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二簧 |
释义 | 二簧,纳西族弓拉弦鸣乐器。形同汉族京胡,音色脆亮,用于演奏“白沙细乐”和“纳西古乐”。流行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民族乐器形制结构形制与京剧伴奏乐器京胡相同。琴筒竹制,圆筒形,多使用一截两端通透的毛竹筒制作,筒长11.5厘米~12.7厘米、直径6厘米~6.5厘米,筒前口蒙以蛇皮为面,尤以大鳞者为佳,筒后端敞口。琴杆竹制,圆柱体,上粗下细,多使用五节紫竹、白竹制作,全长45厘米~56厘米。顶端为琴头,平顶(正值节隔)无饰。在上端第一、二两个竹节间和第二、三两个竹节间设有两个弦轴,装置方向与琴筒平行。弦轴呈圆锥形,多使用黄杨木或大檀木制作,轴长15厘米~16厘米,轴柄外表刻有直条瓣纹。琴杆中部设有丝弦千斤,下端装入琴筒中并外露系弦。皮面中央置有竹或木制空心琴马。张两条丝弦,使用二弦和老弦。琴弓用细竹两端拴以马尾而成,弓长67厘米~70厘米。 演奏方法演奏时采用坐姿,两腿平放或左腿搭在右腿上,将琴筒置于左膝上;左手持琴,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弦,一般不换把位;右手执弓,弓毛夹于两弦间粘松香拉奏,演奏方法与京胡有别,弓毛不能紧靠琴杆,运弓则与二胡相同。二簧按五度关系定弦为g1、d2,音域g1—g2,有一个八度。音色高亢脆亮,脆而不噪。二簧在乐队合奏中,属于高音拉弦乐器,主要用于演奏乐曲的旋律。它常与纳西胡琴、板胡、二胡和低胡等乐器构成拉弦乐组,是演奏纳西族传统音乐“白沙细乐”和“纳西古乐(洞经音乐)”的常用乐器之一。二黄演奏的乐曲和纳西胡琴相同,著名的演奏家有王钦文、李稚白、木柱等。 京剧声腔二簧是京剧的主要声腔之一,是一种抒情的腔调,比较稳重、平和、深沉。在节奏上比较平稳,唱腔舒缓流畅。适合于表现忧伤的、悲愤的和正在沉思的情绪,具有悲剧的情调,所以,悲剧题材采用二簧腔的比较多。 二簧的板式有原版、慢板、散板、摇板、滚板、碰板、顶板、快三眼、反二簧等等,另外,还有唢呐二簧。 簧是乐器中发声的薄片,古时便有“管簧”之称,泛指乐器或音乐。按现代汉语解释,二簧也作二黄,本是戏曲声腔之一,用胡琴伴奏。“二黄”声腔一般较为沉着稳重、凝练严肃。倘若“南腔北调”、“乱七八糟”地乱唱乱弹,便是“二簧八调”了。如此牵强附会,也可谓“二簧八调”说法的一种推测。 俗语二簧八调,是宜昌人对“不明事理”的说法,相当于“不清白”或“稀里糊涂”之类,说话颠三倒四,行事丢三落四,都在此列。 对于人不明事理,或犯糊涂,或不知变通,或言行失当,除了“二簧八调”外,宜昌民间还有直呼之为“二黄”和“黄昏”的说法,其义大同小异,多可互用。例句如:“你真是个二黄,连党的生日都不知道。”“他一时黄昏,被人骗了一千块钱。”“这人二簧八调的,我懒得跟他说。” 言犹未尽的是,若在民间问二簧如何写,必多写“二黄”。概因人们多知鸡蛋偶有二个蛋黄的,便戏称“二黄”,有蛋黄多而清白少之意。至于黄昏,现代汉语解释是“日落以后天黑以前的时候”,而宜昌民间则多说“傍晚”,甚至说“天黑”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