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反导高射炮武器系统 |
释义 | 简介能有效抗击巡航导弹和其他战术导弹的高射炮武器系统。主要用于末端防御,在低空、近程拦截来袭导弹,也可用于抗击战斗轰炸机、武装直升机等低空进袭的其他空中目标。 研发历史20世纪80年代,随着舰舰、空舰导弹威胁的增大,舰载反导高射炮系统应运而生。美国首先装备了“密集阵”20毫米6管转管反导武器系统,荷兰、苏联也分别研制了“守门员”和“嘎什坦”舰载转管反导武器系统。90年代,随着远程巡航导弹和空地战术导弹的大量使用,美国、俄罗斯联邦等国又利用原有舰载反导高射炮技术研制了陆基反导高射炮武器系统或弹炮结合的防空武器系统。 结构性能反导高射炮武器系统在组成上与普通高射炮系统基本相同,但在性能指标上要求更高,主要体现在:全系统精度小于2密位,系统反应时间一般不大于6秒,毁伤概率在0.90左右;火控系统采用四维(方位、高低、距离、速度)跟踪的火控雷达、光电、光学构成的综合探测跟踪装置和低空跟踪、快速反应、高精度抗电子干扰等技术,具备全天候发现和处理多批高速目标(目标有效反射面积≤0.1平方米、目标速度≥2马赫)的能力,有的还具备实时大闭环校射的能力。火炮大多采用20~30毫米口径,6~12管的转管高射炮,射速为4 200~10 000发/分。采用35~40毫米口径的高射炮,射速约500~600发/分,配用可编程近炸引信预制破片弹,以提高空间火力密度。火炮的高低瞄准速度为60°~175°/秒、方向瞄准速度为90°~180°/秒;有的采用“双重命中”杀伤机理,即在1 000米以内发射高速脱壳穿甲弹,在1 000米以外发射可编程近炸引信预制破片弹,以提高全程拦截的毁伤概率。反导高射炮系统多为火力、火控和载车“三位一体”自行式高射炮武器系统。 未来发展随着高技术的发展,反导高射炮武器系统将进一步提高探测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提高射速和弹丸威力,提高拦截战术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的能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