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樊哙镇 |
释义 | 镇情概况樊哙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58公里。面积56.7平方公里,人口1.5万。南(坝)樊(哙)、樊(哙)石(铁)公路过境,前河常年通航。辖高伦、高台、花梨、土溪、古凤、铁心、锁口、金花8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 历史沿革樊哙镇是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辖镇。清乾隆建场,1949年置樊哙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85年改樊哙镇。 镇名由来樊哙镇在今宣汉县东北、距城130公里之遥,龙泉士家族自治乡离樊哙还有近20公里。樊哙地山势雄伟,道路崎岖,易守难攻,是古代用兵之地,樊哙场因汉初猛将樊哙曾在此地屯兵戍边而得名。现在樊哙场的将军坪,南坝场的鹿子山、小城寨,七里峡的峨城山,十字溪(今石铁乡)的铁矿山等地均是樊哙将军曾经屯兵的地方。樊哙曾在这些地方招兵买马,积草囤粮,操练步兵、骑兵,军威大振,一时遐迩闻名。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安徽大泽乡揭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王朝的统治。陈胜、吴广后来虽然失败了,但新的反秦浪朝又在全国各地此起彼伏,其中力量最强大的便是刘邦和项羽领导的两支队伍。 刘邦,沛县丰邑(今江苏丰县)人,娶妻吕雉。樊哙与刘邦同乡,其妻是吕雉的妹妹,刘邦和樊哙是襟兄弟。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樊哙也随其襟兄南征北战,屡建战功。 公元前206年,项羽设鸿门宴欲杀刘邦未成,后封刘邦为汉中王。刘邦和项羽相比,力量太悬殊,只好忍屈受封,退居汉中,领属汉中、巴、蜀3郡31县。刘邦实行韬晦之计,养精蓄锐,逐渐集聚人力、物力,壮大自己的力量,以待时机出兵中原。他首先派遣骁勇善战的将军樊哙接管宣汉一带的秦地,樊哙接管宣汉后,立即废除秦王朝的酷刑苛法,招抚流亡,鼓励农耕,发展生产,他虽然性格刚烈,但爱民如子,与农民同甘共苦。他严格约束部队,不准侵害百姓利益,因此他的部队纪律严明,真正做到了秋毫无犯。 为了减轻农民负担,他带领部队开荒种地,养猪牧羊,深受老百姓拥戴。他大力募兵集粮,老百姓纷纷参加义军和积极纳捐,樊哙的部队很快发展到了几万人。 后来,刘邦进军中原与项羽争夺天下,樊哙也就率部出川,转战东西,所向披靡,帮助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西汉王朝,刘邦封樊哙为左丞相、舞阳侯。 宣汉人民为了纪念樊哙,便把山雄地险、河水悠悠的樊哙驻地称为将军坪,坪前修建樊哙殿,易地名为樊哙场(乡),并在七里峡的峨城山顶修建峨城寺,塑樊哙肖像于其内,众称峨城爷,长期祭祀。 经济发展樊哙场地处大巴山深处山区,过去交通闭塞,货物运输困难,所以老百姓生活比较贫困。如今樊哙场已通公路,达城至樊哙只有150公里,交通也十分方便。每逢当场日,樊哙场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热闹非凡,老百姓的生活已大大改善。 樊哙镇乡镇企业有粮油加工、食品、农机修配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油菜籽。养殖山羊、生猪、牛。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4603 男 7706 女 6897 家庭户户数 4035 家庭户总人口(总) 14557 家庭户男 7672 家庭户女 6885 0-14岁(总) 3901 0-14岁男 2149 0-14岁女 1752 15-64岁(总) 10018 15-64岁男 5204 15-64岁女 4814 65岁及以上(总) 684 65岁及以上男 353 65岁及以上女 331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3369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