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二妙丸 |
释义 | 二妙丸,是以炒制的苍术、黄柏按照1:1的比例粉碎后,按照传统水泛丸的工艺制成的中药成方制剂。二妙丸是中医用于燥湿清热的基础名方,广泛应用于湿热下注引起的炎症、红肿、渗出等症。临床中在各科都有应用,只要是辨证为湿热证,尤其是湿重于热证,均可使用。 简介二妙丸疗效显著的疾病 皮肤科:湿疹、脚气、阴囊湿疹、生殖器疱疹、带状疱疹(治不好)、手癣、臁疮、脓疱疮、脚癣、下肢急慢性湿疹、皮炎、肛门瘙痒症、老年瘙痒症、酒糟鼻。 妇科:白带异常(各种阴道炎导致)、急慢性泌尿系感染、月经不调、盆腔炎。 内科:腹泻、细菌性痢疾、肠炎、黄疸、肝炎(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胃炎和胃溃疡(湿热型)、失眠多梦(湿热证)。 外科:足膝红肿热痛、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症)、下肢静脉曲张兼湿热者、下肢溃疡、糖尿病足、下肢丹毒、坐骨神经痛(湿热证)、湿热腰痛。 泌尿科:泌尿系感染。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 口腔科:口臭、口舌生疮、牙龈炎、牙周炎。 耳鼻喉科:慢性咽炎、慢性鼻窦炎、慢性上颌窦炎等。 男科:阳痿(湿热下注)、睾丸炎或附睾丸炎 湿热常常表现为一种体质,很难短时间去除,因此往往需要长期用药,多数燥湿清热的药物药性都很强,因此用药应加以注意。由于二妙丸组方简单,几乎无毒副作用,长期服用,非常安全。因此是燥湿清热的首选药物。 应用沿革《丹溪心法》二妙散方名出自《丹溪心法》,但本方药物组成并非率先出自《丹溪心法》。苍术、黄柏所组成的二妙散一方,最早见于元代危亦林所著《世医得效方》卷9的“脚气”门中,名苍术散。原文为“苍术散治一切风寒湿热,令足膝痛或赤肿,脚骨间作热痛,虽一点,能令步履艰苦及腰膝臀髀大骨疼痛,令人痿頢,一切脚气,百用百效。苍术,米泔浸一日夜,盐炒。黄柏,去粗皮酒浸一日夜,炙焦各四两,右(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煎七分,温服,日进三、四服。” 危亦林(1277~1347),元代江西南丰人,将祖上五世累积的经验方剂“依按古方,参之家传”的方法,于天历元年(1328年)开始,至元三年(1337)撰成本书,至正五年(1345年)刊行。其后明 成化17年(1481)复刊行元 朱震亨(1281~1358)所著《丹溪心法》时,将苍术、黄柏组成的苍术散改名为二妙散。在该书卷4“痛风”中载:“二妙散,治筋骨疼痛因湿热者,有气加气药,血虚者加补药,痛甚者加生姜汁,热辣服之。黄柏(炒)、苍术(米泔浸、炒)。右(上)二味为末,沸汤,入姜汁调服,二物皆有雄壮之气,表实气实者,加酒少许佐之。若痰带热者,先以舟车丸,或导水丸,神芎丸下伐。后以趁痛散服之。”从朱震亨所论,未说明二药剂量。 《世医得效方》朱震亨与危亦林为同一时代人,危亦林较朱震亨长4岁,但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刊行于1345年,朱震亨的《丹溪心法》刊行于1481年,两书相比较,朱氏所载之方较危氏之方晚了136年,二方主治、组成相同,云二妙散出自《丹溪心法》,若以方名言则是,但若详论主治,似与历史不符。 在《丹溪治法心要 卷3 腰痛门》中,朱震亨另有一首苍术汤,“治湿热腰腿疼痛,两胁搐急,露卧湿地,不能转侧,苍术汤,苍术、黄柏、柴胡、附子、杜仲、川芎、肉桂,作汤服之。”从其主治来看,当是二妙散较早的加味应用。 《医学正传》明 正德10年(1515)虞抟所著《医学正传》卷5将本方加入川牛膝,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名三妙丸,每服五七十丸,空腹姜、盐汤化下,主治湿热下流,两脚麻木,或如火烙之热,这是苍术散加味应用的好的范方,沿用至今的三妙丸、三妙散(汤)皆源于此,方中加牛膝后,则下行力增强,更长于治湿热下注引起的脚气病、腰膝关节酸痛,湿疮以及带下、淋浊。 《古今医统大全》明《古今医统大全 卷59 脚气门》引《医林集要》二神汤云“治一切风寒湿热,足膝肿痛,脚骨作热者,能令步履艰辛,一切脚气百用百效,苍术(制)、黄柏(制),各三钱半。水煎空心服,日2次。”此方实乃二妙散,但方中药物有剂量,其主治与二妙散相同,这是苍术散组方应用的另一方名。 《医宗金鉴》清 乾隆7年(1742年)吴谦在《医宗金鉴 外科心法 腹部》中将苍术散加入槟榔,各等分,亦称三妙散,“共研细末,干撒肚脐,出水津淫成片,止痒渗湿,又治湿癣,以苏合油调搽甚效。”但此方不内服,只供外用,即“三妙散用槟榔、苍术、黄柏同研渗湿疮,苏合油调治湿癣,收干止痒效称强。”可惜此方迄今鲜有沿用之人。 《仙拈集》清 乾隆19年(1754年)李文炳著《仙拈集》卷2引《医方选要》将苍术(米泔浸,盐炒),黄柏(酒浸,炙),牛膝各五钱,水煎空腹服,用治脚气,名三妙散。 《罗氏会约医镜》清 乾隆54年(1789年)罗国纲在《罗氏会约医镜》中将虞氏的三妙丸亦改作散剂用。《罗氏会约医镜 卷13 杂证55 论脚病》曰:“三妙散,治腰漆湿痛仙方,苍术三钱,黄柏炒,钱八分,川牛膝二钱,用净膝者更妙,夜服,此方人人可服,若房屋阴湿及走水受湿者,不时各服一、二剂,至老无腰膝湿痛之病,不可忽过。”“三妙治腰膝以下湿病,即前方(二妙散)加川牛膝二钱,夜服。(《罗氏会约医镜》卷12 杂证47 论湿证),并还将二妙散进行加味应用,名加味二妙散 ,治湿热痹痛,骨节疼痛,如火之燎,或麻木痿软,由当归、川牛膝、川萆?、防己、龟板、黄柏各二钱,苍术三钱组成,温服,或加份量,醋煮面糊为丸(见《罗氏会约医镜》卷11 杂证 论痹证),并说主治热痹。由此,古籍载之三妙散便有外用和内服之别。名同实异,但两者均系危氏所创之苍术散演化而成的似属无疑。迄今所用三妙散为内服剂,当为《仙拈集》、《罗氏会约医镜》中所先创。《医学正传》中的三妙丸和《仙拈集》、《罗氏会约医镜》中的三妙散药物组成相同,但方名不同。 《类证治裁》清 道光19年(1839年)林佩琴在《类证治裁》中又将苍术散改作丸剂,名二妙丸,用以治疗“湿火”(见《类证治裁》湿症论治 附方):“湿热三妙丸,二妙丸加酒蒸牛膝二两。”(见《类证治裁》卷5 痿证论治 附方),并进行加味应用,如加味二妙散,此方所用药物与《罗氏会约医镜》中之加味二妙散完全一样(见《类证治裁》卷5 痹证论治 附方)。 《成方便读》《成方便读》又在苍术散的基础上加入怀牛膝,薏苡仁,名四妙丸,主治湿热下注,下焦痿弱,肿痛,小便不利,使湿热从小便而出,大抵未出苍术散的轨范,制方原理是一致的。 苍术散自创立以来,在使用沿革中,虽几经增补易名,然其药功用的原则始终未变,即清热燥湿,虽有于方中加入牛膝、薏苡仁者,改散为丸,为汤,但以苍术、黄柏二药为主的配伍法度未变,至今仍是治下部湿热病变的要方。近人秦伯未先生在《谦斋医学讲稿》中将二妙散加知母名三妙丸,亦用治下肢痛属湿热下注者。 其它古代典籍古代典籍中名“二妙散”方名的方剂还有不少。①《普济方》卷71《杨氏家藏方》中之二妙散由当归、熟干地黄各等分组成,主治目昏,视物不明,泪下。②《百一选方》卷18引柳正之方二妙散由蛇退1条,蚕纸1片(方5寸以上)组成,以麝香温酒调下,主治难产。③《朱氏集验方》卷1二妙散由当归、橘皮各等分组成,具理气血,去风作用。④《朱氏集验方》卷6二妙散由四君子汤,黄芪建中汤各一贴加白扁豆,缩砂仁组成,主治痔疾。⑤《朱氏集验方》卷10二妙散由平胃散、四君子汤各二贴组成,主治妇人血崩。⑥《普济方》卷204二妙散由半夏一两,干桑皮二两组成,主治五膈气,心胸痞塞。⑦《万病回春》卷7二妙散用蜣螂炭火烘干研末服,主治小儿大小便不通。⑧《证治准绳》疡医 卷5二妙散由马蹄香、香圆橘叶组成,主治马�,满身起堆。⑨《慈幼新书》卷1二妙散由文蛤一两,黄柏二钱组成,主治眼中翳膜血丝,煎水外洗。⑩《绛囊摄要》二妙散由蒲黄炒黑,海螵蛸各等分组成,主治舌肿出血,另一方由木瓜一两,干丝瓜络五钱组成,主治虚火牙龈肿痛。以二妙散为名的方剂在《仙拈集》、《外科全生集》等典籍中还有记载,但药物组成各不相同。 另外,朱震亨认为在应用二妙散之前,“若痰热者,先以舟车丸,或导水丸,神芎丸下伐,后以趁痛散服之”。导水丸(见《丹溪心法》卷2 喘15)又名神芎导水丸,“大黄、黄芩二两,丑末、滑石四两,右为末,滴水丸,每四五十丸,温水下。”(见《丹溪心法》卷3 痢9)而《丹溪心法》卷3 发热47:“神芎丸,大黄、黄芩、滑石、牵牛,右为末,滴水为丸。”显然,导水丸即神芎丸,用于清热泻下。“趁痛散(《丹溪心法》卷4 痛风63):乳香、没药、桃仁、红花、当归、地龙酒炒,牛膝酒浸,羌活、甘草、五灵脂酒淘,香附童便浸,或加酒芩,炒酒柏。右为末,酒调二钱服。”从舟车丸、导水丸、趁痛散诸方分析,主要是加强利水除湿、活血行气通经作用,达到强筋健骨的目的,这更利于二妙散发挥治疗作用。 质量标准[处 方]苍术(炒) 500g 黄柏(炒) 500g [制 法]以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性 状]该品为黄棕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涩。 [鉴 别](1) 取该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针晶细小,长5~32μm,不规则地充塞于薄壁细胞中。黄色纤维大多成束,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壁木化,增厚,可见黄色不规则分枝状石细胞。 (2) 取该品粉末2g,置具塞试管中,加乙醚10ml,振摇10分钟,分取上清液2ml置具塞试管中,加高锰酸钾试液2 滴,振摇1 分钟,红色即消失。 (3) 取该品0.1g,研碎,加甲醇5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5分钟,滤过,滤液补加甲醇使成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柏对照药材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0.5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甲醇-异丙醇-浓氨试液(12:6:3:3:1)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预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荧光斑点。 [检 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 [含量测定]取该品适量,研细,取约1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适量,加热回流1~2小时,弃去乙醚液,残渣挥去乙醚,加甲醇适量,回流提取至提取液无色,将提取液(必要时适当浓缩)转移至50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0.06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1μl、对照品溶液1μl和3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甲醇-异丙醇-浓氨试液(12:6:3:3:1)为展开剂,置用氨蒸气与展开剂同时预饱和15分钟的双槽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照薄层色谱法进行荧光扫描,激发波长λ=365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该品按干燥品计算,每1g含黄柏以盐酸小檗碱(C20H17NO4·HCl) 计,不得少于3.0mg。 [功能主治] 燥湿清热。用于湿热下注,足膝红肿热痛,下肢丹毒,白带,阴囊湿痒。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 [贮 藏] 密闭,防潮。 [规 格]每100粒重6克。 [标准来源]2005版药典 【生产厂商】北京同仁堂制药有限公司 【药物剂型】丸剂 【药品说明书】 处方药说明书 实验室分析法方法名称:二妙丸-盐酸小檗碱的测定-薄层扫描法 应用范围:该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二妙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该方法适用于中成药二妙丸。 方法原理:供试品于索氏提取器中经乙醚加热回流,过滤,滤液蒸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制成供试液,点样、展开,用薄层扫描仪进行荧光扫描,于激发波长λ=365nm测量盐酸小檗碱(C20H17NO4·HCl)荧光强度的积分值,计算其含量。 试剂:1 乙醚 2 甲醇 3 苯 4 醋酸乙酯 5 氨水 6 异丙醇 仪器设备:4.1 仪器 1.1索氏提取器 1.2薄层扫描仪 1.3涂布器 应能使吸附剂在玻璃板上手工或自动涂成一层符合厚度要求的均匀薄层。 1.4点样器 一般采用微升毛细管或与之相应的点样器材。 1.5展开室 可用适合薄层板大小的专用玻璃缸,底部平底或双槽,盖子须密闭。 2 材料 2.1玻板 用10cm×10cm、10cm×15cm、20cm×10cm或20cm×20cm的规格,要求光滑、平整,洗净后不附水珠,晾干。 2.2吸附剂 硅胶G,其颗粒大小一般要求直径为10~40μm。 试样制备: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 1mL含 0.06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供试品细粉约 1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适量,加热回流 1~2小时,弃去乙醚液,残渣挥去乙醚,加甲醇适量,回流提取至提取液无色,将提取液(必要时适当浓缩)转移至 50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注:“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操作步骤:1.薄层板制备 将吸附剂1份和水3份在研钵中向一方向研磨混合,去除表面的气泡后,倒入涂布器中,在玻板上平稳地移动涂布器进行涂布(厚度为0.25~0.5mm)取下涂好薄层的玻板,于室温下,置水平台上晾干,在反射光及透射光下检视,表面应均匀,平整,无麻点、无气泡、无破损及污染,于110℃烘30分钟,冷却后立即使用或置干燥箱中备用,或用商品预制板。 2.点样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 1μL、对照品溶液 1μL和3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如用点样器点样到薄层板上,一般为圆点,点样基线距底边1.0~1.5cm,样点直径一般不大于2mm,点间距离可视斑点扩散情况以不影响检出为宜。点样时必须注意勿损伤薄层表面。 3.展开 将点好样品的薄层板放入展开缸的展开剂中,以苯-醋酸乙酯-甲醇-异丙醇-浓氨试液(12:6:3:3:1)为展开剂,置用氨蒸气与展开剂同时预饱和15分钟的双槽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 4.含量测定 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选择反射方式,采用吸收法,进行荧光扫描,激发波长:λ=365nm ,测量供试品荧光强度的积分值与对照品荧光强度的积分值,计算。 用外标法测定时,若对照品各数据点在校正曲线上呈一通过原点的直线时,可用一点法校正,如不通过原点通常宜采用二点法校正,必要时用多点法校正。 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一部p.295。 非处方药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称:二妙丸 汉语拼音:er miao wan [作用类别]该品为湿疹类非处方药药品。 [成 份]苍术(炒)、黄柏(炒)。� [性 状]该品为黄棕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涩。 [功能主治]燥湿清热。用于湿热下注,白带,阴囊湿痒。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克,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忌烟酒、辛辣、油腻及腥发食物。 2.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药期间,如局部皮疹需要使用外用药时,应向专科医师咨询。 5.如瘙痒重者,应去医院就诊。 6.服药7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对该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该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该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该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