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反客里空 |
释义 | 土地改革宣传是解放区新闻工作的另一项基本内容。土改宣传初期出现右倾偏向,《晋绥日报》带头纠正这一偏向,并发起旨在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反“客里空”运动。经新华社的介绍推广,这场运动扩展到整个解放区新闻界。 背景 1946年至1947年中共中央先后制定《关于土地问题的知识》、《中国土地法大纲》,解放区全面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但在初期的土改中包括宣传报道中犯了不少右倾错误,主要表现在对地主的颂扬上。 客里空 客里空是1944年延安《解放日报》连载萧之翻译的一部原苏联作家柯涅楚克在卫国战争期间创作的话剧《前线》中一个特派记者的名字。此人善于捕风捉影、弄虚作假,他不调查了解,坐在指挥部拟稿。他根据听来的消息,即前线总指挥的儿子阵亡,就编造了总指挥的儿子在牺牲前如何发誓、总指挥听说儿子牺牲后如何痛哭流涕等情节。此人专靠杜撰虚假、空洞的文欺世盗名,给革命事业带来了危害,因此成为该剧抨击的对象。“客里空”是俄语的音译,其意译应为“乱嚷乱叫的人”或“喧嚣的人”,作者为笔下的人物起了这样一个名字,显然带有讥讽的寓意。后来这个名字就成了新闻中虚构胡编的代名词。人们在写文章时把那些歪曲事实的报道消息称为“客里空”。 进程 第一阶段:《晋绥日报》首先认识到错误,检查了新闻报道中的右倾错误以及新闻失实问题,采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发动群众揭露假报道,维护新闻真实性,发起了新闻战线上的反“客里空”运动。1947年6月15日刊登了《前线》相关情节,6月25日至27日以《不真实新闻与客里空》为题连续曝光失实报道。 第二阶段:运动得到中共中央肯定,在新华社的号召下,解放区新闻界9月开始普遍开展反“客里空”运动。 意义 发扬了我党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检查纠正了新闻报道失实的现象,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克服了土改宣传中的右的倾向,改造了新闻工作者的立场与作风,提高了新闻工作的政治素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