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番茄细菌性斑疹病 |
释义 | 症状 可危害叶、茎、花、叶柄和果实,尤以叶缘及未成熟果实最明显。叶片染病,产生深褐色至黑色斑点,四周常具黄色晕圈;叶柄和茎染病,产生黑色斑点;幼嫩绿果染病,初现稍隆起的小斑点,果实近成熟时,围绕斑点的组织仍保持较长时间绿色。 发生规律 细菌性病害。病菌在种子、病残体及土壤里越冬,并通过雨水飞溅或整枝、打杈、采收等农事操作进行传播。潮湿、冷凉条件和低温多雨及喷灌易发病。 防治措施 (1)选用耐病品种。 (2)在干旱地区采用滴灌或沟灌,尽可能避免喷灌。 (3)建立无病种子田,确保种子不带菌是杜绝病害传播的根本措施;种子用1%次氯酸钠溶液+云大-120 500倍液,浸种20-3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 (4)初发病时用“天达2116”800倍液+“天达诺杀”1000倍液、77%多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可杀得101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3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