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贰师将军 |
释义 | 简介贰师将军是一种杂号将军。 详细介绍中国古代武职官衔的一种统称,始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唐以后逐渐衰微。 汉魏时期,有军功者比比皆是,授予官职的难度加大。因此常在“将军”前冠以某个名号以作为他的官职,这种名号并无一定,名号之间也无上下级关系,因此称为杂号将军。 在秦代以前,中国的武职将军名号只有大将军、前、后、左、右将军。汉文帝时始有车骑将军、卫将军。以后将军名号日益繁多,如骁骑、楼船、材官、伏波、贰师、度辽、龙骧等,或以所领部队(如骁骑指骑兵、材官是指辎重),或因奉行的任务(如李广利西域大宛国的贰师城就封为贰师将军 )。 李广利介绍李夫人早卒,武帝曾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封海西侯,其兄李延年为协律都尉。 征和三年,李广利出征匈奴前与丞相刘屈髦密谋推立刘髆为太子,后事发,刘屈髦被杀,李广利投降匈奴。李广利投降匈奴后,亦被杀。 秦汉交替时期,漠北的匈奴崛起,在其首领冒顿单于的率领下东灭东胡,西逐月氏。至汉朝时已占有漠北及部分漠南的广大地区,形成了一个大的军事强国。人民从事牧业,逐水草而居,居住在毡帐内,不事农耕,没有城郭。人们从小就骑射,又有的是马群,因此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常犯汉朝边境,使汉的边民深受掳掠之苦。刘邦时,虽天下草创,为保边境安全,亲自率领大军进行抵御。结果被匈奴三十万精兵包围在白登(现在山西大同市境内),由陈平用奇计才得以解围。吕后称制专权时,接受白登被困的教训,对匈奴的进犯,主要采取忍辱的和亲政策。汉文帝、汉景帝之时,为励精图治,使民能休养生息,争取安定的环境,有一个和平的发展时期,对匈奴也采取和亲的政策。武帝时由于国家的富强,武帝便改变过去对匈奴消极的防御而采取积极的防御,以攻为守,将侵犯的铁蹄远逐至境外,以保长久的安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