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番茄裂果病 |
释义 | 番茄裂果是一种常见的危害番茄果实的生理性病害,容易发生在果实的转色期。保护地、露地栽培均可危害。果实产生裂痕后,使果实降低或失去商品价值。 分类根据发生的部位和形态,可分为3种: 一是放射状裂果,它以果蒂为中心呈放射状,一般裂口较深; 二是环状裂果,以果蒂为圆心,呈环状浅裂; 三是条状裂果,即在果顶部位呈不规则的条状裂口。裂果发生以后,果实品质下降,病菌易侵入,以致腐烂。 产生原因一是由于畸形花所致; 二是由于在果实发育后期或转色期遇到强光照射,高温干旱,特别是久旱后灌大水,容易导致果皮生长与果肉组织的膨大速度不同步,膨压增大而出现裂果; 三是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当,使用时浓度过大,水肥跟不上,引起生理失调而产生裂果; 四是摘心过早,造成养分集中供应到果实而造成裂果。 发生特点从栽培类型来说,夏天露地栽培的番茄和秋季塑料薄膜温室栽培的番茄裂果发生较多。高温干燥时期也易发生。果实发育后期或转色期遇夏季高温、烈日、干旱和暴雨等天气(特别是阵雨和暴雨),果皮生长和果肉组织膨大不一致时,膨压增大,出现裂果。冬季寒冷,保护地栽培棚室内昼夜温差太大,亦可导致裂果。番茄裂果还与品种特性有关。 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发生盛期为8~9月。番茄的感病生育期是果实发育后至转色期。 偏施氮肥、土壤忽干忽湿、雨后积水、整株摘叶过度、温度调控不当等的田块发生严重。年度间夏季高温、烈日、干旱和暴雨等天气多的年份发病重。 防治方法1、选择抗裂品种,一般选择果皮厚的中小型品种。 2、育苗期,特别是花芽分化期温度不要过高或者过低,白天温度保持在2-4℃左右,夜间温度保持在15-17℃,夜温不能长期低于8℃。 3、防止强光直射在果皮上。在秋延晚和春提早栽培后期时,不要过早打掉底部叶,可起到为果实遮阴作用。 4、防止土壤过干或过湿,保持土壤相对湿度在80%左右。 5、增施有机肥和质量好的生物肥,改善土壤结构,为根系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叶面应经常补充钙、硼等微量元素。 6、正确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使用激素喷花时,浓度不易过大,要针对品种、温度合理确定使用浓度。 7、整枝打杈要适度,保持植株有茂盛的叶片,加强植株体内多余水分的蒸腾,避免养分集中供应果实造成裂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