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发达社会主义理论
释义

“发达社会主义”理论,又称“成熟社会主义或完全社会主义”的理论,是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形成的关于社会所处发展阶段的理论,后来被摒弃。

发达社会主义理论
提出

“发达社会主义”一词最早由列宁首先使用。勃列日涅夫上台后重提这个概念并进行了系统的论证。1967年11月,勃列日涅夫在庆祝十月革命50周年大会的报告中,第一次正式宣布苏联已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1971年3月,苏共“二十四大”正式肯定了这一结论。苏联1977年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把苏联已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的结论固定了下来。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苏联理论界围绕“发达社会主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基本内容

它的基本内容是:(一)认为社会主义阶段的长期性和相对独立性,是划分“发达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依据。具体说来就是:(1)社会主义不是短暂的阶段,而是共产主义社会发展中整个一个历史时期。过去认为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结束,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后,就立即开始从社会主义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在社会主义基本建成后。还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时间,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潜力,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因此,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中,划分不同的阶段是完全必要的。

(2)社会主义有它自身的基础,即有它的相对独立性。那种把社会主义看成一种过渡的社会形态,没有自身基础的观点是错误的。社会主义社会有着自身的质的规定性,有着自身的既不同于资本主义也不同于共产主义的稳定的基础,有着在自身基础上发展、完善的过程,社会主义应当划分为不同阶段。(二)发达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到成熟状态。其基本表现是:全部社会关系在社会主义内在和固有的集体主义原则基础上的改造即将完成;社会主义规律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社会生活各领域中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以充分显示,社会制度具有有机完整性、蓬勃的活力、政治上的稳定性和牢不可破的内部团结。(三)建设发达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两种所有制的发展并逐渐接近;人民福利的不断增长;保留和完善“按劳分配原则;实行有利于加强工人阶级的主导作用的改革;民族平等和共同繁荣;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长入全民国家;进一步提高人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和思想觉悟;加强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全面合作;加强党的领导。(四)发达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可概括为:它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个时期,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成熟时期,是逐步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发达社会主义”理论是对赫鲁晓夫“全面建设共产主义”理论的一种纠正,但它并没有完全摆脱超阶段倾向。

结果和评价

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逝世之后,发达社会主义的提法逐渐被冷淡。安德罗波夫比勃列日涅夫更加清楚苏联的实际情况。对于苏联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发达社会主义理论对苏联的社会发展阶段显然估计过高。一个人均生产总值仅是美国五分之二的苏联,人均收入为美国三分之一的苏联充其量只是一个中等发达国家,其实更客观地讲苏联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距离真正的发达社会主义阶段的距离还不小。发达社会主义的提法是不符合实际而超越阶段的。苏联的许多理论家和官员为了迎合勃列日涅夫的追求虚荣的心态,炮制了这个理论。苏联并没有因为标榜而实现发达社会主义,反而这个理论使苏联的领导人洋洋自得,失去了改革的危机感和动力。等到1986年以后苏联人在审视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们发现发达社会主义理论不过是个“大忽悠”,苏联的各个方面都比三十年前更落后于西方世界了。

教训

虚假的理论不仅无助于实践,而且会被人民和历史的发展无情的抛弃,甚至成为笑柄。发达社会主义理论的文章充斥着1968-1982年苏联的各种政治理论刊物上。1983年它伴随着勃列日涅夫而逐渐远去。1985年以后这个理论从刊物中彻底消失。这个政治理论的政治生命仅仅18年。一种政治理论,必须是在经过时间和历史检验后,成为科学体系的成熟思想。政治理论的提出必须严肃认真,符合国情和时代特点,必须真实,必须落到实处,让人民群众受益得实惠,造福于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10:5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