午的开班仪式上,来自最高检的反腐机构的兼职教授还有人大导师和学生就一起与学生进行了约法三章:一就是不许给老师送礼;二是不许请老师吃饭,如果外出吃饭的话要由老师来结帐;第三就是要求学生做校园内行为规范楷模,建议学生在校内佩戴职务犯罪侦查方向硕士班的班徽来表明自己的身份。 主持人:这些是不是意味着这批学生的就业会更容易一些? 记者:如果说这些学生要去到检察机关工作,还是需要参加一些相应选拔考试或者司法考试,只是会在同等条件下会优先录取。同时学生如果毕业后,其他都是自主选择职业的。如果他不想去检察机关工作的话,做律师或者干别的行业都是可以的。 不过23日反贪总局的局长陈连福也表示,他想尽量多的抽出时间尽可能的多指导这些学生。马海滨副局长认为,他觉得现在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学生们的社会阅历还不够,而职务犯罪侦查对于对手来讲是十分狡猾的,阅历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这都需要时间的积累,因此他们会尽量多的教这些学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