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二竖 |
释义 | 词语解释【名称】:二竖 【拼音】:èr shù 【注音】:ㄦˋ ㄕㄨˋ 基本解释二竖 èrshù [two children;the evil spirits responsible for illness] 两个小孩,后以称病魔 公梦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左传·成公十年》 详细解释亦作“ 二竖 ”。【出处】:1.语出《左传·成公十年》:“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后用以称病魔。 【示例】:晋 葛洪 《抱朴子·贵贤》:“二竖之疾既据而募良医,栋桡之祸已集而思谋夫,何异乎火起乃穿井,觉饥而占田哉!” 明 郑若庸 《玉玦记·索命》:“ 伯有 今为厉,二竖还乘衅。” 刘开扬 《高适诗集编年笺注原始》:“时余方为二竖所苦,以卷帙浩繁,力难胜任,拜辞之馀,乃督以兹事。”清 汤之旭《皇清州同知尹思袁公(袁可立曾孙)墓志铭》:“年甫及壮,遽罹二竖之凶,闻者莫不嗟惜。” 释义:(2).指危害国运的奸佞小人。【出处】:唐 张说之 《赠户部尚书河东公杨君神道碑》:“协心五朝,戡勦二竖,奋飞比落,推戴 中宗 。” 【示例】:《宋史·徐侨传》:“今女谒,阉宦相为囊橐,诞为二竖,以处国膏肓。”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