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二刻拍案惊奇 |
释义 | 《二刻拍案惊奇》是明代凌蒙初的拟话本小说集,它同《初刻拍案惊奇》一起,合称“二拍”,是我国古代短篇小说的宝库之一。《二刻拍案》共有作品40篇,但卷二十三《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姨病起续前缘》与《初刻拍案惊奇》同卷篇目相同,卷四十《宋公明闹元宵杂剧》系杂剧,故实有小说38篇。《二刻惊奇》的思想内容是比较复杂的,但从总体上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兴的市民阶层的思想观念,其所提倡的传统道德中也有不可否定的健康成分,主流还是比较好的。 作者凌蒙初(1580~1644) 明末小说家。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浙江乌程(今湖州)人。12岁入学,18岁补廪膳生,55岁以优贡授上海县丞,63岁任徐州通判,并分署房村。明末农民军起,他与之对抗,最后呕血而死。 凌蒙初著作有拟话本小说集《拍案惊奇》初刻和二刻(简称“二拍”)。戏曲《虬髯翁》、《颠倒姻缘》、《北红拂》、《乔合衫襟记》和《蓦忽姻缘》等,此外还著有《圣门传诗嫡冢》、《言诗翼》、《诗逆》、《诗经人物考》、《左传合鲭》、《倪思史汉异同补评》、《赢□三札》、《荡栉后录》、《国门集》、《国门乙集》、《鸡讲斋诗文》、《乙编□诞》、《燕筑讴》、《南音之籁》、《东坡禅喜集》、《合评选诗》、《陶韦合集》、《惑溺供》和《国策概》。 目录序 小引 卷一 进香客莽看金刚经 出狱僧巧完法会分 卷二 小道人一着饶天下 女棋童两局注终身 卷三 权学士权认远乡姑 白孺人白嫁亲生女卷四 青楼市探人踪 红花场假鬼闹 卷五 襄敏公元宵失子 十三郎五岁朝天 卷六 李将军错认舅 刘氏女诡从夫 卷七 吕使君情媾宦家妻 吴太守义配儒门女 卷八 沈将仕三千买笑钱 王朝议一夜迷魂阵 卷九 莽儿郎惊散新莺燕 梅香认合玉蟾蜍 卷十 赵五虎合计挑家衅 莫大郎立地散神奸 卷十一 满少卿饥附饱飏 焦文姬生仇死报 卷十二 硬勘案大儒争闲气 甘受刑侠女著芳名 卷十三 鹿胎庵客人作寺主 剡溪里旧鬼借新尸 卷十四 赵县君乔送黄柑 吴宣教干偿白镪 卷十五 韩侍郎婢作夫人 顾提控掾居郎署 卷十六 迟取券毛烈赖原钱 失还魂牙僧索剩命 卷十七 同窗友认假作真 女秀才移花接木 卷十八 甄监生浪吞秘药 春花婢误泄风情 卷十九 田舍翁时时经理 牧童儿夜夜尊荣 卷二十 贾廉访赝行府牒 商功父阴摄江巡 卷二十一 许察院感梦擒僧 王氏子因风获盗 卷二十二 痴公子狠使噪脾钱 贤丈人巧赚回头婿 卷二十三 大姊魂游完宿愿 小姨病起续前缘 卷二十四 庵内看恶鬼善神 井中谭前因后果 卷二十五 徐茶酒乘闹劫新人 郑蕊珠鸣冤完旧案 卷二十六 懵教官爱女不受报 穷庠生助师得令终 卷二十七 伪汉裔夺妾山中 假将军还姝江上 卷二十八 程朝奉单遇无头妇 王通判双雪不明冤 卷二十九 赠芝麻识破假形 撷草药巧谐真偶 卷三十 瘗遗骸王玉英配夫 偿聘金韩秀才赎子 卷三十一 行孝子到底不简尸 殉节妇留待双出柩 卷三十二 张福娘一心贞守 朱天锡万里符名 卷三十三 杨抽马甘请杖 富家郎浪受惊 卷三十四 任君用恣乐深闺 杨太尉戏宫馆客 卷三十五 错调情贾母詈女 误告状孙郎得妻 卷三十六 王渔翁舍镜崇三宝 白水僧盗物丧双生 卷三十七 叠居奇程客得助 三救厄海神显灵 卷三十八 两错认莫大姐私奔 再成交杨二郎正本 卷三十九 神偷寄兴一枝梅 侠盗惯行三昧戏 卷四十 宋公明闹原宵杂剧 涉及方面一、表现爱情婚姻和两性关系; 二、表现封建官吏的思想行为; 三、表现商人生活。 意义从"初刻"的序言里,可以知道凌蒙初是由于看到冯梦龙所编辑的"三言"行世颇捷,因而在"肆中人"怂恿下写了"二拍",在小说的取材上,凌蒙初所见的宋元旧本,已被冯梦龙"搜括殆尽",剩下的只是"沟中之断芜,略不足陈"的东西,所以就"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而畅之"。在序言中,作者对于"一二轻薄恶少,初学拈笔,便思污蔑世界,广摭诬造,非荒诞不足信,则亵秽不忍闻"的现象,表示十分愤慨,但在"二拍"中这类描写还是很多。 "二拍"的部分作品具有积极意义。首先是有些作品反映了明代市民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意识。《转运汉遇巧洞庭红》写商人泛海经商事。主人翁文若虚,在国内经商破产,一次偶然和一些商人出海经商,他因没有本钱,只好带了只值一两多银子的洞庭红,不料到了海外,竟卖了八百多两银子。回来的路上,在过一荒岛时又拣到了个珍宝,因此大发横财,成了一大富商。联系明中叶后商人要求开放"海禁"的历史背景,就能看出,小说反映了当时商人们追求钱财的强烈欲望。《叠居奇程客得助》写徽州商人程宰因经商失败,"怕归来受人笑话"而流落关外,后来为海神所垂爱,得其指点,先后通过囤积药材、丝绸和粗布发了横财。海神的"人弃我堪取,奇赢自可居"的指点,表现了商人的精神世界和经营准则。在《乌将军一饭必酬》中,王生两次贩物被劫,使他对出外经商,失去信心,他的婶母一再鼓励他:"不可因此两番,坠了家传行业。"这些十分重视商业的描写,在以往作品中实属少见,这是明中叶后商品经济活跃,市民意识进一步发展的反映。 "二拍"中部分描写爱情和婚姻的作品,具有一定的社会内容。《李将军错认舅》,着力描写了刘翠翠和金定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先是翠翠迫使父母放弃"门当户对"的习俗陈规而和金定结合,后翠翠被李将军虏去作妾,金定又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翠翠。但迫于将军权势,不得以夫妻相认,最后以双双殉情来表示他们之间至死不渝的感情。《宣徽院仕女秋千会》里的少女速歌失里,对父 母从势利观点出发的悔盟迫嫁行为坚决抗争,终于实现了和心爱的未婚夫相结合的美好愿望。《错调情贾母詈女》中贾闺娘与孙小官相爱,遭母横加干涉,后经种种曲折,这对有情人终成了眷属。在《满少卿饥附饱□》里批判了满少卿的忘恩负义、富贵易妻的丑恶行为;并对现实生活中只准男人丧妻后续弦再娶,置妾买婢,而不许寡妇再嫁的现象,表示了不平,实际上提出了在爱情婚姻生活中要求男女平等的观点。 “二拍”中还有一类作品,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贪婪凶残、荒淫好色。《青楼市探人踪》里,通过狰狞贪婪的杨佥宪和狠心夺产的张廪生这两个形象,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阴险狠毒的本质,尤其是杨佥宪的罪行更令人发指,为吞没五百两银子的贿赂,竟杀害了张廪生主仆五条人命。《进香客莽看金刚经》里写贪婪卑劣的柳太守,为胁取寺中收藏价值千金的白香山手书金刚经,竟嘱盗诬攀某寺为窝藏盗犯之所,对住持多方迫害。《王渔翁舍镜崇三宝》中提点刑狱使者浑耀闻知住持法轮藏了他人宝镜发了财,为夺得宝镜,他用尽各种威逼手段,直至把住持活活打死。 “二拍”颇善于组织情节,因此多数篇章有一定吸引力,语言也还生动,但从总的艺术魅力来说,它比“三言”差得多。 凌蒙初在《序言》中申明自己所写小说是“文不足征,意殊有属”,作者所属的无非是要宣扬名教,以达到劝慰的目的。因此书中消极、落后的成分比重甚大。具体表现为露骨的色情描写甚多,另外封建迷信、因果报应和宿命论思想几乎充斥全书,还有少数篇章如《钱多处白丁横带》、《何道士因术成奸》里对农民起义进行了攻击。 版本与流传《二刻拍案惊奇》有两种版本。 一种为日本内阁文库藏崇祯五年尚友堂刊本,该本是尚友堂部分原版的重印本,四十卷。《书舶庸谭》卷三之三月二十五日记云:“中缝下端标尚友堂。前有序二:一为壬申睡乡居士题,一为崇祯壬申冬日即空观主人题于玉光斋。图为刘奎摹。或题刘君裕刻,每卷一事二目,其第四十卷乃《宋公明闹元宵杂剧》,题‘《贵耳集》、《瓮天脞语》纪事,即空观填词’。”董氏将四十回回目全部钞录,从中见出《宋公明闹元宵杂剧》是重印时补入的。卷三之二十九日:“内藤湖南昨自京都来寓京桥区木挽町小松屋,九时偕田中访之,谈及《二刻拍案惊奇》为明人度曲家所取材,中国绝无传本,恳其设法借印以备《曲海》之参考。湖南允之。”但不知何因最终未能如愿。1947年王古鲁手抄交商务印书馆,因文字猥亵而被搁置,1957年才由古典文学出版社印行,其中插入从日本摄回影印的图像若干,首图便有“内阁文库”钤记。 另一种为法国巴黎图书馆藏三十卷本。郑振铎民国二十年(1931)为《明清二代的平话集》所写跋文将此本称为“别本”,并说:“未知编者,明末清初坊本。这部书世间流传绝少,我偶然的在巴黎国家图书馆中见到了它。”[⑥]《书舶庸谭》卷六之二十二年(1933)十二月十三日云:“巴黎图书馆亦有《二刻拍案惊奇》,凡三十卷,抄存其目。除前十卷同内阁所藏,已见前外。录其十一卷以下之目如后。”董氏所录后二十卷的回目,也为双句回目,但并非一卷一事,二十卷计二十四事。两相比较,巴黎图书馆藏本《二刻拍案惊奇》并无《宋公明闹元宵杂剧》。孙楷第《日本东京大连图书馆所见中国小说书目提要缘起》称,内阁文库藏《二刻拍案惊奇》“已为唯一无二孤本”。内阁藏本《宋公明闹元宵杂剧》虽然不是尚友堂原刊本,却自然是现存的孤本了。董氏之前亦未见任何著录,傅惜华《明代杂剧全目》和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虽然都已著录了该剧,但都晚于董氏的《书舶庸谭》。 “三言二拍”这两套书在中国的遭遇是很奇特的。直到本世纪二十年初鲁迅撰写《史略》时,还不能看到《喻世明言》和《警世通言》,“谨知其序目”,国内只有《醒世恒言》一种,反而在日本藏有比较完整的版本。 至于“二拍”,因为在清朝被视为“淫词小说”屡遭禁毁,至到清中叶《二刻》已经不大流传。在道光、同治年间浙江、江苏颁布禁止淫词小说的命令时,其所开的书单都只有《初刻》而没有《二刻》,那是因为到此时《二刻》已不大为人所知了,所以有一段时间也不容易找个全本来看。此外,大约在“二拍”面世五年后的崇桢十年( 1637 年),出现了《今古奇观》这本书。它选录了“三言”的二十九篇和“二拍”的十一篇作品。其中选入的都是两书精华,有了《今古奇观》,看“三言二拍”的人就少了。所以王古鲁在《二刻拍案惊奇》排印本卷首的《本书的介绍》中说: 记得四十年前(本文写于 1956 年),一个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人,要想读一点所谓通俗短篇小说,除了一部《今古奇观》而外,简直没有其它可读的了。后来陆续在国内,在日本,发现了《京本通俗小说》、《古今小说》、《喻世明言》(二十四卷)、《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清平山堂话本》、《雨窗》、《欹枕》集等等,丰富了研究话本系统小的演变资料。现在回忆了过去的情形,同时看到了过去想读而读不到的这类珍籍,陆续地被刊布了出来,对于一个曾经从事搜集过这类珍籍的我,是何等兴奋的事。 的确,这两种书是经过辗转的影印抄录,才全面和中国的读者见面的,其中王古鲁、孙楷第都作了重大的贡献,简单的说,二书的重要版本如下: 1 、《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史略》引书肆天许斋的告白说:“本斋购得古今名人演义一百二十种,先以三之一为初刻”,可见“三言”的出版是早有计划的分为三部,每部收四十篇小说。《喻世明言》有藏日本尊经阁和内阁文库的天许斋刊本,又有藏大连图书馆的衍庆堂本。 2 、《警世通言》,初版本是天启甲子( 1624 年)金陵兼善堂刊本,藏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另有三桂堂王振华覆明刊本,藏北京图书馆。 3 、《醒世恒言》有天启丁卯( 1627 年)的金阊叶敬池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金阊叶敬溪刊本,藏大连图书馆;衍庆堂刊本,也是天启丁卯年版,藏北京图书馆。 4 、《初刻拍案惊奇》,初版在崇桢元年( 1628 年),由尚有堂刊行,共四十卷,现存日本日光轮王寺慈眼堂法库。 5 、《二刻拍案惊奇》亦四十卷,其中二十三卷《大姊魂游完宿愿 小妹病起续前缘》是从《初刻》移补进来的。卷四十的《宋公明闹元宵杂剧》则是戏剧,所以实际只有三十八篇小说。本书写于崇桢五年( 1632 年),仍由尚友堂刊行,现存的最佳版本是重印本,藏日本内阁文库。 当然,上述的资料仅供参考,今日我们不会轻易去找原版的“三言二拍”来看。因为在五十年代,“三言”已分别由许政扬、严敦易、顾学颉整理,原由文学古籍刊印社负责出版,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 1956 至 1958 年间出版, 1981 年重版。“二拍”由章培恒整理,王古鲁、章培恒注释,于 1982 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再版。这些版本都作了校勘并有注解,是研究和欣赏古代短篇白话小说最好的本子。 总之,冯梦龙的“三言”共一百二十篇,多来自“家藏古今通俗小说”(《古今小说序》),而凌溕初的“二拍”则是作者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诙谐者,演而畅之”(《拍案惊奇序》)。前者多为编选改订,后者则着力放创作。从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发展看,将小说由书场带到案头成为读物的功臣是冯梦龙;而将短篇小说由累积型的集体创作转为作家个人创作的功臣则是凌溕初。二人对白话小说都有巨大的贡献。 凌濛初的文学思想凌溕初的文学思想受李贽的影响,与当时的文学家如汤显祖、袁中道、冯梦桢有来往,也有比较相同的文学见解,下面略作介绍。 第一,凌溕初主张小说必须能一新读者耳目,让读者在愉悦的审美中获得精神享受。换句话说,作品带有娱乐性是必须的,他在《拍案惊奇序》中说到这部书的写作目的和过程时说: 因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诙谐者,演而畅之,得若干卷 。 要使作品有娱乐性,其中一个办法就是追求故事情节的“奇”,这也是他把书名叫做《拍案惊奇》的本意。他极力主张小说必须“谲诡幻怪”,写出“耳目前的怪怪奇奇”(见《拍案惊奇序》)。当然,如果因为“好奇”而导致小说的“失真”,则他是反对的。所以在《二刻拍案惊奇序》中又提“出无奇之所以为奇”的理论作补充,认为“奇”可以在“耳目之内,日用起居”(《拍案惊奇序》)。这是对“奇”的理论的深入发挥。 第二,小说有娱乐他人的作用,所以它是一种商品,必须面对大众,要有广大读者群和其它的文艺形式如诗词一类,可以摆在案头供自己消遣,或供一二好友欣赏的作品不同。凌氏多次表示自己的作品,是因为“为书贾所侦,因以梓传请,遂为钞撮成民编”。(见《二刻拍案惊奇小引》)凌氏可以说是比较早觉察到要把文学作品从书斋引向商业市场的一个文人。这是文学观念的一大突破。 第三,虽然小说是商品,要娱乐他人,但也有抒发作者感情的作用。凌溕初起初写小说,是因为科场失利,因而借小说以发泄心中的不平,“姑以游戏为快意耳”,目的是“聊舒胸中磊块”。(《二刻拍案惊奇小引》)。同时,他认同小说必须要有教化的功能,即如《二刻拍案惊奇小引》所说的“意存劝戒,不为风雅罪人”。虽然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有时便做不到这一点,在作品偶然有庸俗趣味的描写,如写得较为露骨的性欲,但这一点也可以理解为“食色、性也”,是他重视人性,尊重人性的表现。 “二拍”的思想艺术在小说的评价上,一般都以“三言”高于“二拍”。有关“二拍”的思想内容,最重要的价值是,全部七十八篇作品都是凌溕初自己编写,或是根据前人说部、笔记、戏曲等敷演而成。孙楷第在《三言二拍源流考》说: 要其得力处在于选择话题,借一事而构设意象;往往本事在原书中不过数十百字,记叙锁闻,了无意趣,在小说则清谈娓娓,文逾数千,抒情写景,如在耳目;化神奇于臭腐,易易阴惨为阳舒,其功力实亦等于造作。 这段话说明凌溕初能在丛残小语中,用自己的思想和艺术眼光加以改造,使这些素材成为有完整情节和人物性格,一般都有万字左右的小说,这种创作力是令人钦佩的。尤其和“三言”作比较时,更可以看出这一点。“三言”有不少作品是宋元旧本,冯梦龙大多是修改旧作,在小说史的贡献上,凌溕初是应该记上一功的。 从内容上看,“二拍”除了有传统的人物形象如帝王将相,王孙小姐或义士侠客外,特别引人注目的还有一大批商人,作者用肯定和歌颂的态度去写这一批以前被人看不起的人物,而且写得栩栩如生,有声有色,成为“二拍”内容上显著的一个特点。 在古代社会,传统讲求崇本抑末,本业是农业耕作,要大力发展;商业是末流,要加以贬抑。士农工商,做生意的人地位最低,在政治社会上受人轻视。但到了明朝,工商业的发展使商人的地位有了改变,凌溕初“二拍”中用了新的观点来看商人,肯定他们在创业时的冒险精神和创造财富时的刻苦努力,尽管其中尚有因果报应或偶然因素导至这些商人的成功,但我们欣赏的是凌氏在小说中对商人态度的转变。像《转运汉遇巧洞庭红 波斯胡指破鼍龙壳》中的文若虚,《叠居奇程客得助 三救厄海神显灵》中的程宰,作者都以正面的人物加以肯定。书中崇商的例证还有不少,如《二刻》的《赠芝麻识破假形 撷草药巧谐真儒》便对商人作了充分的肯定,说“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可见凌溕初在这个问题上独到的见解。 至于“二拍”的艺术成就,最主要是擅于说故事,而且把故事说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一方面,如上面所说,他擅于把简单的素材作艺术加工,所以看出他有较强的创作能力。另一方面,他洞悉小说这个文学体裁的特点之一是必须娱乐读者,而小说的娱乐性,对知识水平不高的读者来说,最容易打动他们的手法,就是奇异巧妙的情节。使他们看了之后,产生了拍案叫绝,“拍案经奇”的小说,就是好的小说。“二拍”中情节曲折离奇,充满巧合的作品不少,像《文秀才移花接木》这个作品,奇特之处一是女主角女扮男装,文武双全,婚姻由自己作主,这和传统的女性完全不同,其所作所为令人惊讶。奇特之二是情节曲折、巧合处处,故事一开始便是误会重重,闻俊卿原是喜欢杜子中,用来决疑的箭也是由杜拾得的,但却把箭交给魏撰之,这是一个误会;闻俊卿此时不表露女子的身分,只说是代姊许婚,是择而未择,是另一个误会。总之,故事一开始便疑云重重,吸引读者看下去;而作者则胸有成竹的展开故事,清楚明白的向读者介绍了这个曲折离奇的爱情喜剧。这是“二拍”在写作技巧上最成功的地方。 “三言二拍”的影响“ 三言二拍 " 在明末相继出版后,掀起一片编写出版短篇白话小说的潮流。“三言”在出版后短短的数年间,都有三四种不同的版本,如《醒世恒言》的四种明代刊本,都署“天启丁卯”刊印。照谬永禾( 1993 )的分析,这有两种可能,一是其中只有一部是“天启丁卯”的刊本,其余可能是后来的印本,但照样印上“天启丁卯”字样;二是天启丁卯这一年中真的同时有四种本子的《醒世恒言》。如果第二种的解释成立的话,则同一部小说在同一年有四家书店一起出版,这是很少见的,但亦可见这部作品受欢迎的程度。《拍案惊奇》的情形也差不多,以《初刻》为例,虽屡遭查禁,但可见的版本尚有尚友堂本、覆尚友堂本、消闲居本、聚锦堂本、松鹤斋本、万元楼本、同文堂本、鱣飞堂本、文秀堂本、同人堂本、细燕野堂本等十几重不同的版本。可见这些读物深受一般市民的欢迎。“三言二拍”的影响,可以分为下面几点来介绍。 第一,是在明末清初出现一个编写话本小说的高潮。“二拍”是继承“三言”而创作的,“二拍”又引发了以后一大批同类小说的出版。如《型世言》,就以继承“二拍”自居,它在明末的重刻本,即改题《三刻拍案井奇》。其它同类的作品还有不少,我们会在下一节“其它短篇小就集”中详细介绍。 第二,是对戏剧的影响。小说与戏剧在本质上有很多相同的地方。而且二者在精神上,都是市民文学,都要有娱乐性,所以二者在手法题材上互相借鉴影响是必然的。有很多小说从戏剧取材,或故事先在舞台上搬演,之后才有人改写成小说,如元代马致远有《陈抟高卧》杂剧,《喻世明言》卷十四改编为《陈希夷四辞朝命》;《初刻》的《顾阿秀喜拾檀那物 崔俊 臣巧会芙蓉屏》则与明初的戏文《芙蓉屏记》和《芙蓉屏》传奇相同。至于后来戏剧改编自“三言二拍”则更多,有人统计,“三言被改编为各种戏剧的,就有六十多篇;近代的电影、电视,也多从”三言二拍“取材。 第三,是“三奇二拍”在国际间的影响。前面说过,这些作品在清代从中国忽然失传了,但它们却很好的保留在日本,这就是因为日本人非常喜爱这些作品。一方面,他们把“三言二拍”翻译成本国文字,如日本的冈田白驹和泽田一齐师徒二人将“三言二拍”及《西湖佳话》这些小说集中选出部分作品,编成“日本三言”:《小说精言》、《小说奇言》、《小说粹言》。日本并有“二拍”的全译本等。此外其它国家翻译“三言二拍”的情形也很普遍,并获得很高的评价。另一方面,很多外国学者都从事对“三言二拍”的专门研究,如日本的长泽规矩也、香顺—、小川阳一都是这方面的专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