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法藏寺 |
释义 | 法藏寺,佛教寺庙名,上海、香港、天津、吉林各有一座名为法藏寺的寺庙。 寺庙简介:法 藏 寺 法藏寺位于京东第一山距离北京城区六十公里的盘山风景区内。魁伟高山环抱其中,周围树木葱茂,山泉流淌,鸟语花香,是个“静安其身、静养其神”的好去处。 法藏寺历史 法藏寺始建于唐朝,明成化年间重修。清康熙养心大师重建。乾隆年间(公元1754年)重修并更名为“法藏寺”。寺左侧曾有一千年古松,盘曲如龙,取名盘龙松。乾隆皇帝曾32次巡幸盘山,留有盘山诗作1702首。其中数首咏赞法藏寺:“法藏古松不可孤,金仙礼罢小知蹰。此时仆从亦憩息,云罩遥瞻便问途。” 后来盘龙古松随法藏寺毁于战火。 今法藏寺重建于2006年,拥有大雄宝殿、天王(弥勒)殿、观音殿、地藏殿、钟楼、鼓楼等。大雄宝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和文殊、普贤菩萨,彩绘十八罗汉壁画;东殿供有观世音菩萨,西殿供地藏王菩萨,彩绘十殿阎王壁画;前殿供弥勒佛、四大天王、韦驮菩萨。现在法藏寺已被纳入盘山风景区整体规划中,并在不断建设完善。 法藏寺耀空法师 如今于法藏寺主持全面事务的是释耀空法师。 耀空法师,江苏盐城人。1995年追随西藏密宗法王、金刚上师八思巴,潜心修习西藏医学及无上金刚密法。1998年于平江东山古寺礼上“本”下“智”大和尚剃度出家,赐法号“耀空”字“来心”。2005年任宜章龙泉寺副寺兼僧值。2006年于南岳祝圣寺授具足戒。2007年于江西云居山任香灯师,并协助传授三坛大戒。2008年在北京创建自医自治自然疗法,弘扬佛教医学。2009年受邀主持河北月明寺重建事务。 佛教,作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慈悲化现,历来都以服务众生为己任。创建佛教医院和佛教养老院是耀空法师的心愿,帮助饱受身、心病痛折磨的有缘人解除痛苦,免除由于错误的打针吃药和过度治疗造成的疾病,免除由于不正确的观念、习惯、价值观和文化理念而导致的疾病,帮助降低社会医疗体系和社会福利的负担,尽最大努力造福社会。通过让病人听闻佛法祛除心病,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自我健康管理理念,运用佛教医学、美国脊柱医学、人类传统自然康复医学等系列手段,包括整脊、禅修、拍打、拉筋、禅跑、辟谷等,系统地对身心全面调整,不打针、不吃药,充分激发人体自愈修复能力,透过佛教的慈悲与包容最终达到健康长寿、自在解脱! 法藏寺弘法事业 一、讲经说法 二、 三皈授戒 三、 自然康复教育 四、 禅修中心 五、 慈善事业 弘法事业之一:讲经说法慈悲与智慧是佛法的内涵。生活在世间有慈悲加智慧会过得自在安逸。《阿含经》里有一则海龟喻,“人身难得”如一盲龟在大海中漂流。它要找到一根可以倚靠攀救的浮木非常不容易,尤其浮木上还要有个孔,让盲龟的头伸出来以便漂浮,实在是难上加难,人生难得要把握好机因缘。 “佛身充满于法界”,真理就是佛的法身。经典上说:“正法以为身,净慧以为命。”清净的般若智能是佛的慧命。生活也能像云水一样逍遥自在,没有名枷利锁的束缚,不自我设限封闭,能随遇而安,随缘生活,随心自在,随喜而作。如果懂得这个道理,世间一花一叶、一沙一石都是如来法身的显现。 法藏寺定期举办法会、讲座,组织诵经,并潜心推广八思巴上师的“生活禅”。八思巴上师精通药师法门,行医数十年,诊治的病人来自世界各地,上至皇帝总统,下至平民百姓。他发现80%以上的疾病来自于心:心生病了身体才生病,心想好,病随之就好。他通过“生活禅”健康讲座帮助饱受折磨的众生解除心灵和身体的痛苦,不断修行最终健康长寿,自在解脱。讲座涉及生活各个方面,如习惯与健康、商业的起心动念、学习与改变、团队的力量、创造健康快乐、说话的艺术、行为语言、爱的力量、喜舍与缘份、怀疑心与信心、心牢与辛劳、有理无理、生命与责任、觉悟与生活等。 弘法事业之二:三皈授戒皈依:皈依是进入佛教之门。三宝是佛、法、僧。 皈依之功德利益可以说在人生中所得利益总和也不及皈依三宝的功德。《佛说希有校量功德经》说:皈依三宝所得的功德之大,若具足四事供养,乃至建七宝塔供养舍利的功德,尚不及皈依三宝所获得的功德之百分之一。“夫三宝者,千生难遇,万劫难逢,皈依者,福增无量;礼念者,罪灭河沙。譬如灵丹之妙药,疗百病而蠲除。冥冥黑夜中,三宝为灯烛;滔滔苦海内,三宝为舟航;焰焰火宅中,三宝为雨泽。”由此可知三宝的功德。 没有皈依三宝,即使拜佛烧香,也只能算是佛教的尊敬者,而不算佛教徒。皈依三宝,它是开启一切教法的钥匙,是一切正法的基础,从此就播下解脱的种子,能够远离不善业并增上善业,成为一切律仪之根本,一切功德之来源。 授戒:佛陀指出的解脱之道,即是由戒德、定力、智慧构成三阶段修练。三阶的升起各自有赖于前一阶:定有赖于戒,慧有赖于定。 受戒的好处: 戒如良师:告诉行者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指示方向。 戒如轨道:规范行为,引导行事。 戒如城池:防护外人的侵犯。一个守戒的人,平常不乱杀生,不乱偷盗,也不乱淫,不乱说,不乱吃,不作一切非法的事情,所谓“平常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所以戒如城池。 戒如水囊:解除人生旅途上的干涸。戒告诉行者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可以,不生起贪欲心、瞋恨心,不会为非作歹,如同得到甘露灌顶,时时清凉自在。 戒如明灯:照亮前程的黑暗。行者一受戒,戒条明明白白,等于人生前程的一盏明灯清楚前途何去何从,不至于走岔了路、摸黑倾跌。 戒如璎珞:庄严行者的法身。每个人都希望穿着高雅,有美丽的妆扮;戒就是璎珞,就像穿在身上美丽的衣服,可庄严相貌。 法藏寺根据信众的请求授予居士戒、菩萨戒等。 弘法事业之三:自然康复教育现代人由于工作、金钱、家庭等压力导致了各种疾病,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由于错误而过度的打针吃药使人病情恶化甚至生命凋谢。 法藏寺运用佛教医学、美国脊柱医学、人类自然康复医学,建立自医自治自然疗法,通过整脊、禅修、拍打、拉筋、禅跑、辟谷等一系列有效手段,让病人在不打针、不吃药的情况下,充分激发人体自愈修复能力,同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自我健康管理理念,系统全面地对身心调整。 更为慈悲、殊胜的是,为了减轻病人痛苦,扩大就业造福社会,满足众多有缘人希望加入健康生命管理行业的愿望,法藏寺定期举办学习班和培训课程,系统教导自然康复疗法,掌握整脊等技术,帮助申请加盟“(生命管理)奇康禅息小栈”全国连锁店。截至到目前为止,已有近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光荣毕业,并在各大城市建立奇康禅息小栈,让繁忙的人们得到身体和心灵的休息康复。 弘法事业之四:建立禅修中心§ 禅堂及禅修的缘起 禅堂,古称僧堂,指禅林中僧众日常修禅起卧之堂舍。是禅宗丛林的主要建筑,为天下僧众安身立命、专志修行的所在,禅僧昼夜于此行道。“禅”是梵文dhyana的音译,意即“冥想”。其具体方式通常指:在寂静的地方,坐下来同时把心集中在一定的对象上,即一般所说的“坐禅”。 对于印度佛教来说,修“禅”是十分重要的。如:原始佛教时代,世尊因修四禅八定而悟入中道实相。出家为僧者,要在佛陀或其大弟子带领下学习教法、礼仪和戒律及坐禅观法。日常生活中,出家比丘的标准生活型态如下: (一)晚上十点就寝,凌晨两点起床。 (二)凌晨两点到早上六点打坐修定。 (三)早上六点到十点出定,洗刷盥洗,打扫住处,外出乞食托钵。 (四)早上十点到下午两点,斋后休息或打坐修定。 (五)下午两点到六点,继续打坐,或出定为其它僧众、信众说法。 (六)晚上六点到十点则继续打坐修定。 由上可看出:比丘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打坐修定的行持上。据说僧众在和合共住之时所作唯有二事:一曰“圣默然”,即打坐修定;二曰“法谈”,即论究佛法义理。 其它世俗的闲聊,则被讥为无用的“畜生论”,这在和合僧团是严格禁止的。比丘言必为“法谈”,行必为“默然”- 修定。 这恰好与定、慧相应,因为僧众舍弃世俗,割爱辞亲,其目的就是证得正法与般若慧。 佛陀时代僧众打坐修定的地方,有的在树下、坟间,有的在精舍、窟院等。其中窟院是人工开凿构造的,并不是天然洞窟,是佛陀时代用以独隐修禅的场所。 § 法藏寺禅修中心 坚持不懈地修习禅定将使人身体健康、增长定力、培植智慧和慈悲心。法藏寺禅修中心长年提供修习禅定和各种相关练习的指导,每月举办禅七活动,引导修行者循序渐进地修习,把禅修平民化、生活化、简易化,体现了佛法禅密追求大乘入世的精神,为世界、国家、社会和谐人类身心健康尽佛教棉薄之力。 弘法事业之五:慈善事业二千五百年前,佛陀于菩提树下开悟,并于世间宣说种种离苦得乐、拯慰赈济的法门。自古以来,佛教徒为实践佛陀“应病予药”、“拔苦予乐”的慈悲教法,凡对大众身心生活有所助益的事业均视为己任,积极兴办慈善事业。法藏寺将继续秉持佛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在十方大众的护持下,以解除众生的悲苦为目标,在文化、教育、医疗等方面尽己之力利益终生,不断向造福人类的大道迈进,无休无止,努力不懈。 法藏寺地址: 北京出发:京平高速公路“夏各庄”出口,转津冀高速第一个出口“田家峪”出口,进入宝平公路北行1.5公里于盘龙谷“漫山红墅”别墅区,经过许家台乡东窝铺村2公里的盘龙谷右路风景区内。 香港法藏寺 该寺位于九龙慈云山沙田坳道175号。创建20世纪60年代。1990年重修。 建筑慈云山法藏寺是香港著名的佛寺,红柱白墙、黄瓦飞檐,倚山而建,该寺最大特色是一对铁门髹上红色的漆油,门外有铁板,上写“法藏寺”三个大字,它的位置在登飞鹅岭的一条汽车小路的入口处。停车场入口两旁饰有两幅佛像浮雕壁画,分别是皈依佛与弥勒佛,墙上的大招牌亦是佛像浮雕画,内容是佛祖在菩提树下讲经说法,五名弟子专心听道。 进入法藏寺大门,要经过长廊,然后才到寺内的大殿。 法藏寺为三进式的结构,最前是哼哈殿,内有哼哈二将塑像,像高十迟。 第二进是天王殿,殿内供奉弥勒佛、韦驮菩萨、药师佛及四大天王。 拾级再上是大雄宝殿,殿内供奉西方三圣;两旁则是十八罗汉像。大殿的左边是观音殿,右边是伽蓝殿。东西两廊建筑分别是办事处、祖堂、宗正堂、功德堂及斋堂。 活动每年四月初八浴佛节,法藏寺都吸引许多港九善信到来参禅,自晨早六时起即络绎不绝。寺内的斋菜,亦颇有名,很多善信都欣赏寺内香积厨巧手泡制的素菜。由于法藏寺邻近沙田坳村、慈云山村,街坊善信常到寺中拜佛参禅,香火鼎盛,每年有清明及盂兰两次法会。而寺内接办大小功德佛事,设有先人灵位,因交通方便,故人流不绝。 得名根据佛经所载,佛法内藏有无可限量的德性,故名“法藏”,《无量寿经》有一句云:“行使方便,入佛法藏,觉登彼岸。”意思就是说,佛祖的佛法,深藏万般真理,我们能够进入佛法里面去,接受佛法所藏的真理,就可以到达彼岸,这是此间寺庙为法藏寺的原因之一。 另外有一位唐朝的法藏大师,由康居国进入唐朝京城长安(即之西安),当时武则天对他极为尊敬,请他到宫廷内讲述华严经。他在讲经的时候,忽然口中吐出一道白光,这道白光在他的头上绕了一圈,武则天知他是有道的高僧,赐他一个封号,名为“贤首”,所以又称“贤首法藏大师”。 关于这位大师的故事很多,其中一个,说他在殿上指著殿阶前一对金狮子说法,武则天看到这金狮子栩栩如生,大为惊服。 他在唐明皇元年(712年)圆寂于长安大荐福寺内,唐明皇赠他“鸿胪卿”。佛教中人,称他为华严三祖,这是法藏大师的故事。法藏寺就是取义于上述两件。 北京法藏寺法藏寺,位于崇文区。法藏寺地名得自法藏寺庙。法藏寺是当年北京有名的大庙。建于金大定年间,原名弥陀寺。明朝景泰年间重修,才改名法藏寺,俗名白塔寺。后来因为年久失修大部分建筑坍毁,而塔独存。此塔内空可攀登,过去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京师各界人士,络绎不绝,来此登塔远眺。称为“九九登高”。新中国建立后,1958年该塔被拆除。1965年法藏寺地名并入幸福大街中。 天津法藏寺法藏寺坐落于辛口镇大沙窝村南与王家村交界处,当地俗称大佛寺(现名千尊玉佛寺)。它始建于周隋之间(公元约557年至581年),数百年来屡遭荒、旱、兵、火破坏,明弘治15年,有本村岳氏父子两代出资与该寺庙两届住持佛宝法翠带领乡民对该寺进行重建。构筑大殿、两侧偏殿及南房殿宇,绘塑法藏和尚佛像,又油漆彩绘,经15年修建,至明正德11年完工,使法藏寺重现旧颜,恢复其往日巍峨之势。 大约明正德末年、嘉靖初年(公元约1510年至1532年),该村又有信士提出对法藏寺进行扩建,并出资捐物,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建两廊,分别在两侧加建钟鼓二楼,旁边又跨建出3间禅室,后绘塑历次参加建寺之功臣像供于殿中。法藏寺内亭榭、楼台、泉室错落有致,高低相映,其间又有奇花异草,怪石嶙峋。这样的扩建工程一直延续到明嘉靖3年春完工。信士岳信、岳钺、岳佩、岳仲华等4人为此事请赐进士出身的云南道监察御史皋兰段绩撰文,赐进士第前给事中知楚雄府任丘于溱篆额,金城后学海陈养丹书,明嘉靖3年孟夏立碑记志。 至此,古代文献及文物中再没有有关法藏寺的记载。由当地居民的回忆可推断,法藏寺坍塌成为一堆废墟的时间约为清晚期民国初期这段时间内。 公元20世纪70年代初,该村在法藏寺遗址上建造大沙窝小学,发现其遗址尚遗存有大小石碑各1块。小石碑疑为该寺始建时(即周隋)的碑记,填水塘时一起埋入坑中,而另一块大石碑幸被保护起来。现此碑已断为3截,存放在千尊玉佛寺院中。 果园法藏寺法藏寺,又名法藏净苑。位于长沙县果园镇新明村张家冲。距长沙市区50公里。始建于公元2004年,为释心林所创。 其依山而建,三面环山,聚水藏龙,花卉夹道,清净静谧,风景秀美,得山川之灵气,享人文之璀璨。占地约40亩,总体建筑面积1800余平方米,为四合院式风格。有主建筑、三圣殿、地藏殿、伽蓝殿、学习室、寮房、斋堂、客堂、关房、往生堂、化身窑、放生池等。 主建筑两层。前门有圆柱6根,气势宏伟。正门有匾曰“法藏净苑”,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省文联主席、诗人谭仲池先生题写。并有楹联曰:“法音宣流,一音演畅般若义;藏经烨耀,万卷阐扬涅盘门。”(蔡日新书)“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又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丹山居士书)“念佛即念心,自性弥陀原非二;生彼同生此,娑婆净土本无殊。”(杨炳南书)前栋二楼是佛堂,内塑西方三圣及药师佛、地藏王菩萨等佛像,为修行之场所。 一楼为课堂,多挂字画,置有电视、DVD,以为听经诵经之便。关房为闭关之所。学习室藏经书2000余册,有净空长老、吴立民、赵朴初、虞逸夫、颜家龙、杨炳南、史穆、陈羲明等名贤墨宝。各处墙壁亦多由书家抄写有警世、修行语录。 法藏寺系净土宗道场,主张讲经说法,不搞香火,不赶经忏,一心念佛,专修净业。又农禅合一,辟有菜园、茶园等,自食其力。常住20余人,每年参与佛事活动千余人次。 2009年,住持释心林创办慈善组织“法藏功德会”,捐献十余万元,以修桥补路、扶危济困、赈灾助学、救恤孤寡。又以义工形式,并通过网络论坛展开活动,于年节慰问残疾、孤寡,捐助地震灾区,参与环保事业,在国内产生了广泛而深远之影响。 住持释心林,又称果园心林,俗名李坚,江西铜鼓县人。1996年出家于净土宗祖庭庐山东林寺。曾任东林寺副寺、麓山寺知客、松柏寺第一任住持、路口东兴寺住持等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佛学及宗教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上海法藏寺法藏讲寺简称法藏寺,位于上海吉安路271号。1924年,由天台宗僧人兴慈创建。法藏讲寺是上海四大丛林之一,也是上海唯一的天台宗道场。 兴慈创建法藏寺法藏讲寺的历史与兴慈大师的名字连在一起。兴慈大师俗名陈舂华,法名悟云,字兴慈,浙江新昌人。大师14岁出家,次年就从天台囤清寺从镜法师受具足戒,汗继承他的法脉。21岁,随从同环法师学习《楞严经》,27岁在浙江天台高明寺开讲《金刚经》时就语惊四座。之后,他讲经弘法的足迹遍及江、浙、赣、沪等名山大利。1918年,兴慈法师应哈同夫妇之请,由天台山来上海开讲《天台四教仪集注》,这是兴慈大师和法藏寺最早的缘起。 后来,兴慈大师住在超生精台,不久得到王一亭等居士的赞助,在吉安路购置土地5亩,筹建法藏讲寺。民国18年,法藏讲寺殴宇全部落成。 法藏讲寺主要建筑外形为塔式的大雄宝殿,内奉释迦牟尼佛坐像,阿难、迦叶塑像侍立两旁,左右殿壁塑假山及十八罗汉,善财五十三等。另有弥勒阁,阁中供奉布袋和尚像,韦驮、伽蓝塑像分立两旁,二十四诸天神像立于云峰山巅之间。 沪上讲经道场法藏讲寺自创建以后,每年讲经一期,分别延请著名法师莅寺讲经,先后聘请弘一、圆瑛、应慈、持松,静权,芝峰、墨禅、阮伯康等高僧大德来寺讲经弘法,成为一时盛景。平时,寺内有念佛会等,每年农历十月初八日至十五日举行“万年佛七”。 法藏寺内的法堂可容600令人,是讲经说法的场所。藏经楼内藏有明刻藏经《南藏》,清刻乾隆版《大藏经》、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刊印的《续藏经》等。法藏讲寺还办有佛教文化教育事业和社会事业,在民国时期成为上海一处讲经论法传播佛教文化的阵地。主要有附设于寺内的法藏学院(前身为瞻风学社,1943年改称法藏学社,次年改为法藏学院),专弘天台宗教义; 1937年创办于寺内的法云印经会;设立于丽园路分院内的法云学社; 1930年创办的法藏寺化身窑;1946年创设于寺内的慈光补习学校; 1949年于寺内设立慈光施诊所以及兴慈中学,同乐小学等。兴慈法师于1950年农历四月十七日逝世前,也留下了《二课合解》、《金刚经易知疏》、《开示录》、《蒙山施食仪规》等著述。 法藏寺复兴1993年7月,上海市佛教协会着手对法藏讲寺进行修复,边修复边对外开放。1994年,在上海市政府和中国佛教协会、上海市佛教协会的关心支持下,法藏讲寺修复委员会宣告成立,收回被占用的寺房,整顿修复,并招纳流散的僧众。当时,寺庙虽然破旧不堪,面目全非,但经过四众努力,六年筹划,将寺庙的大殴初期修复,殿内也已供奉了相应的庄严佛像,新建大殿四层,高耸云天。大殿的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屋顶、飞檐部采用传统的中式建筑元素,斗拱翘角,巍峨雄伟。而内里的装修则是西式,不同于一般寺庙,体现了佛教文化与上海海派文化的一种结合。 法藏寺内还保存了多幅珍贵的名入楹联。由于在“文革”中有心人有意保护,目前寺庙初步修复后,这批楹联也重见天日。有民国元老于右任先生的对联、戴季陶楹联、以及章太炎、李烈钧等人的楹联,成为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2000年5月,毕业于中国佛学院的光慧法师担任法藏寺寺务处主任,领导寺内僧众和职工继续修复庙宇并继承兴慈大师心愿,每周六,法藏寺内都会举办讲经法会,礼请各方高僧大德讲经弘法。光慧法师也亲自登上讲堂为各方信众讲经说法。每次讲经法会,附近的四五百名信众都将讲堂坐满。 今后几年中,法藏寺将在光慧法师领导下续建寺庙的二期、三期工程。另一方面,继续保持由兴慈法师所开创的法藏寺传统,以文化教学弘法为特色,弘扬天台宗,使这个以讲经弘法闻名沪上的天台宗道场,继续成为各方信众的精神家园。 寺址∶上海市卢湾区吉安路271号 吉林省榆树市法藏寺榆树市位于吉林省中北部松辽平原,是一座古老而又文明的城市。法藏寺坐落在榆树市闵家镇古城村北,距市区大约八公里左右。据史料记载,这里地处龙穴,法藏寺正建在龙脉之上,龙气环绕,紫气茫茫,灵气非常,是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修行宝所。法藏寺是新创建的尼众寺院,座座宝殿雄伟庄严,梵音嘹亮。本寺住持释净法,宿具善根,深悟佛法,以她慈悲、广大的愿行和定慧道心,透视世间,带领弟子,日夜辛劳,白手起家,兴建寺院,以德感人,以法化人,爱国爱教,济世救人,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不立语言文字,指心破相,大气无暇,弘法自如,度生无碍,感天动地,诸佛放光加被,天龙护佑,佛法兴盛,道场兴隆,灵妙吉祥。在师父的慈悲摄化下,僧众和合共住,同建法幢,续佛慧命,弘法利生,荷担如来家业。 法藏寺的修行宗旨是:严持戒律,立念菩提道愿,真诚永恒不退,身心供养三宝,住如来家,行如来使,六根启用,道海无涯,本不他悟,自觉心开,慧通法界,如来真谛,超然大觉,定成佛道,普利有情,正法久住。 全体僧众以此宗旨为目标,精进修行,威仪具足,清净庄严,每天除早、晚上殿、二时临斋外,三时念佛,普愿回向,三界吉祥,灾难消除,正法久住,法轮常转;经七、佛七、各种法会,殊胜庄严,梵音嘹亮,法云遍布,摄化有情,云聚法藏,皈依三宝,种诸善根,福慧吉祥。 法藏寺的建筑独具特色,采用明清风格的仿古建筑,由浙江安居建筑设计院仿古设计室主任设计,湖北古建公司施工,设计独特,施工精巧,将佛教艺术、传统艺术与建筑艺术融为一体,既有南方建筑的艺术特色,又有北方建筑的宏伟庄严。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建三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佛光阁、藏经楼...。 河北省沧州市法藏寺法藏寺位于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安陵镇小齐村。 2010年3月26日,小齐庄的村民们自发修路,来到村北头的土岗上取土,没想到刚挖下去1米多,就挖出了这5样石雕,包括一对赑屃、两块碑额和一件石墩。这对赑屃身长约2米,宽1.3米,高约80厘米,是一雌一雄,每只重约1000公斤。两块碑额方方正正,每面都雕刻着三条龙,形象生动,碑额正面中心刻有“重修法藏寺记”的字样,另一面为篆书,字迹暂时无人能识别。赑屃和碑额均为青石雕刻。据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工作人员介绍,这一地区曾建有寺庙,名为法藏寺,据推算始建于唐朝开元年间,历经多次修缮,最后一次修缮在明代了。根据《吴桥县志》记载,法藏寺毁于清光绪年间,仅留台基。经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工作人员推算,赑屃和碑额可能是该寺庙功德碑的一部分。该寺庙台基在2009去年全省文物普查中已被列入文物保护点,已发现的遗存已按照相关程序上报上级文保部门。 2011年在当地佛教协会,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沧州市佛教协会会长延参法师的大力支持下,帮助寺院负责人恒唯法师正在复修中。希望这做千年古刹能早日恢复往日光辉,造福一方百姓。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