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而况
释义

而况,连词。况:文言文的连词,表示更进一层,如:~且,何~。此处与而字搭配使用含有加重语气的意味,表反问,可译作“更何况”。

作品名称:而况

作品出处:《易·乾》《怀嵩楼晚饮》等

拼音:ér kuàng

作用:表反问、更加

近义词:何况

基本信息

【词语】而况

【释义】而,古代同“尔”,代词,意思是“你或你的”,如: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况,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何况”、“况且”等。二者连起来可用于表示反问的深入程度。

【读音】ér kuàng

词语出处

鲁迅作品

《准风月谈·登龙术拾遗》(鲁迅):

“试看王尔德 遗照,盘花钮扣,镶牙手杖,何等漂亮,人见犹怜,而况令阃。可惜他的太太不行,以至滥交顽童,穷死异国。”

苏轼

宋代文学家苏轼《石钟山记》“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曹操之言

“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这句话是曹操在官渡之战时,袁、曹无论兵力、后勤补给都是对比悬殊,袁绍以十余万人马对曹操的约三万人,在关羽斩颜良解了白马之围之后,曹操“……还军官渡。绍进保阳武。……绍连营稍前,依沙□为屯,东西数十里。公亦分营与相当,合战不利。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绍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公亦于内作之,以相应。绍射营中,矢如雨下,行者皆蒙楯,众大惧。时公粮少,与荀彧书,议欲还许”。可见在解了白马之围后,不但官渡战场形势依然不利于曹操,而且粮草供给也已严重不足。所以当时很多人暗中与袁绍有往来,企图在曹操失败以后留个后路。

曹操在击败袁绍之后,曾缴获了大量的曹操军中将领及许昌官员和袁绍的暗中来往书信,曹操焚之而不问,说道:“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这句话表明了曹操对人心敌向的淡漠。

山涛之语

“天地四时,犹有消息,而况人乎?”这句话是山涛说的。

山涛是竹林七贤中最年长的一位。他之加入竹林名士,是以其风神气度。同为竹林七贤的王戎对他的评论是:"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也就是说,他给人一种质素深广的印象。而大器度,正是其时名士之一种风度。虽然山涛与嵇康、阮籍情意甚笃,但是志趣其实并不相同,这从他举嵇康自代以至引出嵇康与之绝交一事,即可说明。他走的是另一条入仕的道路。

其他作品

《易·乾》:“天且弗违,而况於人乎,况於鬼神乎。”

汉代哲学家、经学家董仲舒的作品《春秋繁露·对胶西王》有:“但见问而尚羞之,而况乃与为诈以伐吴乎!”

宋代大文豪欧阳修 《怀嵩楼晚饮》诗:“一来勤已多,而况欲久留。”

明代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刘基 《郁离子·戚之次且》曰:“夫以其父之老与其母之言且不听也,而况於疏远之人乎?”

相关典故

山涛出仕

山涛是一个很有见识的人,他谨慎小心地接近权力。在曹氏与司马氏权力争夺的关键时刻,山涛看出事变在即,"遂隐身不交世务"。这之前他做的是曹爽的官,而曹爽将败,故隐退避嫌。但当大局已定,司马氏掌权的局面已经形成时,他便出来。山涛与司马氏是很近的姻亲,靠着这层关系,他去见司马师。司马师知道他的用意与抱负,便对他说:"吕望欲仕邪?"于是,"命司隶举秀才,除郎中,转骠骑将军王昶从事郎中。久之,拜赵相,迁尚书吏部郎。"开始做的当然都是小官,到了任尚书吏部郎的时候,山涛的仕途便一帆风顺了。

与嵇康之情

嵇康曾有《与山巨源绝交书》一文,后人因此对山涛颇多鄙夷。虽然山涛并不像嵇康那样是非分明,刚直峻急,但也只是行不违俗而已。譬如他也饮酒,但有一定限度,至八斗而止,与其他人的狂饮至于大醉不同。

山涛生活俭约,为时论所崇仰。他在嵇康被杀后二十年,荐举嵇康的儿子嵇绍为秘书丞,他告诉嵇绍说:"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而况人乎!"可见他二十年未忘旧友。

后人评价

至于他投靠司马氏,似也无可非议。因为士人求知的目的是"经世致用",他们想必也有所谓的"实现自身价值"的问题。但他们拥有的纯知识的地盘却是如此之少,除了天文、历法以外,其他的科学技术几乎都是"医卜星相"、"百工"的贱业。

法律、经济和管理也大多是吏胥的专利,琴棋书画之类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业余爱好,他们所能做的也就只有读书与做官了。在皇权垄断一切的社会,仅有一技之长以至鸡鸣狗盗者自不必言,就是有经纬天下之术的盖世英才,舍"货与帝王家"之外也少有一展身手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0:49:50