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二鬼战荆轲
释义

典故:二鬼战荆轲

相关人物:羊角哀与左伯桃春秋时期燕国人故事的名字叫二鬼战荆轲,是古代八拜之交之一,想当初刘关张结拜就是敬奉的这二人。

春秋时候,楚元王崇儒重道,招贤纳士,天下不知有多少人闻风而归,西羌积石山,有一个贤士,名叫左伯桃,自幼父母双亡,勉力读书,养成了济世之才,学就安民之业,那时候左伯桃已经快上五十年纪,因鉴于中国诸侯行仁政者少,恃强霸者多,所以一向没有做官的念头,后来听说楚元王慕仁为义,遍求贤士,乃携书一囊,辞别乡中邻友,迳奔楚国而来,迤逦来到雍地,时值严冬,雨雪霏霏,再加一阵阵如刀如刺的狂风,左伯桃走了一天,衣裳都湿透了,勉强忍住寒冷前进,看看天色渐渐黑了下来,远远望见远处竹林之中,有一间茅屋,窗中透出一点灯亮来,伯桃大喜,就跑到这茅屋前去叩门求宿,屋里走出一个书生来,四十四五年纪,知道了左伯桃的来意,便一口欢迎他进屋去。左伯桃进得屋内,上下一看,只见屋中家具简单,而且破陋不堪,一张床上满堆了一些书卷,左伯桃请教那人姓名,知道是羊角哀,也是自小死了父母,平生只爱好读书,想救国救民的人,二人三言两语,便十分投机,大有“恨相见之太晚”的意思,两人便结拜做异姓骨肉。

左伯桃见羊角哀一表人材,学识又好,就劝他一同到楚国去谋事,羊角哀也正有这个心思。一日天晴,两人便带了一点干粮往楚国而去。

晓行夜宿,自非一日,看看干粮将要用尽,而老天又降下大雪来,左伯桃兀自思量,这点干粮,若供给一人受用,还能到得楚国,否则两个人都要饿死。他自己知道学问没有羊角哀的渊博,便情愿牺牲自己,去成全羊角哀的功名。想罢便故意摔倒地下,叫羊角哀去搬块大石来坐着休息。等羊角哀把大石搬来,左伯桃已经脱得精光,裸卧在雪地上,冻得只剩了一口气。羊角哀大恸而号。左伯桃叫他把自己的衣服穿上,把干粮带走,速去求取功名。言毕死去。

羊角哀到了楚国得由上大夫裴仲荐于元王,元王召见关角哀时,羊角哀上陈十策,元王大喜,拜羊角哀做中大夫,赐黄金百两,绸缎百匹。羊角哀弃官不做,要去寻左伯桃的尸首。

羊角哀把左伯桃的尸首寻着之后,给左伯桃香汤沐浴,择一块吉地安葬了。羊角哀便在这里守墓。

左伯桃的坟和荆轲墓相隔不远,相传荆轲因刺秦王不中,死后精灵不散,见左伯桃葬在他的旁边,鬼与鬼便起了纠纷。一夜,羊角哀梦见左伯桃遍体鳞伤而来,诉说荆轲的凶暴……羊角哀醒来之后,提剑到左伯桃坟前说道:“荆轲可恶,吾兄一人打不过他,让小弟来帮你的忙罢!”说罢,自刎而死。是夜:狂风暴雨,雷电交作,隐隐闻喊杀之声。天明,荆轲的坟爆开了。

这消息给楚元王知道之后,给他们建立了一座忠义祠,勒碑记其事,至今香火不绝。

但是这个故事存在一个巨大的漏洞,羊角哀与左伯桃是春秋时期人物,而荆轲是战国末年人物,属于典型的关公战秦琼。

《二鬼战荆轲》故事也叫《羊角哀鬼战荆轲》、《羊角哀舍命全交》、《金兰谊》,故事梗概为羊左二人都是春秋时期的燕国人,他们是生死与共的朋友。听说楚王招纳天下贤士,于是羊角哀和左伯桃同去楚国求官,当羊、左二人同行至此时,天降大雨雪,同往则盘费不够,左伯桃便将所带干粮、衣物全交与羊角哀,让其独自赴楚,左伯桃则出走躲避羊角哀,最后因冻饿死于树洞之中。羊角哀到了楚国,位至上大夫,遂将此事禀告楚王。楚王听后很受感动,便下令伐倒林树礼葬了左伯桃。后左伯桃托梦给羊角哀,说自己在阴间受荆轲欺侮,羊角哀便自刎于左伯桃墓前,与他合葬在一起,赴阴间共战荆轲。于是后世将最能知心、友谊深厚叫作"羊左"。该故事最早见于《后汉书*烈士传》,后《文选》、《独异志》《六朝事迹编类》等皆有记述,《金兰谊》已经演变成了小说体,到明代冯梦龙的《羊角哀舍命全交》已经完成了由历史人物纪传向小说虚构的转变 ,也使二鬼战荆轲的传说熔铸了浓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通过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演绎了一曲流传千古的义气赞歌。在古鄄大地上得以广泛流传。

由于故事在广泛流传中的不断艺术加工,致使在历史年代、人物、地址上多有谬误。

古廪丘曾为兖州治所,前汉属东郡,后汉属济阴,晋属。有羊角哀、左伯桃冢、管公明冢。[北齐魏收《魏书》卷一百六上《志》第五《地形志》], 当时的燕楚古道途经鄄城县李胡同村和张大人庄一带,古廪邱、羊角城旧迹就在此间,《急就篇注》:卫国有羊角城,羊角城的人便以城名为姓。羊角城在山东鄄城东北五十里,一名义城,既现孙膑旅游城内亿城寺。

据《濮州志·古迹》载:“羊角哀墓在张大人庄东,墓前有碑。”左伯桃、羊角哀合葬墓位于今鄄城县东北20公里的吉山镇李胡同村西,西北距张大人庄约600米。墓封土现存直径3米,高2米。

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7年)年“范县古义士左伯桃表墓碑”,墓碑高170厘米,宽64厘米,厚20厘米,方头抹角,碑阴无字。碑文系清代著名学者“赐进士及弟加授通奉大夫山东督粮道孙星衍”撰之,“文林郎知范县事唐晟”书丹。正文隶书,共14行,行38字,共527字。碑文记述了羊角哀、左伯桃二人的义行和对羊左合葬墓的考证,凭今思古,感世风日下,叹人心不古,“呜呼!士夫居安乐时,礼让自喜,征逐酒食,遭颠沛,掉臂不相顾,或负交。誓天曰:‘不负。及趋功名,争利己,挤人至死又下石’”。碑文的最后部分作铭曰:“吾读琴操,哀三十穷,猗嗟羊左,淳淳古风,一诺不谕,荣瘁同尽,死交千古,令闻不殒,梁山永峙,瓠河半湮,死士之陇,重于生人,立石旌义,惟令之德,吕历国俗,保此封城。”该碑文所引史料丰富,考证详明,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同时,我们通过碑文,也看到对古人重友谊、轻利禄之言行的赞扬和对争名夺利、不惜落井下石之小人的鞭挞。在羊左墓附近旧有忠义二贤庙,文革时期拆除。原羊左墓东北数十米处有荆轲墓,后墓平而成荆轲庙。张大人庄西南有古高庄遗址,为高渐离故里。高渐离,燕国著名的击筑能手,荆轲好友。

羊左墓周围吉山、左营、红船方圆几十里区域内丧葬习俗中至今仍保留着与这个故事有关的内容,既人去世入殓后,棺木上 要放一蓝色小瓦,上用红绳绑一箭镞,箭镞头对荆轲墓方向,瓦上刻“箭射荆轲”四字。以保逝者不被荆轲所扰。

1979年羊左墓被鄄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