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儿童 |
释义 | 儿童,《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给出的定义是:较幼小的未成年人(年纪比“少年”小)。其中“少年”指“人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的阶段。”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的规定是0-18岁,中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规定是0-18岁,医学界以0~14岁的儿童为儿科的研究对象,中国的儿童组织少先队的队员年龄在14岁以下,而共青团员的入团年龄为14岁以上。但现在北京儿童医院已把患儿年龄增大到18岁,且增加青春期门诊。 词语解释词目:儿童 拼音:ér tóng 英文:children 基本解释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儿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cuī)。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其一》 详细解释古代凡年龄大于婴儿而尚未成年的人都叫儿童,现代只指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列子·仲尼》:“闻儿童谣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 唐 杜甫《羌村》诗之三:“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清 金人瑞 《下车行》:“儿童合掌妇女拜,三年有成我能讴。” 巴金《探索集·访问广岛》:“我看见许多健康活泼的 广岛 儿童,在他们周围开放着美丽的鲜花”。美术家朱宣咸创作儿童题材的经典作品《今天是儿童节》(1947年),《入迷》(1962年),《节日的窗口》(1963年)都非常形象地表现了儿童的生动与可爱,令人回味无穷。 界定范围“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18岁。”这是依据国际《儿童权利公约》界定的。《儿童权利公约》由联合国1989年11月20日大会通过。是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认可的国际公约。《儿童权利公约》,阐述了应赋予所有儿童的基本人权:生存的权利;充分发展其全部体能和智能的权利;保护他们不受危害自身发展影响的权利;以及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儿童权利公约》通过确立各国政府在为本国儿童提供卫生保健、教育、法律和社会服务方面所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从而保护这些权利。 中国政府于1992年批准了《儿童权利公约》,并与各人民团体、国际组织、新闻媒体以及个人共同努力,把本公约规定的义务从单纯意向角度上的宣言转变成为改善所有中国儿童的生活的具体行动方案。《儿童权利公约》于1992年4月1日开始在我国正式生效。 儿童年龄范围的争议 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儿童是指多大的人?社会和人们公认儿童的年龄段为0-12岁,因为此类人群都是正处学龄前和小学阶段,而且年龄比较幼小。一些儿童活动都是针对这个年龄段的人群的。 儿童培养儿童时期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对儿童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儿童以后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知识,思想,价值观,世界观等等在这个时期都是处于一个启蒙的阶段,所以对儿童的培养受到了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儿童的培养关乎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的科教兴国战略中邓小平就提出教育从娃娃抓起的口号。 儿童培养方面 第一:科学知识方面,这个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但是要注意培养的方式和方法,不宜使用一种直接的传教方式,而应该更多的是一种诱导和启发的方式,让儿童自己去发现,去体会,去思考,去总结。这样能够更好地锻炼儿童的思维,丰富儿童的想象力。 第二:想象力方面。儿童处于一个各方面急需开发的时期,没有受到社会各种知识和思想的束缚,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所以能够更好地通过一种诱导尽可能的开发他们的想象力,这样对儿童智力和身心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例如可以通过一种家长自己讲故事或者选择一些音箱给孩子讲故事,如雅兰仕的音箱附送的声音图书馆里面的儿童故事就能够很好的帮助家长开发想象力,启发儿童的思维。或者也可以通过一些益智的游戏让孩子参与进来,进行互动,也能提升儿童的智力。 第三:儿童自身兴趣的培养。儿童这个时期的孩子都处于不定型时期,所以家长不应该按照自己的意识和兴趣该孩子设定方向,甚至是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学习,而是应该尊重孩子自身的选择,发现孩子自身的兴趣和特长,并加以诱导和支持,起到一种引导的作用。 发育规律阶段性和程序性1.生长发育的阶段性: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过程,由不同的发育阶段组成。根据这些阶段特点,加上生活、学习环境的不同,可将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过程划分成几个年龄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和青年期。 2.生长发育的程序性:生长发育有一定程序,各阶段间顺序衔接。前一阶段的发育为后一阶段奠定必要基础;任何阶段的发育出现障碍,都将对后一阶段产生不良影响。 胎儿和婴幼儿期发育遵循"头尾发展律"。从生长速度看,胎儿期头颅生长最快,婴儿期躯干增长最快,2~6岁期间下肢增长幅度超过头颅和躯干。因此,儿童的身体比例不断变化,由胎儿2个月时特大的头颅(占全身4/8)、较长的躯干(3/8)、短小的下肢(1/8)发展到6岁时较为匀称的比例(头占l/8强,躯于占4/8弱,下肢占3/8)。从动作发育看,儿童会走路前必须先经过抬头、转头、翻身、直坐、爬行、站立等发育阶段。手部动作发育的规律性更明显,新生儿只会上肢无意识乱动;4~5个月开始有取物动作,但只能全手一把抓;10个月时才会用手指拿东西;2岁左右手的动作更准确,会用勺子吃饭;手部精细动作(如写字、画图等)要到6~7岁左右才基本发育完善。 儿童期、青春期发育遵循"向心律".身体各部的形态发育顺序是:下肢先于上肢,四肢早于躯干,呈现自下而上,自肢体远端向中心躯干的规律性变化。青春期足的生长突增最早开始,也最早停止生长;足突增后小腿开始突增,然后是大腿、骨盆宽、胸宽、肩宽、躯于高,最后是胸壁厚度。上肢突增的顺序依次为手、前臂和上臂。手的骨骺愈合也由远及近,顺序表现为指骨末端一中端一近端,掌骨一腕骨一桡骨、尺骨近端。 速度的不均衡性整个生长期内个体的生长速度有时快,有时慢,是不均衡的。因此,生长发育速度曲线呈波浪式。从胎儿到成人,先后出现两次生长突增高峰:第一次从胎儿4个月至出生后1年;第二次发生在青春发育早期,女孩比男孩早两年左右。身长在胎儿4~6月增长约27.5cm,占新生儿身长的一半左右,是一生中生长最快的阶段;体重在胎儿7~9月增长约2.3kg,占正常新生儿体重的2/3以上,也是一生中增长最快的阶段。出生后增长速度开始减慢,但生后第一年中身长增长20~25cm,约为出生时的40%~50%;体重增长6~7kg,约为出生时的2倍,都是出生后生长最快的一年。生后第二年,身长增长约l0cm,体重增长约2~3kg。2岁后至青春期前,生长速度减慢并保持相对稳定,平均每年身高增长4~5cm,体重增长1.5~2.0kg,直到青春期开始。青春期开始后生长速度再次加快,身高一般每年增长57cm,处在生长速度高峰时一年可达l0~12cm;男孩增幅大于女孩。体重一般每年增长约4~5kg,高峰时一年可达8~l0kg。青春期突增后生长速度再次减慢,约在女17~18岁,男19~20岁左右身高停止增长。男孩突增期增幅较大,生长持续时问较长,故进入成年时其大多数形态指标的值高于女孩。 时间统一协调性根据不同组织、器官的不同生长发育时间进程,可将全身各系统归纳为四类不同的生长模式。 1.一般型:包括全身的肌肉、骨骼、主要脏器和血流量等,生长模式和身高、体重基本相同,先后出现胎婴儿期和青春期两次生长突增,其余时间稳步增长。青春发育中、后期增长幅度减慢,直到成熟。 2.神经系统型:脑、脊髓、视觉器官和反映头颅大小的头围、头径等,只有一个生长突增期,其快速增长阶段主要出现在胎儿期至6岁前。由于神经系统优先发育,出生时脑重已达成人脑重的25%,而此时体重仅为成人的5%左右;6周岁时脑重约l200g,达成人脑重的90%。头围测量在评价学前儿童(尤其3岁前)神经系统发育方面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3.淋巴系统型:胸腺、淋巴结、间质性淋巴组织等在出生后的前10年生长非常迅速,l2岁左右约达成人的20%。其后,伴随免疫系统的完善,淋巴系统逐渐萎缩。体检时对儿童的淋巴系统状况进行评价,不应以成人标准来衡量。 4.生殖系统型:生后第一个十年内,生殖系统外形几乎没有发展;青春期生长突增开始后生长迅猛,并通过分泌性激素,促进机体的全面发育成熟。 综上所述,机体各系统的发育既不平衡,又相互协调、相互影响和适应。这是人类在长期生存和发展中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性表现。任何一个系统的发育都不是孤立的,而任何一种作用于机体的因素都可对多个系统产生影响。例如,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促进肌肉和骨骼发育,也促进呼吸、心血管、神经系统功能水平的提高。 生长轨迹关键期在外环境无特殊变化的条件下,个体儿童的发育过程比较稳定,呈现一种轨迹现象(canalization)。该轨迹有动态的、复杂的调控系统,其中遗传基因起关键作用。它尽力使正在生长中的个体在群体范围中保持有限的上下波动幅度。一旦出现疾病、内分泌障碍、营养不良等不利现象,会出现明显的生长发育迟滞;一旦这些阻碍因素被克服,儿童会立即表现出向原有生长轨道靠近和发展的强烈倾向。这种在阻碍生长的因素被克服后表现出的加速生长并恢复到正常轨迹的现象,称"赶上生长"(catch-upgrowth)。 并非所有的疾病恢复过程必然伴随赶上生长。患儿能否出现赶上生长,能否使生长恢复到原有正常轨迹,取决于致病的原因、疾病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如果病变涉及中枢神经系统和重要的内分泌腺,或病变较严重,或体液的内环境和代谢平衡过程长期得不到恢复,就不能出现赶上生长。 许多重要的器官和组织都有"关键生长期"。此时的正常发育受干扰,常成为永久性的缺陷或功能障碍。换言之,一旦不能抓紧时机治疗,这些器官、组织即便出现赶上生长,也往往是不完全的。例如,从胎儿中后期到出生后6个月,是脑细胞数量大量增加的脑组织生长关键期。此时若发生严重的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缺氧、产伤等现象,细胞的分裂、增殖速度会急剧减慢;即便以后进行各种积极干预,赶上生长也不能完全实现,脑细胞数量不能恢复到应有水平,患儿智力将受到较严重影响。青春早期是长骨组织的关键生长期。各种阻碍生长的因素若作用于该阶段,会使骨细胞数量减少,骨骼生长受阻。若不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则伴随骨的干骺愈合,长骨将丧失继续生长的机会,儿童的体格就无法达到其遗传潜力所赋予的水平。 儿童节由来1925年8月,世界54个国家的代表,聚集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儿童幸福国际大会”,发表了爱护儿童、保障儿童福利的宣言。国际儿童幸福促进会倡议建立儿童纪念日,英国、美国、日本等国积极响应,先后建立了自己国家的儿童节,英国规定每年的7月14日为儿童节,美国规定5月1日为儿童节。 我国儿童节,早期为每年的4月4日,是1931年根据中华慈幼协会的建议设立的。新中国成立后,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广大少年儿童也成了国家的小主人,为了培养广大儿童的国际主义思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地经济萧条,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儿童的处境更糟,有的得了传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则被迫当童工,受尽折磨,生活和生命得不到保障。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中国和各国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通令,废除旧的“4·4”儿童节,将6月1日作为我国的儿童节。与“六一”国际儿童节统一起来。从此,每年的这一天,全国少年儿童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欢庆自己的节日。许多公共娱乐场所特地为孩子们免费开放,各机关、团体、企业在这天还向本单位职工的子女和幼儿园的小朋友馈赠礼物,这是孩子们最愉快的一天。 学龄前儿童适宜食物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 粳米、籼米、紫米、小麦面粉、燕麦、绿豆、赤小豆、黑豆,豆腐及其他豆制品等。 2、肉蛋奶的选择: 猪瘦肉、排骨、牛肉、鸡肉、鸭肉、猪肝、鲫鱼、带鱼、黄鳝、泥鳅、虾、虾皮、鸡蛋、牛肉等。 3、蔬菜的选择: 胡萝卜、土豆、菠菜、大白菜、青椒、南瓜、黄瓜、豆芽、海带、黑木耳、红薯、番茄、青菜等。 4、水果的选择: 苹果、香蕉、橘子、西瓜、桃子、哈密瓜、芒果、火龙果等。 5、其他: 花生、开心果、核桃仁、杏仁等。 饮食禁忌1、忌暴饮暴食,忌吃饭的时候看书和说笑。 2、忌吃腐败变质的食物。 3、忌多吃过甜过凉的食物,如巧克力、冰淇淋等;少喝碳酸性饮料。 学龄期儿童适宜食物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 大米、小米、燕麦、荞麦、黑豆、赤小豆、大豆及其制品等。2、肉蛋奶的选择: 猪瘦肉、牛肉、羊肉、猪肝、猪排骨、鲫鱼等淡水鱼、黄鱼等海水鱼、牡蛎、虾、鸡蛋、牛奶等。 3、蔬菜的选择: 白菜、洋葱、土豆、胡萝卜、豆芽、菠菜、芹菜、花菜、青椒、蘑菇、海带、紫菜、笋、黑木耳等。 4、水果的选择: 苹果、橘子、香蕉、芒果、猕猴桃、菠萝、草莓、西瓜、梨、桃子等。 5、其他: 核桃仁、花生、瓜子、榛子等坚果类。 饮食禁忌1、忌暴饮暴食。 2、少吃含有防腐剂、甜味剂的零食,少喝碳酸性饮料。 零食选择儿童对零食的喜爱众所周知,但是儿童零食不能随便吃,儿童零食的选择也要科学。 儿童零食选择指南1.“三高”零食不宜吃 高糖、高盐、高脂肪类零食最好不要吃。糖果、油炸食品、碳酸饮料、雪糕、冰淇淋等要少吃或尽量不吃。 儿童零食选择指南2. 中等量的脂肪、盐、糖类零食可以适当吃 诸如黑巧克力、牛肉片、松花蛋、火腿肠、酱鸭翅、肉脯、卤蛋、鱼片、蛋糕、月饼、怪味蚕豆、卤豆干、海苔片、苹果干、葡萄干、奶酪、奶片、琥珀核桃仁、花生蘸、盐焗腰果、甘薯球、干地瓜干等食品,都是比较理想的儿童零食。 另外果汁含量超过30%的果(蔬)饮料如咖啡、山楂饮料、杏仁露、乳酸饮料等、鲜奶冰淇淋、水果冰淇淋等。 儿童零食选择指南3. 低脂、低盐、低糖类零食是儿童可以常吃的 此类儿童零食包括:煮玉米、全麦面包、全麦饼干、豆浆、烤黄豆、香蕉、西红柿、黄瓜、梨、桃、苹果、西瓜、葡萄、纯鲜牛奶、纯酸奶、瓜子、大杏仁、水煮蛋、无糖或低糖燕麦片、松子、榛子、蒸、煮、烤制的红薯、地瓜、土豆、不加糖的鲜榨橙汁、西瓜汁、芹菜汁等。 儿童看电视有“八忌”一、忌时间过长 每天长时间地看电视,容易使孩子神经系统与机体产生疲劳,影响身心健康发展,影响学习等其它活动的正常进行。学龄前儿童每天看电视时间最好控制在40分钟之内,而且最好有父母陪伴,避免长期独自观看电视让孩子形成孤独症。 二、忌距离过近 一般来说,看电视时,把孩子的座位安放在距离电视机2.5~4米处为宜。 三、忌音量过高 高音量的刺激容易使听觉的感受性降低,形成不良的听觉习惯,而且导致视觉等感受性的下降。相反,采用相对小的音量,对孩子的听力、视力、注意力等的发展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忌光线过暗 晚上和孩子一起看电视时,不要把照明灯都关闭,在电视机后方安上一盏小红灯,可起到保护视力的作用。 五、忌看姿不正 儿童看电视时,歪歪斜斜地就坐,如靠在被子上、躺在父母怀里,都容易使孩子未定型的脊柱发生变形与弯曲等,养成不良的坐姿习惯。 躺在沙发里或床上看电视更是不当,这样,眼睛的视线与电视机屏幕就不能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会出现眼压增高,视觉模糊和视力下降等现象,严重者还会造成眼睛斜视等疾病。 六、忌饭后就看 饭后孩子即看电视,容易使孩子的大脑兴奋中心转移,注意力高度集中于电视内容,形成消化液分泌的停滞与食物的沉积现象,影响肠胃的消化。 七、忌边吃边看 边看电视边吃饭或糖果、瓜子等,容易加重孩子的消化负担,影响消化功能。长期如此,还容易养成吃零食的不良习惯。 八、忌看内容不宜的电视 武打凶杀,以及成年人的电视节目都不适合儿童看。这种超前的镜头感染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育,而且容易使孩子产生好奇心,进行模仿。 儿童保护在儿童保护方面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除了对人权的侵犯外,对儿童权利保护的侵犯在每个国家中都在大量发生,而且认识不足,报道不够,它对儿童的生存和发展会产生障碍。遭受到暴力、剥削、虐待和忽视的儿童更易在其今后的生活中遭遇到如下危险:如死亡、不良身心健康问题、艾滋病毒/艾滋病的感染、教育问题、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流浪漂泊和缺乏为人父母的技巧等。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儿童保护方案旨在对儿童的暴力、剥削和虐待问题的预防和应对。该方案也针对保护那些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孤儿和弱势儿童,和法律发生冲突,及武装冲突时特别易遭到伤害的儿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儿童保护方案寻求对以下问题的解决: 出生登记:在发展中国家,每年约5000万新生儿出生未经登记。 童工:除了家庭童工外,大约有2亿1800万年龄在5至17岁的儿童在外从事童工的劳动。其中1亿2600万在有害的工作环境下劳动。 童婚:在发展中国家,大约6500万年龄在20至24岁的妇女在18岁之前就已结婚或联姻,其中3000万生活在南亚。 拐卖儿童:据估计,每年有120万儿童被拐卖。 武装冲突和紧急情况下的儿童:超过30万名儿童兵,有些仅8岁,被招募参与到全球30个国家中的武装冲突中。自1990年,武装冲突直接导致了200万名儿童的死亡。 司法系统中的儿童问题:全世界有100多万名儿童被执法人员拘留。 孤儿和弱势儿童:大约有1亿4300万名儿童会失去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 女性生殖器割礼:据估计,非洲目前大约有1亿至1亿4000万妇女和女童接受了割礼。根据目前的出生率,每年大约有300万女童面临着接受割礼的危险。 对儿童的性剥削:据估计,约有200万名儿童在参与卖淫和色情行业中遭受性剥削。 暴力侵害儿童:大约有4000万15岁以下的儿童遭到虐待和忽视,需要保健服务和社会关爱。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行动 儿童本应在能够确保其得到保护的环境中成长。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帮助营造一种具有保护性的环境,使儿童不仅免受虐待,还能保障其身体健康营养充足,具有抵御疾病的能力。营造这种带有保护性质的环境是保护儿童免受虐待的最好方法。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帮助社会各级机构以及政府增强意识,并提高他们的能力。在一个具有保护性的环境里,从儿童到健康工作者、政府以及私企,人人都有责任保护儿童免受虐待和剥削,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认为:正如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所规定的,所有儿童都应该受到保护。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呼吁政府、家庭、社区和个人尊重儿童的权利,并在此过程中向他们提供支持。另外,儿童和青少年本身也要在自我保护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要呼吁保护他人。 如何防范幼小儿童的伤害问题 我们知道,幼小儿童的年龄在满月至8岁之间,肢体的骨骼和肌腱处于在快速的生长阶段,而且也是处于在最脆弱的生长期。在这一期间如何保证儿童的正常生长,是我们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在这一阶段,应当大量地补充儿童身体生长所需要的各方面营养,以促进其骨骼和筋腱耐力增长的快速吸收,这有利于儿童骨质密度的增高以及筋腱的质量增强。虽然在儿童增长期补足了所需的各方面营养供给,但人体之间的骨骼和筋腱的强度和质量是不完全一样的,受其家长的遗传基因制约也是有着很大关系的。在同年龄段的儿童中,其骨骼的密度以及筋腱的强壮程度也有着很大的差别。在儿童的身体素质方面,一般是女孩体质略低于男孩,如果此年龄段的儿童能够得到适当的体育锻炼的话,其身体的素质和筋腱的抗拉强度是可以得到改变的。 有时你会看到,有些家长常常会用手狠劲的拉拽儿童的肢体,或者是对儿童实施粗暴的单一上肢体拖拽动作,这种现象极易拉伤儿童的筋腱部位,严重者还会导致儿童的骨关节脱臼。同时,也会伤其身体的其他部位,如腰部、颈部等部位。另外,与儿童开玩笑要尽量的将两手放置于儿童两侧的胳肢窝处并将其抱紧,然后在对儿童实施举抱式的玩耍动作。当儿童在玩耍中无意受到骨骼脱臼、筋腱拉伤、扭腰等伤害时,千万记住,不要强行的对其骨关节进行弯曲和过分的拉拽行为,这样还会造成儿童肢体创伤部位的第二次性损害。此时,我们应当马上把儿童送到医院去进行透视检查,听从医生的吩咐,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千万切记!切记! 根据人类遗传基因学,有部分儿童在8岁之前的身体筋腱强度显得非常的薄弱,女孩居多。她们筋腱的抗拉强度显得非常的弱小,看她们的皮质是粉皮嫩肉的简直像凉粉一样清透无骨。当你无意识的稍加不注意用力去拉她的胳膊时,骨关节马上就会出现脱臼和造成筋腱部位的拉伤现象。还有那些作为父母或者是亲属以及长者,最好多了解8岁以下儿童阶段的生长知识,不然的话由于多次的骨关节脱臼,会对儿童今后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作为学龄前儿童必须要经过一定时间的体育活动锻炼过程,使身体不断地得到耐力的磨练,肢体骨骼和筋腱的抗拉力才会增强。儿童在八岁以下生长期,千万不要对其实施暴力行为,否则,这样会对儿童造成终身的伤害。男女之间的身体差异主要是由人类基因遗传信息编码的不同排序来影响的,男同志的身体显得格外的强壮和肌肉发达,体型是上宽下窄,这很适合运作强大的体力劳动,同时,也是人类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其遗传基因进行不断进化而形成的特殊基因编码组合。而我们女同胞的身体结构却显得那么的小巧玲珑可爱,上窄下宽和较大的臀部是人类繁衍生息特殊的一种基因遗传信息编码。平时,我们可看到女孩的筋腱结构和男孩子的筋腱部位是完全的一种不同状态。但也有后天的因素,不管怎么说,女孩的臂膀长度和骨骼强度以及筋腱的抗力组合总是没有男孩子的发达。我这里重申的是,儿童时期的女孩较男孩来说更容易受到伤害,也是我们人类社会对女孩如何加强保护的焦点问题之一。 人类遗传基因分组成为男女有别的编序组合,儿童在8岁之后,性别开始出现明显的变化,男孩越来越像个男子汉,女孩长的越来越像个楚楚动人、娇小玲珑、英姿飒爽的青春美少女,这是不可更改的人类自然基因信息编序。儿童教育,首先是要从说服开始,如果非要进行肢体伤害的话这是行不通的。俗话说“打孩子只管打屁股”因为人体的构造是臀部中位的肌肉最发达,受伤后也极易恢复。千万不要打重了,知错能改就是个好孩子,尤其是脸部、头部、脏腑部位,千万不可动武。也不要狠劲的拖拉孩子们的肢体和进行相互的碰撞,这样很容易会伤损到孩子们的筋腱和骨骼的。平实闹着玩也不要动手过重,轻托轻放再轻拉是一种最妥当的手法。尤其是对女儿童千万要注意长者的身份,弱小的身躯经不起你强者的抻拉拽,这样会很容易伤到女童的。这里所述的不是专指一种性别的儿童,也包括男孩。 总而言之,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壮则国强 ”国家政府一定要加强儿童保护方面的立法工作,并将儿童保护法上升到一种较严厉的法律约束层面。 儿童权利自20世纪以来,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等国际组织为保护儿童权益制定过一系列公约和法律。在1919年举行的第一次国际童工大会上,国际劳工组织通过了《最低年龄公约》,规定14岁为工业雇用儿童的最低年龄。此公约得到72个国家的批准。这是国际上第一次管理儿童参与劳动的努力。 1930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了《国际劳工组织强制劳动公约》,规定停止使用各种形式的强制或强迫性劳工。到1996年9月,有139个国家签署了这一公约。196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1976年开始生效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到1996年9月得到135个国家的批准。公约重申了《全球人权宣言》的原则,并特别关注到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亦使缔约国承诺制订有偿雇用童工的最低年龄,禁止雇用低于限制年龄的童工,一旦发现将受法律处罚。 1973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了《最低年龄公约》责成成员国执行旨在确保取消童工的政策。公约规定任何经济部门都不得雇用低于15岁的儿童(必须完成义务教育年龄)。对于有可能危害其健康、安全或道德的工作,其雇佣的最低年龄为18岁。截止到1996年9月,它得到48个国家的批准。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是波兰的亚当·洛帕萨教授(后为公约起草工作组主席)在1978年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会议上倡议起草的。公约于1989年11月20日在第44届联合国大会以第25号决议通过。1990年9月2日作为国际法批准生效。截至1999年11月,缔约方为191个,1个国家签署但尚未批准该公约。 《儿童权利公约》旨在建立保护儿童的国际标准,以防止儿童被忽视、受剥削和虐待。公约将“儿童”界定为“18岁以下的任何人”。公约共54条,其条款适用于儿童生存、发展和保护等三方面。公约的基本原则是:公约确立的权利一致适用于所有的儿童,不受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信仰、政治主张等影响;儿童的“最大利益”,包括儿童的健康、幸福和尊严,是决策者考虑一切问题的重要出发点。 2000年4月,在第56届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的两个议定书:《关于贩卖儿童、儿童卖淫和儿童色情的儿童权利公约任择议定书》 (Optional Protocol to 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on the sale of children, child prostitution and child pornography)和《关于儿童卷入武装冲突问题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任择议定书》(简称《禁止使用童军议定书》) (Optional Protocol to 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on the involvement of children in armed conflicts),就保护战争冲突中的儿童权利,以及打击贩卖儿童和强迫儿童卖淫等问题作了具体规定。2002年2月12日,议定书生效。 中国曾积极参与了公约的起草工作并于1990年8月29日签署,1991年12月29日批准,1992年3月2日向联合国递交批准书。同时声明,中国将在符合其宪法第25条关于计划生育的规定的前提下,并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0年9月4日全国人大通过)第2条的规定,履行公约第6条所规定的义务。该公约1992年4月2日对中国生效。 2000年9月6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英凡代表中国政府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了《关于贩卖儿童、儿童卖淫和儿童色情的儿童权利公约任择议定书》。2001年3月15日,中国代表在纽约签署了禁止使用童军议定书。2002年8月29日中国批准了该项议定书。 他国儿童节日本一年三次儿童节,日本是世界上庆祝儿童节次数最多的国家,他们一年要庆祝三次儿童节,而且庆祝方式十分有意思,充满了浓浓的日本风情。 3月3日女孩节[又叫“桃花节”] 这个节日是专门为日本的小女孩设立的,每到这一天,家中有女儿的父母会在家里设置一个陈列台,台上放上穿着日本和服的漂亮女娃娃玩偶,作为给自己女儿的节日礼物。 5月5日男孩节 [又叫“龙虾节”,这一天也是日本的端午节] 为了祝福家中的男孩健康、快乐,这一天日本家家户户都会用纸或布做成色彩鲜艳、形状像鲤鱼的彩带,然后把这些彩带串在竹竿上,并和金色的风车绑在一起,挂在屋顶上。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日本人相信鲤鱼最有精神和活力,希望家中的男孩都像鲤鱼那样,因此这一天又称为“鲤鱼日”。 同时,日本的父母这一天也会在家里放置玩偶,但却都是武士装扮,样子很可怕。 11月15日“七五三”儿童节 在日本习俗里,三岁、五岁和七岁是小朋友特别幸运的三个年纪,所以每年的这一天,会专门为这三个年纪的孩子热闹地庆祝一番。 这一天,小朋友会穿上最好的传统和服,还会背上一个画了松树、乌龟或鹤等图案的小纸袋,纸袋里装满了父母买的糖果和玩具。穿戴整齐后,父母会带小朋友上日本神社,祈求并感谢神明给小朋友带来健康和快乐。 哥伦比亚儿童节戴面具、扮小丑,中美洲国家哥伦比亚将每年的7月4日定为儿童节。在这个节日里,全国的学校都要举行各种生动活泼的庆祝活动,儿童们还常常戴上各式各样的假面具,扮成小丑的样子在街头玩耍,十分开心。 巴西看病打针,健康第一,巴西的儿童节在8月15日,这一天正好也是巴西的“全国防疫日”。所以,每到这个日子,各地的医生们都要为孩子们看病,还要给5岁以下的儿童注射预防小儿麻痹症的疫苗,表明政府十分关心儿童的健康。另外,巴西的“圣母显灵日”10月12日也往往作儿童节,全国会有一些庆祝活动。 韩国:缤纷礼物手机受宠 其他新加坡儿童节:10月1日 英国儿童节:7月14日 印尼儿童节:7月23日 古巴儿童节:7月6日 土耳其儿童节:4月23日 印度的是11月14日, 瑞典的是12月13日, 巴拉圭的是8月16日, 土耳其的是4月23日, 古巴的是7月6日, 哥伦比亚的是7月4日, 巴西是8月15日, 泰国的是每年1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越南的儿童节和中秋节是同一天 韩国的是5月5日 德国的是9月20日 墨西哥的“儿童节”是4月30日 秘鲁的是4月28日 美国政府定5月1日为美国儿童节。 1925年8月,54个国家的代表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儿童幸福国际大会”,通过了《日内瓦保障儿童宣言》。《宣言》对儿童的精神享受、贫苦儿童的救济、儿童谋生机会的获得等问题发出热切的呼吁。大会以后,各国政府纷纷制定本国的“儿童节”,借以鼓舞儿童,使他们感到自己伟大,幸福和快乐,也使社会人士重视和爱护儿童。 上网指南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有必要早些接触最新的现代科技知识,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儿童上网,但应注意以下事项,以免适得其反。 ①注意自我保护:不要公开家里的电话、地址或学校的班级。有网上朋友邀请外出时,一定要征得父母的同意,并由父母陪同外出。不去不适宜儿童进入的经营性互联网上网场所(如网吧)等。 ②重视隐私:上网时的密码、帐号不要随便使用,更不能留在电脑的有关资料中,上网查看电子邮件或其他个人信息后,要随手关闭浏览器。 ③健康上网:为了能够保证健康成长,不要浏览内容不健康的网页,不得浏览与年龄不相符的网页信息。另外上网时间不要过长。 儿童强迫症强迫症是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种强迫思维,自己的行为不受自己的控制。其发病率很高,多见于儿童发病。年龄越小,强迫症的症状表现就越明显,对孩子的健康影响很大。那么,儿童强迫症的症状特点有哪些? 儿童强迫症的症状特点: 所谓儿童强迫症就是一种患儿明知不必要,但又无法摆脱,反复呈现的观念、情绪或行为,愈是企图努力抵制,反愈感到紧张和痛苦。 一个正常的儿童,在他发育的早期,也可能有轻度的强迫性行为。如有的孩子走路时,喜欢用手抚摸路边的电线杆;有的孩子走路时,喜欢用脚踢小石子,有的孩子爱反复地计算窗栏或凉台栏杆的数目等等。这类行为不伴任何情绪障碍,而且会随年龄的增长而消失。 一个有强迫症的儿童,除此以外还常有其他强迫性症状,如强迫意向、强迫观念、强迫情绪等。 其症状表现也多种多样:如强迫计数,反复数天花板上吊灯的数目,反复数图书上人物的多少,强迫计数自己走了多少步路等;有的表现为强迫洗手,强迫自己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了,反复检查作业是否做对了。睡觉时,反复检查衣服鞋袜是否放得整整齐齐等;有的患儿表现为仪式性动作,如要求自己上楼梯必须一步跨两级,走路必须走两步路一下。 这类患儿,如不让他重复这些动作,他们反而会感到焦虑不安,甚至发脾气。如果让他们反复进行这些动作,患儿并不像成年的强迫症患者那样,有明显的内心矛盾和焦虑不安。一般来说,患儿对自己的强迫行为并不感到苦恼和伤心,只不过是刻板地重复这些行为而已。 儿童常见的不良习惯舌习惯:多发生在替牙期,儿童常用舌尖舔弄松动的乳牙或刚萌出的恒牙,都会形成舌习惯。舌习惯包括吐舌习惯、舔牙习惯和伸舌习惯。吐舌习惯是舌吐在上下前牙之间,阻碍恒牙的萌出使前牙形成梭形的开颌隙。舔牙习惯是用舌尖舔上下前牙的舌侧,使牙向唇侧倾斜,散开出现牙间隙,甚至形成双牙弓前突。如儿童患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咽炎等疾病,为了使呼吸道畅通,常将舌向前伸,从而引发伸舌不良习惯,可造成前牙开颌并伴有下颌前突畸形。 吮指习惯:有70%的婴儿从3~4个月开始有吮指的动作,这种动作在两岁以后逐渐自行消失。在这段时间内吮指动作属于生理活动,如果在3岁以后还不停止就属于不良习惯。吮指时,拇指含在上下牙弓之间,造成前牙小开颌;而且由于口内肌肉动力的不平衡,两颊收缩而使牙弓狭窄、上前牙突出、开唇露齿。 唇习惯:多为咬下唇,使上前牙向唇侧倾斜并出现牙间隙,咬上唇则形成前牙反颌。 咬物习惯:以咬铅笔及啃指甲者多见,还有咬三角板、衣角、袖口、手帕、被角及吮橡皮奶头等不良习惯,久而久之,可造成局部小开颌。 下颌前伸习惯:学龄儿童喜欢模仿他人,如见到下颌前突的患者喜欢模仿,时间长会形成下颌前突畸形。 偏侧咀嚼习惯:多因一侧牙有龋坏,乳磨牙早失,迫使儿童只能用健侧牙齿咀嚼,日久,咀嚼侧发育良好,废用侧发育不足,形成面部不对称畸形。 对儿童口腔不良习惯,首先从教育引导着手,说服儿童自觉废除不良习惯,如果说服无效则应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吮指儿童可在手指上涂抹苦味药或戴指套;吐舌、咬唇、吮指等习惯可找口腔正畸医生做不良习惯破除器;偏侧咀嚼的患儿要及时治疗病牙,使两侧牙齿健康,均能咀嚼,使换牙顺利完成,让孩子拥有一口健康整齐的牙齿。 小孩刷牙窍门 专家认为,一般来说,在孩子到了两岁半,20颗乳牙都萌出后,就可以开始教孩子学刷牙;3岁左右应让孩子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如果孩子还没有掌握含漱技巧,可以暂时不用牙膏,而改用较浓的茶叶水来刷牙,因为茶叶水中也含有防龋作用的氟元素。 孩子用的牙刷、牙膏和漱口杯既要符合儿童的特殊要求,又要鲜艳活泼、方便耐用,以引起孩子刷牙的兴趣。 如果孩子开始时不易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一般可先学拉锯式的横刷,数月后逐渐过渡到上下旋转式的竖刷。 同时,父母自己应养成良好的护牙习惯,用言传身教去带动孩子:比如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每晚睡前5分钟,与孩子一起刷牙,然后不再吃零食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