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法门寺金银器
释义

法门寺金银器(Gold and Silver Wares from the Famen Temple)1987年在中国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基地宫中发现,共121件。其中唐懿宗供奉60多件,唐僖宗供奉10多件。全身以珍珠璎珞为装饰的捧真身菩萨,是为祈求懿宗“圣寿万春”而铸造的。过去国内发现的金银器物主身份不明或偏低,而地宫中物账胪列清晰,二帝所赐器物均可勘对分明,确属皇帝所有的唐代金银器。现主要珍藏在法门寺博物馆。

历史意义

一、这些器物是太带金银器精品,都是皇帝集中各地精粹或特别征调工匠转为供养真身而打造。二、这些器物因为是唐朝通过者用来供养真身的,帝王享用的在这里应有尽有,反映堂弟社会生活和金银器工艺的真实全貌。三、这批金银器具有物主明确、断代准确和产地明了特点,为研究懿宗迎佛提供了确凿的依据,对唐代金银器的考古研究会产生一系列的突破。

具体介绍

发现

1987年,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陕西西安的一座唐代古塔因不堪暴风雨的骤然袭击而倒塌。在清理塔基废墟时,人们发现并打开了唐咸通十五年(公元874年)封闭的地宫。地宫内的情景令人震惊,在前、中、后3个小室中,放满了唐王朝几代皇帝供奉给佛的珍宝器用共约400件,其中最大宗的就是金银器皿,共121件(组)。共计发现文物2000余件,因皆与佛舍利的供奉有关系,故而件件都是同类中的佼佼者,堪称极品。因此,法门寺地宫的发现被视为“佛教和唐代考古的最重要发现”,有“世界文化史上的第九奇迹”的美誉。

价值

这些金银器的形制和装饰极尽精巧华美,如唐懿宗供奉的一套用于保存佛骨舍利的宝函,内外共计八重,全部以金银材质制成或以金银装饰。八重容器,层层环套,最内层的金塔更以纯金制成,玲珑剔透,金光熠熠,神奇的佛骨舍利就藏于塔内。

地宫数量众多的法器与礼佛供养道具,是出土中重要的一部分。礼佛的方式包括灌顶、供香、供食、供花、燃灯等等。地宫内发现的鎏金鸳鸯团花双耳大银盆、阏伽瓶、素面香案、仰莲瓣水碗、羹子、素面高圈足银灯等即属此类。法器中以迎真身银金花十二环锡杖最为重要。锡杖通体涂金刻花,杖首有垂直相交的以银丝盘曲而成的两个桃形外轮,轮顶的仰莲流云束腰座上托智慧珠 1枚。杖顶又有忍冬花、流云纹、仰莲瓣组成的三重佛座,其上承托佛的三昧耶形体现物──五钴金刚杵。杖身中空,錾刻有手持法铃、身披袈裟立于莲台上的缘觉僧十三体,衬以缠枝蔓草鱼子地纹,雍容华贵,制作精绝。锡杖全长1.96米,堪称国家重宝。

法门寺发现的许多金银器是皇帝为迎送真身特别颁布令制造的,因此,錾文内容丰富,史料价值极高,如卧龟莲花纹朵带环五足银熏炉底,刻有“咸通十年文思院造八寸银金花香炉一具并盘及朵带环子,共重三百八十两。匠臣陈景夫、判官高品吴弘、使臣能顺”。这对研究唐代宫廷内金银作坊组织、职官设置、唐代晚期度量衡制度等方面,都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许多前所未见的新器形的出现,丰富了唐代金银器的内容。僖宗所供奉的蕾钮摩羯纹三足架盐台、金银丝结条笼子、飞鸿路纹银笼子、 龟盒、 鎏金鸿雁纹茶槽子、鎏金团花银轴、鎏金飞天仙鹤纹壶门座茶罗子、鎏金伎乐纹调达子等等,使我们了解到唐代宗室贵族饮茶时所用的调味器、贮茶器、碾茶器、点茶器等众多门类,反映了唐代贵族的生活风貌,是难得的珍品。

追溯

法门寺塔唐代地宫轰动性的考古新发现,集中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古代金银器制作工艺的高度发达。除了注重造型轮廓以外,唐代金银器更配以精致的装饰纹样,同时还利用贵金属本身的光泽,在银器上将纹饰鎏金,制成精美的金花银器。特别是大型金花银盘,通常在盘心设计主要纹饰,多为芝鹿、狮子、凤鸟或摩羯(鱼龙),然后在菱花或葵花形盘缘,饰布局匀称的花卉图案,早期的花卉纹疏落有致,到中唐以后花卉图像变得丰满且分布密集;还有的在盘心的主纹周围再加饰一周花卉图案,由内外两重增至三重纹饰,更显富丽堂皇。

唐朝经济的高度发达,使得金银器成为当时重要的工艺制品之一。西安何家村唐代金银器窖藏的发现,就说明了金银制品在唐代士绅商贾中的大量流行。唐亡后,唐代金银器的影响一直延续,尤其在明清的皇室和贵族墓葬中,金银器的出土数量依然众多,仅北京地区著名的大宗出土就有明董四墓、万贵墓、万通墓以及闻名世界的明定陵地宫等。

金银器是我国古代文物中的珍品,因其质地贵重极为稀少。地宫共出土唐代咸通年间(860—874年)的金银器121件。这批器物为皇室所有,等级高,品类多,成组配套,且产地明确,制作年代详实反映了唐代皇室的生活风貌和高超的金银制作技术水平。同时也为研究晚唐历史提供了崭新的资料。

就生产地看,多出自文思院和润州 (今江苏镇江)。其中,文思院为皇家金银器制作中心,成立于唐大中八年 (854年)。咸通年间,迎佛的所需刀具均由文思院承制。就制作工艺而言,当时主要有两种,一是模铸法,就是将熔化的金、银注入刻有花纹的模具中,冷却后取掉模套,最后施以刻花或镏金。另一个方法就是钣金法,这种方法是将碾展的金箔或银箔覆于特制的模具之上,用钢锤敲击成型。

精品简介

镏金捧真身菩萨像,是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金银器的代表作品。该作品通高38厘米,通体挂满珍珠。菩萨的双手捧有一长方形的雕花金匾。据史载,这尊捧真身菩萨像是唐懿宗过生日时,僧人澄依用自己的金银请文思院的工匠们打造出来的一件精品。后来法门寺佛舍利被迎入皇宫供奉,就置于这尊菩萨像的金匾托盘之上。

法门寺出土的镏金四股十二环锡杖,通长1.96米,是文思院工匠们打造的又一件顶级精品。该锡杖计用金62两,银58两。在锡杖顶部有象征密教五佛五智的宝顶宝塔形三重佛座造型,赵朴初用“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来评价这件精品。锡杖仅高度就比号称“世界锡杖之冠”的日本正仓院铜头锡杖高出近0.21米,因此,它才是真正的“世界锡杖之士”。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锡杖不同于禅杖,禅杖是防止修行的僧徒打坐时睡觉所用,一般多用软头来敲打信徒。锡杖为法器,是修法的人必持之物。因其在震动时,音似锡声,故名锡杖。持锡杖者多为高僧,是显示修行和功德的标志。四股十二环,表示四谛十二因缘,这是佛门的基本教义和理念。持之可除烦恼,断欲念。

五足卧龟熏炉系唐懿宗御赐供佛之物,《物帐》碑载,熏炉一幅台朵带共重380两合今天的15.378公斤,器外度錾问曰:“咸通十年文思院造八寸银金花熏炉一具并盘及朵环子共重三百八十匠官陈景夫判官高品臣吴弘悫,使臣能顺。”熏炉放置于台上,居地宫后室正中,是唐代考古中仅见的炉、台配套放置之实例,出土时其镂孔插放金锡仗,银熏匙,内留香料灰渣和石榴花纹琉璃盘。其工艺采用了錾刻、钣金鎏金、铆钉等方法,由炉盖、炉身组成。在其圆隆的盖面凸出部分錾五朵莲花,每朵莲花上卧一龟,龟首皮侧后顾,口衔瑞草,怡然自得,莲花以枝蔓相连。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因而唐人造物多饰以龟或龟背纹以及龟形器,大约受密教五方佛艺术造像影响,熏炉及炉台均五足绶带盘结而成的朵带以梢钉连接足间。

炉台呈现盘状,平底上折斜沿,盘心为一对长尾凤,相向昂首而立,羽毛细碎,似轻柔可触。

熏香器是唐代同类金银器中最宏大的一个。

一方面要供养佛骨,一方面又要用于法会过程,因而地宫出土供养均为金银器,实现唐帝王永为供养的宏愿。出土的鎏金银水碗与银粉盒(带香脂)、银芙渠”银香炉、手炉、波罗子及钵盂等为六大供养品表六度。

从出土两枚茶道用具的一结条笼子看,唐代已出现金银丝编制技术,且精湛绝伦。而镂空笼子则采用了模冲技术。镂空笼壁毬路纹方心和圆边整形极为规整、光滑,器物上无多见的齿痕。更另人叫绝的是笼盖笼壁还有几十个两两对飞的鸿雁。这种工艺今天尚难以达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